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纪BC358:带团队的四大法宝​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 显王十年 前358年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译文】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卫鞅怕百姓不信政府,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起一根三丈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给他奖赏十金。百姓都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卫鞅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奖赏五十金。”终于有人把它搬到北门了,卫鞅立即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顺势颁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的人带头犯法。”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便以劓刑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赢虔,以黥刑处罚了传授他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家户户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了。卫鞅说:“这些都是妄议国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发配到了边疆充劳役,于是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新法了。

【解析】这一段材料讲了商鞅变法之初徙木立信,变法之时处理太子犯法,变法成功后处理议论法律民众的三个故事。徙木立信讲的是立信,兑付赏金是施恩,处理太子讲的是立威,处理民众讲的是控制言论。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带团队,都要从这些方面去实现绝对统治。制度:不管是国家还是公司,只要人多了,就必须要有规章制度。力求达到步调统一,腿往一处走,力往一处使,调往一处喊。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制约,你往东我往西,各自为战,这样达不到1+1大于2的效果,是没有战斗力的。这样的公司没有灵魂,这样的团队是乌合之众,只是看起来人多,实际上一击即溃。

二、奖罚:有了合适的规章制度,想要执行下去,想要人人按制度办事,就必须有奖罚。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表现优秀的,要奖励他,这是施恩。只有奖赏了这个人,其他人才有动力向他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努力得不到回报,那谁还愿意努力。违反规章制度的要重罚,这是立威。只有惩罚这个人才能震慑其他人,如果违规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那人人都会违规操作。有功无赏,有过无罚,这样的团队毫无凝聚力,规章制度名存实亡,是没有前途的。

三、信用:有了制度和赏罚就要讲信用,按制度标准执行,如果答应好的奖赏没有兑现,那以后说的话再也没有人相信了,如果应有的惩罚没有落实到位,规章制度只会沦为擦屁股纸。

四、控制言论:同时,再好的制度也有缺陷,再优秀的人也有缺点,对于团队里非议制度,中伤领导,传播消极情绪的刺头,无论他再有能力,再有关系,也应当毫不犹豫的清除出队伍。

(0)

相关推荐

  • 读《资治通鉴》(29)商鞅变法

    读<资治通鉴>(29)商鞅变法 商鞅在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下,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变法主张,准备大刀阔斧地在泰国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革新. 他的主张一提出来,就在泰国上下朝庭内外引起了轩然大 ...

  • 秦国变法期间,也曾多次遭到阻挠,商鞅为此不惜一次斩决700人

    公元前453年,经过春秋时期300年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已经大大减少:随着韩.赵.魏三家分晋立国,战国七雄的格局初步奠定.从此,华夏大地彻底进入了一个大争之世,群雄逐鹿,百家争鸣,原有的规则 ...

  • 商鞅变法:带团队的四大法宝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4-13材料:<资治通鉴>周显王 姬扁 十年 (公元前358年)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 ...

  •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

    周纪·周纪二原文 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 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 齐伐魏,取观津. 赵侵齐,取长城. 显王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 魏.韩会于宅阳. 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

  •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周纪·周纪一原文 原文 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

  • 读《资治通鉴·周纪一》 (一)

    读<资治通鉴·周纪一> (一)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半民:一个"命"字用的极准确,而似乎极不当."准确"是点出了天子周威烈王之&qu ...

  • 读《资治通鉴·周纪一》  (二)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由低到高)以陈(阵),贵贱位(各在其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替换.改变)也.<春秋 ...

  • 读《资治通鉴·周纪五》  (四)

    读<资治通鉴·周纪五> (四) 五十年丙申,秦宣太后薨.九月,穰侯出之陶. 半民:外戚的下场往往如此,太后薨而后权宠失,这还算是好的,后来的斗争更加残酷,不见血是不能罢休的.但是据< ...

  • 《资治通鉴》周纪BC321:直言进谏的不一定是忠臣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 显王四十八年 前321年 齐王封田婴于薛,号曰靖郭君.靖郭君言于齐王曰:"五官之计,不可不日听而数览也."王从之.已而厌之,悉以委靖郭君. [ ...

  • 《资治通鉴》周纪BC298:白马非马?莫与杠精论短长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 赧(nǎi)王十七年 前298年 齐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 邹子曰:"不可.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 ...

  • 《资治通鉴》周纪BC283:威压术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 赧王32年 前283年 卫嗣君薨,子怀君立.嗣君好察微隐,县令有发褥而席敝者,嗣君闻之,乃赐之席.令大惊,以君为神. [译文]卫嗣君死了,儿子卫怀君继位.嗣君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