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丰收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品味丰收

杨建英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老婆打来电话说:店里一个姐妹过生日晚饭就不回了,让我自己看着办。下班回到家,清锅冷灶的也没心情开火了,见到桌子上中午吃剩下的馍馍(馒头)还有一个,于是抄在手里,躺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有一口没一口地乱嚼。

此时,电视新闻里正在播报内陆夏收的景象。大批的“麦客”开着收割机奔波在广袤的中原、华北平原上,麦浪滚滚,热闹非凡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呀,内陆都开始收麦子了”!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对这种盛大的农事活动有着一种天生的、本能的喜爱。说也奇怪,一时间顿觉神清气爽,口齿生香,仿佛一股麦香幽幽袭来,沁人心脾。

“这香味是哪来的”?

我下意识地抬手端详手中的馍馍,没错,香味就是从这个馍馍发出的。这就是我已经吃了几年的馍馍;已经吃麻木了的馍馍;已经成了没有菜——没有好菜就难以下咽的馍馍;已经沦为饥饿填充物的馍馍——“怎么以前就从未吃出香味来呢”?

现代生活的滚滚洪潮已经将许多原始、本真、美好的感觉冲刷殆尽。这是一种来自大地母亲的爱,就象来自生身母亲的爱一样,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淡忘。衣服保不保暖,好看就行;老婆贤不贤惠,漂亮就行;朋友知不知心,臭味相投就行;至于这馍馍,管不管饱没有好菜可不行。

我家的馍馍是岳母蒸的,纯手工制作、用碱活面(而不是发酵粉)、大锅灶台烧柴蒸制、被誉为山东手工馍,其酸碱适度,柔韧可口。吃一口生津利咽,再吃一口麦香连连,第三口下肚一幅故乡夏收生动繁忙的景象活脱脱飘至在眼前。

当六月的骄阳把田野里的麦子由金黄烤成黄褐的时候,全村上下男女老幼便都行动起来。这是一场仅次于春节的农事活动,大家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收成在于夏。在迎接丰收的日子里,大家显得格外谨慎:坑坑洼洼的街道填平了,堆满杂物的场院打扫干净了,村秀才们忙着泼墨挥毫,一张张写着“三夏大忙,龙口夺粮”的标语贴得满大街都是;广播喇叭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传达着村委会的各种命令,一会儿让村民们磨好镰刀,一会让劳力们把神养好。

此时田里的麦子早已像羞红了脸的待嫁新娘,低着头等待倾心于土地的汉子们来迎娶她们。

收割终于开始了,随着如同迎亲曲的“咔嚓咔嚓”声,银镰过处“新娘”温柔地倒在汉子的怀里。汉子们受到鼓舞,你追我赶,人人争先。

老汉们则组成了送水队伍,一担担深井凉水和绿豆汤送往一线;年轻的女人们在场院里打麦子,老婆婆们在家里照看孩子兼做饭。此时,再不和的婆媳也得休战,自家事小耽误了丰收大计事大;年轻的恋人们也都暂缓缠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是丰收以后的事;小学生们都放了假或半天上课半天由老师带着拾麦穗。蓝天白云下,广袤田地里,红领巾似一簇簇小火苗,装点着丰收的喜悦。

此时的村里村外早已变成了麦子的世界,到处都涂抹着丰收的色彩。微风吹过麦糠和“麦鱼子”(麦壳)在空中飞腾,恰似下了一场六月雪纷纷落进人们的头发上、眉梢上、耳朵里、衣摺中;大街小巷,墙头屋顶,篱笆树枝间到处都有麦子的踪迹。连村中那个臭水坑都已被麦壳覆盖变成了“金色池塘”。

但这时最美丽的还是这些劳动的人。短短十几天,大家都黑了、瘦了,眼窝也深陷了,但眼睛却更加明亮了。他们在收获着麦子的同时,自己也仿佛变成了一颗晶莹饱满的麦粒儿。

婆媳和好了,她们相互体谅着;恋人更亲了,他们相互鼓励着,小手绢儿包着煮鸡蛋趁人不注意赶忙塞给眼见黑瘦的他;小学生们高兴了,捡麦穗儿挣得的钱够下一学期买笔买本用了......

这之后,一串大车满载着粮食伴随着《扬鞭催马运粮忙》的乐曲,欢快地行走在交公粮的马路上;再以后,大家挤在场院里等着分口粮。那个负责分粮人模仿着《买花姑娘》里的强调高喊:“一斗贯进老汉的口袋里去喽!”再再以后,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场院里的麦秸垛后总有人在切切私语。

唉——!说这些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啦。这么多年来农村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呀!生产队让位于了“大承包”,收割机取代了小镰刀。农民的粮食多得吃不了。但不管怎么变,人们对于丰收的那种喜悦之情是永远不会变的。

今天,我在这深山里手那一只馍馍品位着丰收,忽然觉得,其实丰收无处不在。任何一块土地或者说任何一项事业,都不会亏待钟情于它,汗撒于它,信任于它的人们。不是吗,用不了多久那些散发着丰收喜悦,独特馨香的新麦馍馍就会走上我们的餐桌!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美丽乡村》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小说家专辑

(0)

相关推荐

  • 院里一处景,喜欢便画下来!

