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将迎来最热40天!做好这4件事,养阳护心,祛湿防病!健康度过三伏天!

从这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太阳将踏上“回头路”,一路向南。而此时人体也处于阴阳变换的重要阶段。那么在清代以前,一到夏至,官员都会放假三日,以避夏日酷暑,所以也叫“歇夏”。

由于此时阳极之至,阴气始生,高温高湿的天气很容易使我们身体感到不适,因此我们应当顺应天时,温养阳气、祛湿排寒、补益精血、做好以下四点,调理好自己的身体,来应对这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节。

一、防暑邪

此时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过后,才真正迎来高温酷暑的三伏天。由于暑气太过,则经常伤人致病,因此,我们叫它——暑邪。

它会导致人们中暑、口渴、心烦、乏力、头晕、汗出过多、尿赤短少等现象,不仅伤津,而且耗气。

不仅如此,暑邪还会潜伏在人体,等到秋冬季节发病,成为“伏暑”。因此我们要防暑邪,一定要从这几点做起:

1、饮食应以清泄暑热为目的,适当吃些苦味食物。

芹姐在这里推荐大家食用西瓜翠衣,西瓜的绿色外皮。油炒、凉拌、煮水代茶饮都可以,能够很好的将暑邪清理出去。

2、高温下,人们会大量出汗,每天八杯水是最起码的。

大家也可以饮用绿豆汤来解暑气,但是芹姐发现99%的人熬绿豆汤啊,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所以芹姐专门给大家写了一篇关于绿豆汤的内容,关注芹姐,明天中午一点,看看你的绿豆汤喝对了没有~

3、睡好“子午觉”

夏至时节高温高湿,人们体力消耗会比较大,因此经常会觉得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

因此大家一定要睡好“子午觉”,每天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中午睡会儿午觉来恢复体力。

二、防湿邪

盛夏时节,除了高温闷热以外,此时不仅江淮一带出现了梅雨季节,全国各地雷雨天气也逐渐增多,经常会看到雷阵雨。

热蒸湿动,水气弥漫,常常让人感到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等湿滞症状。也极易导致中暑、湿疹、痢疾等疾病。这些大多都是由暑邪挟湿邪所致。

我们饮食不宜过油腻、可以多吃一些瓜类、多开窗通风、做一些适当的运动来利湿。

三、养护阳气

俗话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夏至一到,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经开始生长。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则开始死去,阴阳交替,阳极生阴,人体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因此,这时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那么如何养阳呢?下面这4点大家记好了~

1、按摩涌泉穴。

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夏至后按摩涌泉,引肾经之气上涌,滋养全身,养护一身阳气。

2、以阳补阳,多晒太阳。

最好的晒太阳时间是在每天晨9点多或者下午四五点钟,每天晒上15分钟太阳,养护阳气的同时还能防止骨质疏松,也有助于卵巢功能的稳定。

3、切勿长时间吹风扇、空调。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很多朋友夜晚为了睡个好觉,吹着冷风,致使寒气侵入身体里,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仅容易出现感冒,而且还特别损伤阳气。

4、少吃生冷。

我们在炎炎夏日总喜欢贪吃寒凉的食物,再喝点儿冰镇啤酒、饮料,这最容易出现肠胃问题。因为此时人体的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严重损害人体的阳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