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贤 号白米山人,北京林泉画馆馆长、合肥林泉书院院长、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画家、《中国书画》杂志社国画院画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册、专著六种。
敢言天地是我师
文/朱荣贤
古人重游历而轻对景写生,游历是成就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范宽师李成荆浩,常叹曰:师古人不若师造化。乃卜居终南太华,遍观奇胜,落笔雄老,真懂山水之骨者。古人重游历而静观真山水,而非对景写生,他们是用脚步来丈量山川河流,用目光来观察山水空间,用身心来体味大自然的四季四时变化。而今人多用眼与手来写生,用摄像器材来记录所见,这就与古人大相径庭了。缺乏游历与师造化的传统山水画,是不鲜活的。而缺乏传统文化精神的山水画,只是风俗风景画而已。学习传统山水者,走入传统已经很难,蛻而化蝶则更难,而游历与写生正是走出传统的金钥匙,尤其不能放松对大自然的体悟与认知,若能在写生上得心应手,那将是在创作能力上的重大突破。每年春秋,都是山水画家的最佳写生季节,而我春季写生往往在南方,秋季写生往往在北方。虽然写生地有时是我常去的地方,但也会有新的感受与冲动。我对那里的山川草木既熟悉又有情感,所以常去写生而不觉厌倦,这也符合古人“游于艺”的学习状态。北方峰峦雄秀是其长,少云缺水为其短,北方山川结构分明,丘壑起伏有致。而南方山川因空气湿润,雨水充沛而显得灵秀,南方山水以韵胜,北方山水以骨胜,南北山水的差异与表现方法,正是山水画家需要做的功课之一。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其所言时代者,与政治气候无关,与工商革命、社会变迁也无关,而是表明作画须用自己当下的情绪、笔墨、手段,向大自然学习,以化解我们在学习传统过程中容易留下的陈朽之暮气。由于石涛的画大多来自于内心与造化,所以,他的作品笔墨新鲜,结构活泼,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经常游历大自然、加强写生的重要原因。董玄宰《画禅室随笔》曰:“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写生,不是画你所看到的,而是要画你所想到的,删繁就简是第一要旨。每一幅写生,都是一种半创作,都是对所见景象大刀阔斧的取舍,最能检验我们平时笔墨语言的组织能力,画传统山水尤其需要这种锻炼与学习。当然,画写生不一定每幅都要画成“起承转合”完整的图式,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训练,如笔法、结构、造境等。写生作品应该是多样化的,活泼的,而不是把平时作画的固定模式、不好的习惯用到写生作品中。写生的重要意义,不在于画出完整的世俗作品,而重在体味与认知自然规律,用自己不落俗套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山水写生很辛苦,但也很快乐,欧阳修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写生时的苦中之乐是外人无法尽知的。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作品(四)
作品(五)
作品(六)
作品(七)
作品(八)
作品(九)
作品(十)
作品(十一)
作品(十二)
作品(十三)
作品(十四)
作品(十五)
作品(十六)
作品(十七)
作品(十八)
作品(十九)
作品(二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