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SCI论文的署名规范(内容详细)
一、国际署名标准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IE)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mals, URM)在国际期刊界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ICMJTE 每年召开年会并对URM进行修订,为统一并简化参考文献的著录,ICEM于1978年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集会并在URM中规定了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制”著录方式,目前该著录方式已被国际性科技期刊广泛采用,并被称为参考文献著录的“温哥华体系”。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建议根据以下4条标准确定作者身份:
对研究工作的思路或设计有重要贡献,或者为研究获取、分析或解释数据起草研究论文或者在重要的智力性内容上对论文进行修改
对将要发表的版本作最终定稿
同意对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承担责任以确保与论文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诚信有关的问题得到恰当的调查和解决。
二、作者署名规范
对于作者署名,或许许多科研工作者都会不以为意。但是,当你写作SCI的时候,作者署名却要引起你的注意。因为中英文文化的差异,导致在署名的时候SCI期刊编辑常常会因为你中文式署名而出错。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英文SCI作者署名的规则。
1、作者(author)排序和作者单位
作者排序作者署名表示对SCI论文内容负责,也是对作者著作权的尊重。必须是参加全部或者主要研究的工作者,对本文内容负责。作者姓名不分单位、职务,一律按对本文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文题之下。作者的排列顺序由论文的第一作者负责,并应征得所有作者的认可,力求准确、公正。一经发稿,一般不允许再作改动。但如作者姓名有误,则必须改正。一般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为资深作者(senior author)和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排在最后,而研究的具体承担者为第一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有多名第一共同作者,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用统一的符号标注,如、十。通讯作者,一定要注明通讯地址、电话和e-mail等,如有共同通讯,可用*表示。
作者单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应写全称。一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为许多作者身兼不同单位职位或近期改变单位。单位可在作者名字后用数字“1,2,3或者a, b,c”上标表示。
备注:
(1)第一作者
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署名排在第一位
(2)共同第一作者
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需要在人名上标注,说明并列第一作者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相同贡献”等字眼
(3)贡献作者
对作品有一定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贡献人,在总体贡献上跟第一作者有较大差距,统称为第二/三作者
(4)通讯作者
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三、作者姓名的正确拼写
东西方人的姓与名排列存在差异,中英文作者的拼写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文一般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英文期刊在发表SCI论文时作者的姓名一般用全称,这与参考文献中作
者姓名的写法不同。有些英文期刊在发表SCI论文时亦采用缩写,应注意的是姓名所系乙缩与名而个缩写姓,缩写名的书写形式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并省略所有缩写点。
如Neal D.Freedman缩写为Freedman ND;Caitriona Ryan缩写为Ryan C;Bing-Yi Shi 缩写为ShiBY , Yan Cui缩写为Cui Y。国外也有复姓,如Julie C,Fanbury-Smith,Luigi Ferini-Strambi,SoniaAncoli-Israel 等分别缩写为Fanbury-Smith JC,Ferini-Strambi L,Ancoli-Israel S;姓名中含有前缀De,Des,Du,La,Dal,La,Von,Van,den,der等,将前缀和姓作为一个整体,按字顺排列,词间空格和大小写字母不影响排列,例如Jame
A.de Lemos缩写为de Lemos JA。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中国人名字的署名。中国人名字拼音的署名以下两种形式都没有错,比如“谢日华”可写成“Rihua Xie”(试用于大部分期刊)或者“Ri-Hua Xie”(部分期刊,如百世登旗下的期刊)
具体的作者名字书写可参考每个期刊的稿约(INSTRUCTIONS TO AUTHORS),里面会有详细说明。
四、署名违规行为
1、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
应遵循学术惯例和期刊要求,坚持对参与科研实践过程并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学者进行署名,反对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
2、标题论文署名排序不当
按照学术发表惯例或期刊要求,体现作者对论文贡献程度,由论文作者共同确定署名顺序。反对在同行评议后、论文发表前,任意修改署名顺序。部分学科领域不采取以贡献度确定署名排序的,从其规定。
3、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
应依据作者的实质性贡献进行署名,避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在同行中产生歧义。
4、冒用作者署名
在学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姓名作为署名作者。论文发表前应让每一位作者知情同意,每一位作者应对论文发表具有知情权,并认可论文的基本学术观点。
5、未利用标注等手段,声明应该公开的相关利益冲突问题
应根据国际惯例和相关标准,提供利益冲突的公开声明。如资金资助来源和研究内容是否存在利益关联等。
6、未充分使用致谢
未充分使用志(致)谢方式表现其他参与科研工作人员的贡献,造成知识产权纠纷和科研道德纠纷。
7、未正确署名所属机构
作者机构的署名应为论文工作主要完成机构的名称,反对因作者所属机构变化,而不恰当地使用变更后的机构名称。
8、作者不使用其所属单位的联系方式作为自己的联系方式
不建议使用公众邮箱等社会通讯方式作为作者的联系方式。
总结:
作者署名是中国SCI论文撤稿的常见原因,近三年中国SCI论文共有1397篇SCI论文撤稿,其中因为剽窃所致的撤稿有547篇〈39%),另外错误所致的撒稿有330篇(24%)。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之外,因为伪造同行评议和作者署名问题导致的撤稿分别是116(8%)和84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