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注释(三)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圣人之至德昭明于天下的,先要使国家安定;想要使国家安定的,先要使家族和睦;想要使家族和睦,先要修治自身;想要修治自身,先要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想要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先要做到心诚而无妄念;想要心无妄念,先要明白天地万物之道。明道在于感通万物。

注释

[1] 治其国

安定国家。《书》:“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旣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宋·史浩《讲义》:“尧之德盛矣至,出而应世,未有不由此而天下治也。”“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此尧之道所以推之万世而不可易。”

[2] 齐其家

《易·家人》:“《彖》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爱敬之意。

宋·卫湜《礼记集说》:濂溪周氏(敦颐)曰:“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本必端,端本诚心而已矣。则必善,善则和亲而已矣。家难而天下易,家亲而天下疏也。家人离,必起于妇人。故《暌》次《家人》以二女同居,而其志不同行。尧所以厘降二女于妫汭,舜可禅乎?吾斯试矣。是治天下观于家,治家观于身而已矣。身端,心诚之谓也。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焉。”

[3] 修其身

《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明·王阳明《大学问》:“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吾身自能为善而去恶乎?必其灵明主宰者欲为善而去恶,然后其形体运用者始能为善而去恶也。”

[4] 正其心

卫湜《礼记集说》延平杨氏(时)曰:“此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能体所谓中。于喜、怒、哀、乐已发之后,能得所谓和。致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又曰:“正心到寂然不动处,方是极处。以此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宋·胡瑗《周易口义·艮》:“圣人之治天下,将禁民之邪,制民之欲,节民之情,止民之事。必于其利害未作,嗜欲未形,未为外物之所迁,而其心未动之前,先正其心,而不陷于邪恶。”

宋·司马光《易说·咸》:“止为正,正者,止于一而无不周也。夫又何思而何虑焉?譬诸止水,寂然不动。物有万变,而所以应之者一也。日月者,天地之精也。寒暑者,天地之气也。天地犹以屈伸相感,而况于人乎?故大人之道,正其心而已矣。治之养之,以至于精义入神,则用无违矣。用之于身,则身安而德崇矣。过此以往,不足思也。久而不息,则可以穷神而知化。大人之德,莫盛于斯矣。”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

⑤ 诚其意

即《中庸》“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之意,本篇下文自释“诚意”,由“毋自欺也”至“自明”、“知本”,都是在这个意思基础上的阐发。《中庸》:“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⑥ 致知在格物

郑《注》:“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格,来也。”

孔《疏》:“‘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己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

朱熹《大学章句》:“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王阳明《大学问》:“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书》言‘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实兼其义也。”

卫湜《礼记集说》:横渠张氏(载)曰:“虚心则能格物,格物则能致知。其择善也,必尽精微,无毫发之差,无似是之疑。原始要终,知不可易,然后为至也。” 又曰:“致知在格物。格,去也。格去物,则心始虚明,见物可尽,然后极天下之虑,而能思善也。致知者,乃为学之大本。夫学之始,亦必先知其一贯之道。其造则固有序也。格物,外物也。外其物则心无蔽,无蔽则虚静,虚静故思虑精明,而知至也。”蓝田吕氏(大临)曰:“所谓格物也,合内外之道,则天人物我为一,通昼夜之道,则生死幽明为一。达哀乐好恶之情,则人与鸟兽鱼鳖为一。求屈伸消长之变,则天地、山川、草木、人物为一。”武夷胡氏(安国)曰:“‘格’,度也。犹曰品式也。所谓物之则也。”广汉张氏(拭)曰:“格之之道,在于虑思以潜通之,力行以亲切之。无惰于斯须,无忽于隐微。盖思与行互相发也,优游涵濡,而后可以有见大体。见大体谓之格物,而知至可乎?未也。大极之藴,精微深妙,无穷极也。毫厘未莹,则为未完。见大体,斯有以用其力。用其力,盖将穷竟万理而贯于一也。思虑力行之功,至此密矣。贯于一,则无一物之不体也。”

【解读】

按:“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这些词从字面上都很好理解,但对其中所含之义理不做解释的话,读者很难明白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文义。宋·张载:“一国、一家、一身,皆在处其身。能处一身,则能处一家;能处一家,则能处一国;能处一国,则能处天下。心为身本,家为国本,国为天下本。心能运身。心所不欲,身能行乎?”正心、诚意,都是修身的内容。“诚”,本篇译作“无妄”,即无不善之动。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复》以自知’,必自知,然后见天地之心。有不善,未尝不知,自知之明也。”宋·杨时《答胡处晦书》曰:“某窃谓学者以致知格物为先。知之未至,虽欲择善而固执之,未必当于道也。”“正其心”,是治心于一,使心如止水,寂然不动的意思。“正心到寂然不动处,方是极处。以此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格物”之“格”,历代训释不一,有“来”、“至”、“正”、“度”等义,本篇认为其义当作“格于上帝”之“格”,意为感通。《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系辞》:“天下何思何虑?” 谓天下有公道,第虚静其心以守夫贞,则自然之感得矣。“格物”,《集说》引邵甲曰:“是物也,尧舜禹相授,名之曰‘中’。汤亦曰‘中’,武王名之曰‘极’。夫子名之曰‘仁’,又名之曰‘中庸’。其在《易》,名之曰‘大极’。此章名之曰‘明德’,又名之曰‘至善’,一而已矣。其为物也,清明广大,无际无方。天得此而清也。地得此而宁也,人得此而秀也。举万彙之殊,无非得此而生也。君子患不能格此大物耳。能格此物,则天地万物本吾同体。意而不诚,欲欺谁乎?心而不正,是贼谁乎?心苟正矣,身不患其不修;身苟修矣,家不患其不齐。自家形国,自国而推之天下,举而措之,盖不可胜用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