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本草:生地黄、熟地黄

日期:2021年03月29日

感悟:中医,是一场人生修行。

地黄入药,始自《神农本草经》,列条为“干地黄”,并指出“生者尤良”,此时尚未将鲜地黄、生地黄分开。直到《名医别录》,才将干地黄、生地黄给予分开。《名医别录》生地黄用法为“皆捣饮之”,很明显,古代“生地黄”就是现在所讲的“鲜地黄”。“鲜地黄”这一名称始载于明代李中立的《本草原始》,“鲜地黄,大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本经》所谓干地黄者,乃阴干、日干、火干者,故又云生者尤良。《别录》复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故其性大寒。”也就是说,古代的“干地黄”就是现在的“生地黄”。此外尚有“熟地黄”,熟地黄的炮制方法始载于南北朝雷敩的《雷公炮炙论》,“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雷公虽以干地黄为名,但实质上与现今熟地黄加工方法类似。唐代《新修本草》也有熟地黄的记载,不过“熟地黄”这一名称始载于北宋《本草图经》。自宋代起地黄按生干、熟干不同炮制方式,分别命名为生地黄和熟地黄,“生”是与“熟”相对而言的,并非以往的“鲜”。不仅如此,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指出“诸家本草皆指干地黄为熟地黄”,古籍中的干地黄与熟地黄也有混淆。所以古籍中的生地黄与鲜地黄、熟地黄与干地黄,都需要注意甄别。以上是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名称的历史脉络。

现今描述生地黄,一般都强调其“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作用,但历史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宋代之前的生地黄首先强调的是活血、止血的药效。本草始祖《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很清楚,生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此外是“填骨髓,长肌肉”的滋补作用,强调生地黄活血、止血、清热、滋补多种药效。只不过,随着金元时代法象药理学的崛起,生地黄活血、止血的功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逐渐演变为目前的强调的凉血作用了。如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中提及生地“性大寒而凉血”,明代薛己《药性本草约言》更讲“生地性寒,凉血为最”。对于生地黄和熟地黄的效用区别,早在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已有论述干地黄,“《本经》不言生干及蒸干,方家所用二物别。蒸干即温补,生干即平宣。当依此以用之。”金元医家李东垣云:“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入手足少阴、手足厥阴,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火力蒸九数,故能补肾中元气。”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熟地黄功效概括为“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传承至今。这一描述与《神农本草经》的描述颇有吻合之处。后世对《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地黄也确实存在生干地黄、熟干地黄的异议。

经验认为,鲜地黄性寒,味甘、苦,偏于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性味甘、寒,长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性味甘,微温,重在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地黄是植物药效随加工炮制而发生明显变化的典型代表,究其本质是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种类的变化和量的变化而引起的药效改变。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环烯醚萜苷和氨基酸等,这也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梓醇是一种不稳定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是地黄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梓醇具有抗菌消炎、抗肝炎病毒、利尿、缓泻、降血糖、降血脂、解痉、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老年性痴呆、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地黄中梓醇的研究也一直是热点,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神经保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等疾病方面显示显著的疗效。已有研究显示,梓醇在地黄中的平均含量依次为:鲜地黄(4.07%)>生地黄(1.53%)>熟地黄(0.267%)。毛蕊花糖苷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改善记忆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毛蕊花糖苷在地黄中的平均含量依次为:鲜地黄(0.243%)>生地黄(0.0531%)>熟地黄(0.0257%)。受来源、保存困难等因素影响,鲜地黄已经不在临床使用。现在用于临床的主要是生地黄、熟地黄两种饮片形式。根据现有的不同学者的研究,熟地黄中主要有效成分梓醇、毛蕊花糖苷含量都显著降低,更有研究显示熟地黄中未检出梓醇。这让人不得不对熟地黄的功效产生质疑。

无问中西,不管南北,

不事先站队,不预设立场,

不在乎黑白,还是其他的五颜六色,

只在乎客观事实,只对客观事实负责。

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0)

相关推荐

  • 生地黄的作用与功效

    地黄可分为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是将出土的鲜地黄经过焙干得来的,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补血的功效,可以治疗热入营分及血分,出现口舌干燥,身上发斑丘疹,吐血,鼻出血等血热妄行的表现.干地黄是将生地黄 ...

  • 古籍中的地黄

    写在前面 给我寄了地黄的样品,特意嘱咐, 让我自己切一切,会发现很多奥秘, 切片后,发现地黄的断面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昨天介绍的金银花,从生花到各种茶, 功效口感差异,均十分明显. 新鲜的地黄为黄色, ...

  • 熟地黄生地黄和鲜地黄的药效差别 从药效差别区分三者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食材还是药材,即使是同一种类,状态不一样,效果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地黄,地黄就有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鲜地黄是从地理采摘后直接食用,生地黄,一般为新鲜地黄的根部晒干后直接 ...

  • 农村这种野草,李时珍称它“服之面如桃花,轻身不老”!你见过么

    在咱们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很多的野菜,有些看着普通甚至惹人厌,其实这些都是难得的珍宝.今天小编跟大家介绍一种特殊的野菜,俗称"酒壶花"根极为珍贵,腌酱菜味道好. 这种野菜农村人都 ...

  • 生地黄 熟地黄 山茱萸: 补益肝肾 滋阴养血

    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为刘尚义临床常用的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药角.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味甘.苦,性凉.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之功效.本品根茎含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阿魏酸甲酯, ...

  • 古今本草:桑叶功效的异变之路

    早在<尔雅>中就有了对桑的记载,说明先人早已对桑有所认识.桑叶入药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载"除寒热,出汗".随着历史发展,人们对桑叶药用的认知也不断丰富.南 ...

  • 古今本草:皂荚、皂角刺

    古今本草:皂荚.皂角刺 皂荚,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说:"如猪牙者良."<本草经集注>又记载"今处处有,长尺二者良.& ...

  • 古今本草:丹参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从古至今,历代所载的丹参基本就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但是,丹参的产地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产地的记载首见于 ...

  • 中药古今研究:生地黄

    一.典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珍珠囊>: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 & ...

  • UC头条:生地黄 熟地黄 山茱萸: 补益肝肾 滋阴养血

    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为刘尚义临床常用的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药角.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味甘.苦,性凉.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之功效.本品根茎含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阿魏酸甲酯, ...

  •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

    生地黄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养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高热烦渴,神志不清,以及由于高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便血等.还可以用于阴虚有热的肠燥便秘,以及口渴口干. 熟地黄是由生地黄炮制而成,性味甘.微 ...

  • 生地黄、熟地黄、干地黄,你对它们的药性了解吗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地黄这味药材. 地黄,药食同源,滋阴补血.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