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苏州河上的这几座闸桥(作者:陆林森)
历史上的苏州河(上海境域河段的吴淞江)有很多座横跨两岸的桥梁,其中有三座闸桥,它们对于彼时的防汛抗洪和南北交通,功不可没,同时也在数百年的岁月守望中,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光荣和变迁。
早年苏州河上的船只
苏州河上的这三座闸桥,由东及西,依次为吴淞路闸桥、老闸桥和新闸桥。我先说说“老闸桥”,因为它的“资历”最老。有关它的身世,需要追溯到400多年前。“闸桥”“闸桥”,顾名思义,既是用来阻挡潮水漫上岸的“水闸”,又是可供通行的“桥梁”,这是“老闸桥”与苏州河上其他桥梁的不同之处。
历史上的苏州河,潮起潮落,河水经常倒灌上岸,漫及河两岸的低洼地区。明隆庆四年(1570),应天巡抚海瑞疏浚吴淞江(苏州河)时,在今福建路桥(即今北京东路福建中路口)附近造了一道“石闸”,名“吴淞江石闸”,以阻挡苏州河涨潮时河水倒灌。“石闸”建成后,阻挡了河水倒灌,福泽一方民众。到了清初,这道石闸因年久失修而废。
昔日苏州河上的船民
清康熙十一年(1672),韩佐周在原址重建石闸,三洞,且闸上有桥,以方便民众通行。但后来,也是因潮水屡屡冲击,三洞石闸被废。
清康熙十四年(1675),知县辰旦甫一上任,投入人力物力,复建石闸。
光绪年间,“石闸”弃而不用,新造木桥一座。据上海地方志记载:“光绪十一年,工部局在此建7孔木桥一座。民国三十五年,改名福建路桥。是年,木桥因年久失修,桥桩、梁及面板腐损累累,危及行旅。为防意外,上海市工务局禁止通行,随即拆除旧桥重建木桥,桥面浇灌石油沥青,洒铺石屑,桥长61.6米,桥面加宽至7.62米。”
19世纪80年代的老闸桥
此后,20年过去,“因木桥限于荷载,不通行机动车”,为了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交通需要,建于20年前的木桥于1966年拆除。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上海市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在木桥原址建造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两年后,新桥竣工。此桥长71.4米(包括南堍引桥),宽11.58米,其中车行道宽8.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74米。引桥延伸至北京路附近(南苏州路在引桥下通过)。下部结构利用两岸驳岸加固成桥台,中间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桥墩。4孔(河道内3孔),跨径组合为8.54+8+44+8米,梁底标高6.75米,主孔44.0米。除特大潮位外,桥下常年通航。
建于1968年的福建路桥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从学校毕业,在北京东路福建中路附近的一家单位当学徒工,几乎天天要经过这座新桥。当时,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在一些老职工口中,这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仍然被叫作“闸桥”。猜想之下,也许是几百年来口口相传,叫顺了口,言必称“闸”“闸桥”的缘故吧。福建中路附近有一条小马路叫“石路”,在上海话中,“石”“闸”同音,“石路”其名是不是也源于当年的“石闸”,直到今天,我仍然不得而知。但自从苏州河上有了这座闸桥,从黄浦到闸北,用不了五六分钟,就可以跨河而过,十分方便,我也不知多少次跨上这座桥梁,从此岸到彼岸,来往于黄浦和闸北,并且取道闸北,回到我虹口的家。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面貌大变,老闸桥又一次“变身”,成为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横卧于苏州河福建路河段,相比20世纪60年代,它的桥面宽敞了许多,两边还加上了许多栏杆,非常气派。我不由为之一叹:一道石闸,一座闸桥,就是一部城市的变迁史,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同时也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河两岸的交通便捷提供了历史性的解读“脚本”。
今日福建路桥
福建路闸桥既然被叫作“老闸桥”,是不是另有一座“新闸桥”呢?有。不仅有,而且离当年的福建路闸桥,不过一箭之地。
1980年代的苏州河
