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认中国人在形象思维上的聪颖与智慧。春节临近时,人们形象而又民俗的把就要匆匆踏来的日子称为“年根儿”。而伴随“年根儿”的脚步又把往日的集镇称之为“年集,”而那些赶往“年集”的人群都是为了在“年集”里置办过年的“年货。”这一系列带“年”的字眼使沉寂了一年的日子开始弥漫出浓郁的“年味儿”,偏偏这“年味儿”把人们的心头一下子撩拨的慌了神儿。好像许多活儿都该干,许多活儿还没有干,许多活儿先从哪干后从哪干全都没了头绪,这一切足以表明不管你身在何方拼打忙碌,年,是他们一生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尽情享受幸福与快乐的最大期盼。记得在我儿时的平常日里,生活虽然捉襟见肘,但农人们对待过年却从不马虎,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每逢“腊八节”一过,人们便开始经心用意地来筹办过年的年货。我家乡的“年根儿”也正是是从顽童们零星炸响的鞭炮声儿,和从蒸年糕、蒸馒头、做豆腐、煮猪肉到处充溢着浓香,以及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那袅袅炊烟挟带着禾草野柴的火星味儿,而正式拉开年的序幕的。于是我家那间狭窄逼仄的小厨房与其他家户一样,我使劲儿抽拉着锅台边的风匣,开始呼嗒呼嗒响个不停,灶门口那连绵不断的窜出来的火苗,舔着漆黑的锅底,把我的小脸蛋映照的通红,盖锅的大笼帽不多会儿就徐徐飘起氤氲的热气。扎着围裙的母亲,一会儿解开锅盖端出一笼篦光滑白圆的热馒头或各种花样以祭供各路神位的枣馒头;一会儿又把旋腾鲜黄并缀满点点红枣的黄米年糕端出锅外,整个小院飘溢出热腾腾香甜甜的一种别样隽永的诱人的味儿道。因我家生活窘迫,每年只能从集市上买回不超过20斤的猪肉,留足包饺子剁馅的猪肉后,才煮上一些切为方块的猪肉。能用筷子插动证明猪肉已熟。为节省过年,母亲只能让我尝一小方块猪肉以打牙祭。为满足渴求的食欲我还会把同时出锅的猪骨头使劲的啃个精光。灶台基本忙就后,母亲又和着从其他家户传出来的嗒嗒不停的剁馅声,剁足一个正月包饺子的肉馅。然后是扫房子,缝缝涮涮、到处擦洗,把“年根儿”里要干的活一股脑的干完。接着,母亲才拉上一辆人力小拉车和路上三五成群的人一起到附近最大的振头集市来赶年集。赶集的路上人们接踵并肩,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在墙上挂满了一幅幅鲜红的对联和大小不等圆圆的火红灯笼,加上巧夺天工的红色窗花使集市上到处晕染了一抹抹红色,是“年根儿”里的“年味儿”愈发显得浓郁。在这些红色基调的陪衬下,各种服装摊、过年用品摊、吹糖人和买糖葫芦摊、年画神画摊、各类肉食摊,以及集市边角处“蹦叭”爆响的炮市摊,到处挤满了瞪圆眼睛挑选年货的各样儿的脸庞,耳边索饶着买主与卖主的讨价还价和遇见熟人后相互嬉闹的逗闹声儿,特别是肉食摊前总会看见用两个手指头捏着根烟卷显得非常谙行老道的“斤斤”,用另只手拿把刀子往大片猪肉上一插,把想买猪肉的人说的云里雾里拿不定主意,最后还得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使买卖成交。到了“年根儿”,我村曾当过多年小学校长且毛笔字堪称一流的梁校长终于得到了施展才华的好时机,找他写春联的越多,他越是乐此不彼,虽是义务书写,可他那几日及乎日夜不寐,有时屋外雪花漫舞,可他屋内却热气腾腾。只见他身着棉马甲,耳戴老花镜,激情从笔管里流泻,飘洒秀逸的字体,越写越神采飞扬。屋内铺满了宽窄不同的红对联,负责抻纸的小孙子,好奇的大眼睛里透露着对艺术欣赏的羡慕眼光,那情那景很象一幅充满了又美妙,又诗意,又温暖的绝妙的年画,而梁校长为的就是在大多数人家的门口张贴上他书写的春联后能得到一种劳动成果的充分自享。改革开放后的“年根儿”与往日似乎越来越显得不同,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变成了印刷而成的精美金字,遍地的农贸市场使人们省略了赶往年集的匆忙,只要口袋把钱装足,在市场上转一遭,各种过年用品便基本购回。加上各地兴起的超市,为人们采购各式年货提供了便捷。你看吧,这时“年根儿”里的人们个个骑车在朝家走的路上,后边都夹满了大包小裹,看着这些急匆匆闷头不语的人们以及一辆接一辆像蜗牛一样慢慢前行的汽车,你心里也总觉得不购回点东西会少了些什么。那些大型超市的商品就像不要钱一样,人们争相从货架上一件连一件的朝购物车中塞商品,结账排队的人有半拉超市那么长,使得那些年轻女收银员敲击键盘的手指都变得通红。也就在这“年根儿”里,不管你在外多远也要放下一切设法奔向回家的路上,这些游子只有一个念头,保证吃上年三十晚上团圆的饺子。然而当居家老少围坐在一起伴着温意升腾的年夜饭边吃便尽情的畅谈,边欣赏春晚给予的精神大餐时,当年三十午夜的钟声敲响,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新年时,当一夜守岁的人们在五更刚过就一拨又一拨的走家串户拜年,到处亮起“过年好”的大嗓儿时,“年根儿”的尾巴才悄悄收起,接下来的日子便是走亲串友,观赏各种民俗表演,用彻底放松的心情来释放一年的期冀与希望。
作者简介:刘志中,1954年石家庄市生人。爱好文学、摄影。曾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多篇。现为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
平台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