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一新生管理的思考
何红康
通过中考的激烈竞争,许多初中毕业生脱颖而出,带着亲人的重托和美好的憧憬升入了高中,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生活。刚入学,学生个个生机勃勃,雄心壮志。可几个星期学习过后,许多学生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原来初中的优越感、成功感已经荡然无存;高中各科知识难度加大,厌学情绪开始产生;许多学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异地求学,陌生感、孤独感使他们十分恋家;有的还沉浸在对初中生活的回忆中,久久不能释怀……
他们开始感到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一部分学生甚至因此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对此高一年级的教师和家长要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要引导学生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让他们尽快地适应高中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对高一新生开展一段时间入学前的知识衔接教育、生活及生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为让新生们对学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报到后即召开开学典礼、高一年级学生大会、班会课等,就学校的基本情况向学生做介绍,向同学提出希望和要求。班主任要尽量深入到学生当中,多一些主动,多一些关心,把学生的生活、生存教育落实到衣、食、住、行各方面。要组织好新生学习校纪校规,组织他们参观学校德育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会议室等,尽可能的让他们多了解学校。要组织好开学初的军事训练,培养同学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同学的意志品质。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和训练,让他们明白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应该怎样去为,增强学生独立生活的自觉性,学习的刻苦性,萌生对学校的良好感情。
其次,做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受学生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初中中考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能力型的较少。还有初高中课改脱节,中考又省内命题,命题范围缩小,初高中课程体系删除了部分知识点。如初中语文的淡化语法,中考不考,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分,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分析,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虽然考试分数较高,但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而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考题围着高考转,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加上学生缺乏灵活的思维迁移能力,厌学自然产生。所以,学生升入高中后,必须针对初中生的弱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该补知识点就补知识点,抓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当然,高初中的衔接不能仅仅停留在高一第一学期,更应该贯穿高中教学的全过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再次,重视理想和价值观的教育。读高中就要考大学,这毋庸质疑。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个目的应该明确,但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白,人生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大学,读高中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发掘自己最大的潜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要知道,将来再好的大学也有找不着工作的学生,再差的大学也有找着好工作的学生。目的纯正了,学生就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学习中的困难,学习就很高效而又轻松。
第四,组织好每周的班团活动课,抓好常规管理。个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好的集体,教师要开好每周的班团活动课。高中学生压力大,情绪波动也大,可采用写周记的方式,了解其思想状况,发现班上的“热点问题”,及时加以疏通。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定期向全班总结汇报,每半学期让全班同学无记名为班集和班主任工作提意见,开展好人生理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等,组织好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特长的机会,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
最后,注重个性差异,做好心理引导。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同一班集里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教师更应明白这点,对学生多些理解,多些宽容。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已开始形成,教师应允许他们自己思考和讨论,保护好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于他们一些错误思想,教师需要有说服力强的逻辑论证和事实证明,不要急于求成,简单压服。心理健康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对不同学生要采用不同方式。如我班有一学生中考失误,为未能上重点高中一直耿耿于怀。我通过谈心,做其思想工作,给其讲我校近几年的高考情况,让他懂得只要用心学习,在普通高中一样可以考重点大学,树立学习信心,后来他的学习一直居全年级第一名;一部分同学有薄弱科目、学习效率低,我就定时间、定内容、定任务,针对学科特点进行引导,收到很好的效果;有一入学成绩中等学生,进入文科班时成绩已经退到年级倒数第二,我经常与其谈心,讲明上网吧的危害,并经常与家长沟通,防止其瞒着双方到网吧去,经常检查其作业和练习情况,督促其学习,克服懒惰等,现已成一个努力学习的好学生。
总之,抓好起始年级的常规管理往往事半功倍,“严管理”出成绩,而抓好刚进高中校门的高一新生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和家长切不可错过这一好时机。教育是艺术,教学相长,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的典范,即要有威严,又要有亲和力,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让高一新生以良好的心态和信心去开辟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