据《同治上海县志》卷三,福建路“石闸”使用年久,屡遭苏州河水冲刷,不堪重压。雍正十三年(1735),清政府选址金家湾(现新闸路新桥路附近),新造一道石闸,于乾隆二年(1737)竣工,“两岸各筑石磴,中驾浮桥,设役夫以司启闭,船过拽之”。
《同治上海县志》
先前,福建路已建有石闸,为了有所区别,福建路石闸便被称为“老闸”,金家湾石闸则被称为“新闸”(新闸与老闸仅相距3华里)。同治元年,巡抚李鸿章将新闸改建为3孔吊桥。由于金家湾行人日渐增多,车水马龙,交通拥挤,商董徐鸣奎、徐开桐等人集资4000两白银,模仿西式造型,于光绪二十三年将吊桥改建成木桥,取名新闸桥。有了新闸桥,福建路闸桥自然也就成了“老闸桥”。
早期新闸桥
新闸桥造好后,方便了嘉定、太仓、宝山等县的民众进城,成为通往上海的一条要道。后来,“新闸桥”也因使用日久,屡遭毁坏、多次修缮。
据上海地方志,宣统二年(1910)时的“新闸桥”,桥面朽损,桥墩坍裂,清政府将桥封闭,不予通行,另备船渡以供路人之需。次年,在旧桥旁建起临时浮桥。民国二年,旧桥拆除。
民国五年,由闸北工巡捐总局建成钢桥。该桥上部结构为铰接式简支梁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单孔,梁底标高6.30米。初建时可通汽车,但此桥结构薄弱,不堪载重。民国十七年,上海特别市工务局明令,严禁重车通行。民国三十五年,电焊加固钢梁。
新中国成立后,为防止桥台与桁架脱离,1956年和1962年,分别在南、北桥台加建钢筋混凝土悬臂梁,并加设弧形固定铰支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闸桥
1967年,修理钢梁并将木桥面板改建钢筋混凝土桥面,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1975年和1985年,又修理桥头两端钢板伸缩缝,钢桁架底大梁拷铲油漆,更换两侧栏杆,限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
此桥,南接新桥路,北连大统路,全长60.35米,宽6.1米。此桥也是沟通黄浦和闸北的一座重要桥梁。它的兴建,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两岸民众的“过河难”。
吴淞路闸桥是苏州河上的第三座闸桥,位于苏州河口,在外白渡桥、乍浦路桥之间,南起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北止吴淞路塘沽路,全长838.26米,跨越苏州河的主桥长142.67米,南引桥引道长284.14米,北引桥引道长411.45米。南引桥宽16.5米,主桥及北引桥宽18.5米,均为4车道。比起“老闸桥”和“新闸桥”,吴淞路闸桥要庞大得多。不过,若论资历,这座闸桥显然就是“小弟弟”了。
桥,原本是提供通行的。可吴淞路闸桥不一样,通行权只给机动车辆,不给行人。因此,行人步行到桥的两端,也就自然而然地止步不前了。
苏州河上,与吴淞路闸桥仅只一肩之隔的河口,已经有了一座百年老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外白渡桥,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造吴淞路闸桥?
解放前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
美国《生活》杂志图
历史,用一双粗粝之手,抚平了岁月的轮廓,将苍老的上海滩涂改变成了一座远近闻名的城市。一条曾经为纤夫行走的纤道,也被这双粗粝的手,改变成了一条小路,渐渐又变成了宽敞的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由中山东一路向北,跨过苏州河,那里就是如今已被定义为“北外滩”的大片区域;向南,过了延安路,那就是中山东二路,也就是如今的东外滩。
改革开放后,外白渡桥蜂腰地段南北交通日趋紧张,日车流量高达27000多辆,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经常阻塞,加剧了车辆滞留时间过长的交通矛盾。
我曾经阅读过一份来自城调部门的材料,从中获悉:外滩的地面道路宽37米,中山东一路辟有11条车道,承载南北高架以东地区过苏州河交通流量的50%以上,大量车辆如“过河之鲫”,从外白渡桥穿越,百年外白渡桥不堪重负。更让人扼腕的是,大断面、大流量的交通状况,将外滩东侧的滨江绿带与西侧的商务区分割成了“隔路”相望的两大部分,一个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外滩,竟然被“肢解”成了两个“碎片”。改变外滩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迫在眉睫!
