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三大盛典和微博之夜,缺少亮点、乏善可陈,只有明星赢了?
每到年终岁尾,各大手握明星资源的平台都开始用各自的盛典来一次年终“总结”。做盛典有几点意义,一方面是在竞争激烈的娱乐领域里找找存在感,宣告自己的地位,毕竟不论是社交平台,还是视频网站、app,都少不了用户的支持,只有抓住用户,才能有流量、有收益;另一方面,是增加自己和各路明星互动、增加交流的机会,其实平台和明星的关系本就不应该仅限于作品的宣传和展示,双方增强合作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可能性;还有一点,做盛典也是平台利用明星吸金的好机会,上游可以让广告商冠名、赞助,中游可以利用直播拉流量、做中插广告,下游可以吸引粉丝购票,比如刚刚结束的微博之夜,盛典地点选在北京水立方,几千人的会场挤得满满当当,除了常规赠票外,也有不少粉丝是自发高价买票,平台赚的盆钵皆满。
而对于明星们来说,参加这类活动尽管没有什么收益,但手捧各类奖杯,在台上获得曝光,不失为一个宣传自己的好机会,同时也能彰显自己在娱乐圈里的地位,毕竟谁的镜头多、谁拿的奖大,谁在投票环节中能拉到更多粉丝,都是流量的最直接反馈,因此明星也在各个平台的盛典中左右逢源、乐此不疲。
然而,从爱奇艺尖叫之夜、腾讯视频星光大赏、今日头条盛典再到刚刚结束的微博之夜,几轮下来,其实都缺少亮点。
首先,明星资源就那么多,能称得上顶流的更是屈指可数,于是各大平台的阵容同质化严重,缺少新鲜感。例如今年的顶流小花杨紫、李现,在爱奇艺举办的尖叫之夜上获得尖叫男神尖叫女神,又在微博之夜分别获得微博queen和年度热度人物、年度突破演员奖项。
对于平台来说这是无法解决的难题,但对于明星来说,肯定乐的合不拢嘴啊!拿的奖项越多说明自己娱乐圈地位越高,杨紫和李现一年收获满满。
另外一个问题,“排排坐分果果”的套路,完全没有惊喜,更像是让明星刷脸走过场,奖项含金量太低了。无论是爱奇艺的尖叫之夜也好,腾讯的星光大赏也罢,亦或是头条盛典,微博之夜,在奖项的颁布上几乎都是人均兼顾,到场的明星几乎每个人都能拿一个奖项回去,也不难理解,各个平台在奖项上都不算权威,并且也不见得具备评奖的资质,给谁不给谁,终归会得罪那些拿不到奖的,比如肖战和王一博同时出现在微博之夜的领奖台上,落下一个人后果很严重啊!所以平台在宣传上往往也不说颁奖,而是说颁发荣誉。
奖项泛滥的后果便是不被人重视,观众们心知肚明,粉丝与媒体聚众狂欢。
这一举动在微博之夜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当然这与微博巨大的号召力有关,仔细观察微博之夜的嘉宾会发现,其他平台邀请到的顶流微博之夜也邀请到了,没邀请到的顶流也邀请到了,除了顶流,还有其他知名的导演、演员。
所以来的都优秀,不给人家颁奖说不过去,所以微博之夜一共设置了18个奖项,超过五十位艺人获奖。
参加微博之夜的团体有火箭少女101、R1SE、UNNE三个团体,于是获奖的奖项有年度最佳团体火箭少女101、R1SE,年度进取团体UNNE。
比如最受期待春节档电影,都加了一个“最”字,却偏偏选出了三部电影,分别是《中国机长》、《囧妈》、《唐人街探案3》。
这些举动真实的展现了节目组的求生欲。
毕竟大家都是顶流,不能得罪艺人,更不能得罪艺人的粉丝,所以这奖大家都要有。
大家都快乐了,节目才能更好地做下去。
在节目的安排上, 星光大赏与微博之夜在开场都选择了男团和女团的节目来炒热氛围,然而不得不说锦鲤女孩杨超越再一次拖后腿,舞蹈动作节奏跟不上,全程划水。
不过微博之夜要比腾讯的星光大赏的唱歌跳舞多了更多的趣味性,穿插了更多的主持人与嘉宾的插科打诨和互动节目。
如尼格买提和徐峥调侃两人长相相似。
陈思诚吐槽自己“高风亮节”、陈可辛老了、徐峥秃了。
张大大主持的东北男团的东北话比拼。
年度热搜人物王一博、肖战、易烊千玺、李现四人举扇回眸,模仿一回江南四大才子。
微博年度女神佟丽娅、刘亦菲、杨幂、angelababy,年度男神井柏然、王嘉尔、王一薄、张艺兴为具有浓浓乡村风格的日用品带货。
年度影响力演员赵丽颖、周冬雨、雷佳音、刘烨、沈腾变着花样地报菜名。
虽然这些互动较少,搞笑度也不高,但已实属难得。
说实话,这类型的节目很难做的出彩,尤其是在同质类的节目增加的情况下,观众更加容易审美疲劳。
无论是举办的最早的尖叫之夜还是最近才结束的微博之夜,都是靠着顶流来吸引粉丝,完成众人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