    院里一处景,喜欢便画下来!

  • 杨建新:冬日闲游(外两首)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云淡风轻冬日暖 羊肠曲径小龙山 ...

  • 那年夏天,没有满街的大长腿,却令人无比怀念!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每当忆起清人沈复<浮生六记 ...

  • 炊烟有望 货郎

    麦假前最后一个下午自习时间,麦熟味道的热风悠悠地拐弯抹角的来到东排南端的教室外,捎着带来了细细尖尖的小蝉的鸣叫,钻进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复式班的破窗子,固定的窗户下端,窗棂已经朽坏.货郎叫卖声也有一阵没一 ...

  • 农村80后回忆童年:半熟的青麦子烧着吃,真香

    当下的麦子已是半熟了,虽然青中泛黄,但其实籽粒已满,农村80后们的童年物质还很短缺,那时候基本上没有零花钱,买零食吃的机会很少,但是地里的庄稼可以给予有效的补给,比如夏天烧青麦子.秋初烤半熟的玉米,还 ...

  • ​又到麦收季

    又到麦收季 文/王凤贵 金黄的麦子.黝黑的收麦人.毛驴拉碾轧麦子的场院.麦秸堆里玩耍的孩子--非常熟悉的场景,每一个镜头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每一幅画面都融入了血液里.刻进了脑子里. 麦收季一般在阳历6月 ...

  • 侯志伟丨麦子黄,五月农家忙

    余作小文,以缅怀上20世纪九十年代农家芒种收割麦子忙碌的青葱岁月,铭记农民三夏麦收劳作的场景. 俗语说:三月三小满会,一街两行麦收器具汇,家家户户必齐备,麦子丰收满仓垒.风吹麦浪,天边来,一年丰收在小 ...

  • 树熟儿之七月枣 | 杨建英专栏

    树熟儿之 七月枣 作者:杨建英 缘 起 大马村人对果木树敬畏有加,这从对这些树所结果实的称谓上看得出来.凡苹果梨桃.海棠杏枣,一律称之为"树熟".仿佛树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大师傅,所结 ...

  • 守岁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守岁 作者:杨建英 序言 从手机上看到,某著名作家发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倡议:呼吁有关部门出面,能否把<春节联欢晚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天,留出三十儿晚上专门用来守岁. 也是在手 ...

  • 年夜饭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年夜饭 杨建英 大马村的年夜饭并不真的在夜里吃,差不多都是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了. 当我"肉醉"晕头推开房门,奋力咳出卡在喉咙中的鱼刺时,泪眼朦胧地扭头看到,夕阳已经沉 ...

  • 形散、神散、情不散 | 杨建英专栏

    形散.神散.情不散 --作家克兰<再见阿勒泰>一书(跋) 杨建英 克兰想要出书,他把多年来写的关于阿勒泰的文稿都搜集出来--诗歌.散文.杂文.新闻特写等等,"杂七杂八" ...

  • 蒸窝头 贴饼子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蒸窝头 贴饼子 杨建英 一 我是吃窝头长大的. 窝头是楔进我童年记忆的一枚钉子.虽然早已锈烂体内,但它的尖儿依然锋利无比,时常把我扎得龇牙咧嘴. 随着年岁的增大,我的怀旧情绪泛滥无疆.我 ...

  • 黑石问天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八 黑石问天 杨建英 我一直想写一写阿勒泰的石头,我认为,生活在阿勒泰的文人不会写石头,恰如生活在江南的文人不会写水一样--屎蛋!从某重意义上说,阿勒泰的历史就是一部&quo ...

  • 神掌清流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七 神掌清流 杨建英 我曾在八景系列文章开篇词中说过,金山八景只是我的个人视点,一家之言.这八景之中,城内景点五个,城外三个,分季节不同,时令差异,将每一景点最为" ...

  • 小巷寻幽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六 小巷寻幽 杨建英 将山城的十条小巷列入金山八景,是有所考虑的.小城虽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真正展示城市文化的旅游景点还是很少.除了驼峰.桦林.将军山这些自然景观之外 ...

  • 克兰听波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五 克兰听波 杨建英 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曾在一篇写阿勒泰城的文章中,说过一句关于克兰河的话,非常有意思:"城不大,中间一条'叮当作响'的大河穿城而过......&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