解放前上海,外滩附近苏州河水域繁忙的船运景象
我是“老虹口”,不仅从小生活在虹口,而且亲眼目睹了吴淞路闸桥由兴建到拆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州河每到潮汛期,尤其大潮汛期,河水“上岸”,造成水涝灾害。要是大风大雨,风雨潮“三碰头”,苏州河以北地区如地势低洼的虹口,“水漫金山”,棚户人家几乎家家进水,家具什物浸泡水中。兴建吴淞路闸桥正当其时。
1986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提出在吴淞路苏州河口建闸方案,利用闸墩架桥,桥闸结合,兼顾苏州河防汛要求和缓解外白渡桥交通矛盾。市政府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进行现场勘察和讨论研究。1987年底,经国务院水利电力部、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建造吴淞路闸桥。
1991年4月30日,吴淞路闸桥建成通车
1989年3月15日,吴淞路闸桥开工建设,共拆迁沿线1233户居民、80家单位。总投资人民币约1.43亿元。1991年4月30日,闸桥建成通车。
一如“老闸桥”“新闸桥”,吴淞路闸桥也由“闸”和“桥”两部分组成。17扇平板悬挂式钢闸门平卧桥底,锁定于桥下标高+7米处。每扇闸门宽3.62米,高10.08米,厚0.7米,重16吨,各配JJM—5型卷扬机1台,卷扬机装设在钢桥箱型梁内。
遇有特大潮位,按动电钮闸门便会依次关闭,将潮水挡在闸门之外,保证了苏州河两岸50多公里沿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闸桥采用连续结构,顺桥向的桥墩盖梁与桥梁“一气呵成”,横桥向为双柱式桥墩,宽度无相隔之感。远远望去,“闸桥”如彩虹般飞越苏州河,与外滩地区的景观浑然一体。
吴淞路闸桥建成后,常年通车,形成了一条从南浦大桥经中山东一路过河,经吴淞路往四平路,直抵江湾五角场的通道,对于贯连南北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大缓解了外白渡桥的交通拥挤状况。
上世纪90年代的苏州河口影像及吴淞路闸桥(陆杰摄)
闸桥的功能不仅止于此,还涉及到了虹口,以及苏州河沿岸的黄浦、静安、普陀、长宁、嘉定、闵行、青浦等区的汛期安全。
按照“设计防汛防御标准为千年一遇”标准,它的挡潮闸为单孔60米孔径,当预报水位达到4.70米及以上的时候,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即发布关闸挡潮命令,阻挡汹涌潮水,以防泛滥。
据相关资料披露,闸桥投入使用后,挡潮运行共23 次,先后缓解了1997年8月19日的历史最高潮位(5.72米,黄浦江苏州河口的水位应为5.90米),以及2000年8月31日历史次高潮位5.70米、2002年9月8日历史第三高潮位5.23米侵袭(建闸前历史最高潮位为1981年5.22米),有效地确保了苏州河两岸水位平安。
尤为奇趣的是,吴淞路闸桥闸门设计为17 扇平板式单铰悬挂门型,闸门关闭合一后可挡潮,开启后藏卧于桥“腹”,但见桥体不见有闸。采用闸、桥结合形式这一巧妙构思,充分显示了设计者的匠心匠意,不仅为虹口苏州河段架设了一座桥,也为外滩地区增加了一道河面上的景观。
吴淞路闸桥闸门(郑宪章摄)
上海水环境整治和水景观建设全面启动后,作为苏州河干流上唯一的一座挡潮闸——吴淞路闸桥拓展功能,参与苏州河综合调水工程。2000 年5 月31 日起,闸桥投入了不间断的苏州河长期调水运行,为上海提出的2000 年底基本消除苏州河干流黑臭的目标,为苏州河水环境的逐步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02年10月31日,关闸调水共计1311潮次,累计挡潮时间6207小时。
随着外滩大规模综合整治,以及外滩隧道的开建,外滩地区,尤其是外白渡桥的交通重压基本得到缓解,吴淞路闸桥可以“功成身退”了。
2009年10月,吴淞路闸桥正式开始拆除。在苏州河上“服役”了整整18年的吴淞路闸桥,从虹口和黄浦境内消失了。闸桥拆除后,站在外白渡桥上西望,“蜿蜒向西的苏州河,视觉所及乍浦路桥、四川路桥甚至更远的河南路桥,河两岸景观也能呈现。”苏州河南岸,沿苏州河形成了滨水绿地,与外滩源公共绿地相连,成为了黄浦区境内的外滩源公园。吴淞路闸桥原来的河面,如今已是空空荡荡。行走的历史,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重要一笔。
拆除中的吴淞路闸桥(陈意俊摄)
从“老闸桥”到“新闸桥”,再到吴淞路闸桥,时间跨度有400多年。在历史长河中,这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苏州河却经历了三座“闸桥”之变。虽然,吴淞路闸桥已经不复存在,原先的三座闸桥如今也剩下了两座,但在城市的记忆档案里,它们的身影并没有消失。
(杂志编辑 李红丨新媒体编辑 周晓瑛)
来源:档案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