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说字——年
从甲骨文写法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由两部分组成:禾和人。
这是金文的写法。与甲骨文相比,变化不大,只是在转角处做了圆角处理,线条更粗,显得更丰满。从字形上讲·,金文完全继承了甲骨文的写法。
这是小篆的写法。细致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从篆书角度看,组成部分依然是两个,但是这两部分变成了禾和千。对,篆书下半部分是千的写法。有人研究其原因,是因为“千”字的发音和“年”相同,现在也是相同的,韵母相同。在甲骨文时期,“人”字的发音和“年”相同,可能到了周时,人字的发音就发生了变化,于是找了发音更近的“千”取代了人。
这是颜真卿楷书对“年”的写法,其他人不这么写。从这里可以看出颜真卿楷书的特点:有篆籀味。其他场合,很难搞清楚为什么颜体和篆籀的关系。我个人理解,倒不是因为应用了篆籀的运笔,而是应用了篆籀的写法,当然,还有其他字作为依据。比如麻姑仙坛记当中的大部分横线都是平的,这一点和其他人的楷书也是不一样的。因为颜真卿那个时候就开始尙古,所以,他严格遵从甲骨,金文和小篆的写法,而写出了年的楷书。
这是篆刻中对年的设计风格。
好了,这是文字演变部分。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年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我们还是要回到甲骨文的写法。在甲骨文中,还有另一种写法。如下图。
看到了吧,禾苗的谷穗部分被放大了。在甲骨文中,被夸大的部分代表了这个事物的特点,那么禾苗谷穗被放大,这个年字就表示谷物成熟了。正好与《说文解字》当中对年的解释相符:秊,穀孰也。从禾,千聲。《春秋傳》曰:“大有秊。” 在甲骨卜辞中,有很多地方说到:大有年,大受年的说法。就是表示有好收成的年。现在的一些上了岁数的人,当回忆起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用了一个名词叫做:艰年。就是那几年地里收成不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一些经典当中,年的用法大多和庄家收获有关系。比如: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 · 多士》
丰年多黍多秊。——《诗 · 周颂 · 丰年》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 · 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 · 宣公十六年》
有年。——《左传 · 桓公二年》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 · 梁惠王上》
通过经典中的应用和甲骨文字形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年的本意和庄家的收成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什么时候和时间长度有关系的呢,什么时候开始有一年的概念呢?我们要从当时的农业生产特点来看看。
这是隶书的一种写法。
3000多年前,那时候农业生产力低下,农作物,谷物大多是一年一熟。所以,从甲骨文来看,就是一个人在收获季节背负庄家回家。因为是一年一熟,所以,这次的收获要好好计划,因为要吃一年的时间。逐渐地,本意表示庄家收成的年和时间单位画上了等号关系。
在表示时间单位的时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在《尔雅·释天》中说到: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
更多年字的写法,如下图。
帛书中年的写法。
清,金农写的年字。
清,伊秉绶的年字。
现代,启功的年字写法。
快过年了,祝大家事业顺利,家庭和睦,心想事成,富贵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