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团和气之养生(一):养生目的
从古至今,养生都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当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年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谈论者、参与者就更多,在养生上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不少。那我们为什么要养生呢?也就是养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问为什么要养生,虽然众说纷纭,但回答最多的可能是“延年益寿”,这也是很多文献、专家、养生从业者对大众所说的养生目的。追求长生、长寿对每个人来说,无可厚非,但是, 多少人从养生的巨大投入中收获了你想要的“延年益寿”呢,说不清,道不明,因为没有人能准确回答,通过养生,到底“延年益寿”了没有?“延年益寿”了多少?有没有因养生不当减少了寿延的情况?这个问题养生者自己不能回答,古今文献、专家、从业者也不可能给你答案。如果“延年益寿”这个目的没有明确是否能够实现,那我们还要不要养生,养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大家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养老人、养孩子、带孙子?为什么要养花、养鱼、养猫、养狗?你可能会问,这与养生目的有什么关系呢?因为,里面都有一个”养“字啊。其实,对于养老人、养孩子、带孙子,说大点,是作为一个人,这是你此生来这个世界的一种责任;说小点,也是更现实点的目的,那就是为了你那颗所谓的“心”,即心安、心有所托、心里舒畅!养老人尽孝心;养孩子,心有所托;带孙子,心里舒畅。养花、养鱼、养猫、养狗,不也是为了你那颗心吗,让你赏心悦目、心有所托,所以这里的“养”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这些都是要有前提的,没有物质(如时间、精力、金钱)作为基础,要去做这些“养”,不说不可能,但起码做不好。
那么养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概括越来就几个字:活得长、活得好。
什么是活得长?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人活多少岁才叫活得长呢?这里有两个关于人生命长短的术语,一个叫“天年”,一个叫“寿命”。
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养身论》亦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认为天年为120岁。西德著名学者H.Franke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事实上,120岁的天年期限与一般的长寿调查资料相符,自古至今超过这一生理极限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人的寿命与先天禀赋的强弱,后天的给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性遗传因素与后天性环境等因素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
上述两个术语,“天年”主要说的是“人”这类生物(物种)目前我们能认知到的最长生命期限。也就是说,对于每个人而言,并不是都能活到这个“天年”的;“寿命”主要说的是具体一个人的生命长短。影响个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类,先天因素即人的先天禀赋,禀赋是指父母给予子女的天资和体质。“以母为基,以父为楯。”《黄帝内经》认为人体胚胎的形成是由母亲的阴血作为基础,以父亲的阳气作为护卫的,阴阳相互结合合而形成的,因此,子女的生长发育如何,是否具有长寿的基础,与父母有密切关系。禀赋高的人精气充足,气血和调,体格强健,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强,因此寿命一般比较长;相反禀赋差的人则精气不足,形体羸弱,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弱,寿命一般比较短。禀赋影响寿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父母祖辈寿数有关;二是与父母生殖精气的强弱、和谐与否,胎儿的孕养有密切关系。后天因素可以统称为后天生活环境,包括前面提到的给养、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我个人认为,先天禀赋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不同个体的“基准”生命长度(个人的“天年”),后天环境则是影响个人生命长度的“公差”。如果参照“二八原则”来思考寿命问题,后天环境会影响人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生命长度(纯属个人看法),如某人的先天基准生命长度为七十岁,那么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个人可能的寿命 55~85岁。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所谓活得长,也就是活到每个人先天基准生命长度的最大正公差。
什么是活得好?
活得好,也就是活得有质量。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人的生命质量提出新说:“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其意就是告诉人们:健康地活着。“生得好”不但是指五官端正,更重要的是没有疾病,尤其是没有遗传疾病。“活得长”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长命百岁。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平均寿命长2岁到6岁,但是,如果男性注重自我保重,自我保健,同样可以延年益寿。“病得晚”给我们的启发是,即使你能活到88岁,可你在20岁就开始生病,病情折磨你六十多年。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所以,我们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要让疾病晚点来。“死得快”就是身患疾病的时间短,如果一个人87岁得病,88岁去世,这样,既减少本人的痛苦,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当然,人是万物之灵,是有灵智的,每个人对“活得好”的标准是不一致的,但作为中国人,中庸之道、阴平阳秘则是能够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标准,无论什么东西、什么事,“过”与“不及”都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透支生命,影响生命质量。
活得长与活得好是对人身心的总体评价,人的身和心是一个整体,就象阴与阳,缺一不可且必须协调一致。活得长多体现在寿命的长度,活得好多体现在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