偃师:“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红立 通讯员 王雷
春光里,一排排道行树泛着绿光;村宅前,一簇簇小花色彩缤纷;河道边,绿油油的芦苇随风摇曳……清澈的河道、美丽的村落、散落其间的良田,沿着偃师伊洛河乡村振兴示范区环线行进,所见之处皆美景,所望之处皆笑脸,一切都是那么生气勃勃。
2021年,偃师以开展“春季行动”为契机,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短板,集中发力,以点带面、实现突破,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持续提升,偃师这座千年古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年人在这里颐养天年,年轻人返乡而居,这里已然成为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偃师喂北村群众的幸福生活
新农村颜值高
“妈,等我把门前打扫干净了,咱们去河堤上溜达溜达,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大早,岳滩镇喂北村的姜园园一边清理着院子,一边说道。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后,姜园园每天都会早早起床,将自家门前的柏油路清扫干净。
清洁做完,把垃圾分类扔进垃圾桶,姜园园带着母亲一起出了门。清晨的喂北村,笼罩在薄雾之中,三三两两的孩童正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空地玩耍嬉戏,一边的家长们则聚在一起散步聊天,平整开阔的柏油路将每家每户连接到一起,道路两旁花草点缀,目之所及皆美景。在如今的喂北村,不仅蕴含浓浓的烟火气,也拥有令人畅想的诗意和远方。
“自从村里环境改善了,大家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姜园园感慨道。
沿着伊洛河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环线,一路美景,尽收眼底。只见这里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岸边一群群牛羊,再现了昔日喂羊庄牧羊的盛景,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许多城里人慕名而来。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家风馆、书画图书室等一应俱全……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喂北村在大家眼中不仅仅是一个乡村,已经成为许多人心中一个美丽的景点。那么,这片美丽乡村是如何一步步建设起来的呢?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村民们参与环境整治和绿化种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道路提升、铺设雨水污水管网、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植树绿化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打造兼具文化内涵和本村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风文明。有“颜值”也有“内涵”,喂北村的振兴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如今,一座座美丽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整洁的道路直通各家门口,生活在这里的喂北村人都幸福地说:“这里的环境太好了,我们都不舍得搬出去。”
喂北村有效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增加村民收入的举措,只是偃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缩影。
偃师岳滩村乡风馆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
特色农业致富快
广袤平整的农田上,收获机翻出一垄一垄土豆,村民蹲在地头用网包好一颗颗黄色的土豆,放入箱中,看着个头肥大惹人喜爱的土豆,种植户乐呵呵地说:“今年的收成确实不错。”
在翟镇镇田中村田间驻足远眺,几十个蔬菜大棚连接成片,蔚为壮观,从凛冽寒冬到春暖花开,这里的“种植蔬菜致富进行曲”从未停顿。“以前种粮食,现在种土豆,日子都富裕起来了。”土豆种植一亩地的收入是普通农作物的好几倍,小土豆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蛋蛋,说起这些,种植户的脸上难掩笑容。“在收获土豆后,还能再种一茬玉米,一亩地的收入也在几千元。”在种植蔬菜大棚之前,农户种植的传统粮食作物每亩仅能收入 1000 多元,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的收入整整翻了 20多倍。
有了产业发展的支撑,田中村村民的口袋“鼓”了,日子“美”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更足了。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提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翟镇镇相关负责人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正是翟镇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的一条可行路径。
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促进集体增收,翟镇镇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采取“合作社+现代农业+采摘旅游”的模式,采用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大力发展大棚草莓、蘑菇、芹菜种植,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除了翟镇田中村。2021年,偃师积极开展示范村创建工作,高龙镇高崖村、翟镇镇圪当头村、大口镇曹寨村、顾县镇东王村等一大批示范村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偃师喂北村打造兼具文化内涵和本村特色、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乡风文明内在美
“婶,今天下午三点到广场上彩排节目,可别忘了哦。”这几天,岳滩村村民李新颖可真是有点忙,村里正准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他们“文艺队”可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这支近30人的文艺队是由岳滩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平时在村里和镇里的文艺演出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还在区里举办的广场舞大赛中拿了奖。
文艺队里既有3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70多岁的“夕阳红”,大家热爱表演,每天一有空就聚在一起排练,舞蹈、快板、小品,各种文艺节目信手拈来。
美丽乡村不仅美在我们看得见的表面,更美在人文内涵。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岳滩村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并举,帮助和指导组建文体团队,开展自娱自乐式文体活动,通过惠民演出和节日庆典的放送,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偃师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实践,厚植新民风,实现美丽乡村 “内外兼修”。
自治正乡风。为了形成良好风气,岳滩村发挥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养成崇尚勤俭节约的良好乡风。
法治刹歪风。善用法治方法,推行“村民议事日”和“民主理财日”制度,真正把重大事项决定权和财经权交给群众,让权力在阳下运行。
德治润新风。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编制“好家风好家训”,涵养良好家风。深挖农耕文化,规划建设农耕园,让传统民俗走出记忆、回归当下。
不久的将来,从洛阳出发沿伊洛河沿河景观区大道、二里头夏都遗址一直到项目所在地位---伊洛河交汇处,北与偃师主城区隔河相望。项目建成后将打造一个以田园花海、户外游玩为主题的度假旅游综合体,与洛阳东部伊洛河旅游线上的大小景点连成一片,在提高伊洛河沿线景区游客量、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特色农业收获满满,村容村貌如诗如画,乡风文明润物无声,偃师通过因地制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作用,让全区226个村庄“改头换面”,秀出新颜值,提升新气质,焕发新活力,以“精神文明新实践”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辑: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