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二 十四寒 二疏供帐 四皓衣冠
《龙文鞭影》卷二 十四寒 二疏供帐 四皓衣冠
二疏供帐 四皓衣冠
èr shū gòng zhàng sì hào yī guān
【注释】
(1)二疏:指东汉两位学者:叔父疏广,字仲翁;侄子疏受,字公子;东海兰陵(金属山东苍山县)人。汉宣帝时,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太子少傅。
(2)供帐:陈设宴会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亦谓举行宴会。
(3)四皓:商山四皓,简称四皓,乃秦末隐士。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四人,因避秦乱世而隐居商山,采芝充饥,四人皆八十多岁,须眉皓白,世称商山四皓。
【语译】
疏广、疏受告老还乡,公卿大夫设帐饯行;商山四老出席宴会,汉高祖不敢废太子。
【人物故事】
据《汉书.列传》载,疏广从小好学,通晓《春秋经》,在家教书,有从远地来学习的。后来疏广被宣帝征召入京为博士、太中大夫。太子确立后,疏广先为太子少傅,数月后升为太子太傅。
其侄疏受,是地方推举出的“贤良”,由此被举荐为“太子家令”。疏受有礼而恭敬,敏捷有文采;恭迎、晋见皇上时的应对,设宴、敬酒时辞令有礼而高雅,宣帝非常欢喜。不久就拜他为太子少傅。每当太子上朝,疏广、疏受就陪同晋见,太傅走在太子前,少傅走在太子后,叔侄俩人一起当太子的老师,朝廷以他们为荣。
在职五年后,太子十二岁,《论语》、《孝经》全学会了。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现在我们的俸禄已经到二千石,官也做了,名声也有了,这时不离开,恐怕以后有悔恨,不如我们叔侄俩一起出关,回我们故乡,活到老死,不也很好吗?”疏受叩头说:“听从大人的话。”
当天叔侄俩就请病假搬出太子宫。三个月假一结束,疏广就说自己病重,奏请皇上让他们回乡。皇上因他们年纪大都恩准了,多赐给黄金二十斤,太子送他们黄金五十斤。临行,公卿大夫朋友同乡都来饯行。东都门外设帐宴饮,送行车马好几百辆,告别而去。连站在路边观看的人都说:“贤哉二大夫!”有的人甚至为他们叹息流泪。
传说“四皓”是秦始皇朝中的四位博士官。据西晋皇甫谧所撰《高士传》载,四皓见秦政暴虐,于是逃入蓝田高山深谷中;无以为食,就采食紫芝以疗饥。他们认为富贵很可怕,不如贫贱可以过得适意,四人就一起进入商洛山。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吕后借助四皓之力,从而帮助太子建立不可动摇的地位。据载,刘邦建汉后,一直想网罗德高年劭的四皓,但始终不能如愿。当时的太子乃吕后所生,然而刘邦却宠幸戚夫人,很想更立戚夫人所生为太子。吕后惊恐,就让她的哥哥建成侯去胁迫张良出对策,张良说:“这种事很难靠口舌去争取。回想皇上请不来的,天底下有四个人。这四个人很老了,他们都认为皇上轻慢侮辱人,所以一直藏匿山中不作汉臣。但皇上非常尊敬他们。”张良建议由太子写一封词语谦卑的信,另备厚礼及乘坐舒适的马车,派遣口才好、善辩说的人前去坚定地迎请,请到这四人对太子是一大助力。就这样把四皓请到了建成侯家。
后来在一次酒宴上,刘邦看见有四个人一直陪侍太子身旁,年纪都有八十多了,须眉皓白,衣冠奇特,感到好奇,问道:“他们是谁啊?”四个老人向前回话,各自报上名姓,一个说东园公,一个说甪里先生,一个说绮里季,一个说夏黄公。刘邦大吃一惊,说:“我寻求诸公好多年,诸公逃避我,如今诸公为何自动跟我儿交往呢?”四人都说:“陛下看不起读书人,很会辱骂,臣等宁死不受辱,所以恐惧地逃亡藏匿。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人没有不盼望为太子效命的,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说:“那有劳诸公,很高兴最后还是来调护太子。”四人敬完酒后快速离去。刘邦目送四人,指着他们四人对戚夫人说:“我想换掉太子,那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势力已经形成,难动了。吕后真成了你的当家主子了!”
【说明】
疏广及疏受为太子傅,俸高位尊,然而并不恋栈富贵,急流勇退。疏广回至乡里,每天让家里摆设酒食用的器具,请族人故旧宾客来同享,大家都很开心。他几次问家里还有金子吗,有再拿去买。这样过一年多,他儿子私下请一个疏广亲信的老人,闲聊时对疏广说:“孩子到该立业的时候了,该留点钱给他们买田宅。”疏广说:“我是老糊涂不为子孙想吗?我们原本已有田地和房屋,如子孙勤作,衣食够得上同一般人水平。如果多给,只有教子孙怠惰而已。子孙贤而多财会抛弃志向;愚而多财会增加罪过。何况有钱人招众人怨;我没什么可教化子孙,不想增其罪过、招人怨恨。再说这些金子是圣上给我颐养天年的,所以我很乐意跟乡党宗族一起分享这些恩赐来欢度余年,这不好吗?!”疏广和疏受都适意地终其天年。可谓智慧的长者。
商山四皓出处进退皆有准则。先前,不认同始皇暴政而逃入深山挨饿受冻;之后,不愿被侮蔑士子的帝王所罗致而继续躲藏。择仁德之君效命,是有志节的长者;其后四皓返回商山,卒于商洛,其风骨长为后人所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