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方选用: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感冒高热

从古至今,医林代代自有名医出,方剂更如汪洋之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能否千古流传,取决于方子是否能够经得起重复,能经得起临床实践检验,有效才是硬道理。古今中医之方,很多都是屡用屡效的验方、效方,甚至是秘方。主要看我们怎样去用,怎样去发挥。有些药方必须辨证论治才会有效果,有些则是方正对应,“有是证用是方”。总而言之,只要对症了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很好的疗效。我是典型的拿来主义者,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环顾四周,只要发现了目标,马上想尽办法摘抄下来加以研究试验应用,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旦成功就收为己用,假以时日,再对症化载,最终演变成为自己的治病绝招。
     四川名医余国俊中医认为小儿感冒高热(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多属于寒包热型外感,主张用柴葛解肌汤来治疗,临床上取得了佳效。柴葛解肌汤由柴胡15-25克、葛根15-30克、羌活3-10克、生石膏30-60克、黄芩6-10克、白芷6-10克、桔梗10克、白芍10克、甘草5克、大枣10克、生姜6克组成。方中柴葛羌膏为必须应用之药,羌活和生石膏比例一般为1:5-1:10,柴胡不少于25克,葛根不少于30克,其余可以给予常规剂量。生石膏应该先煎,但我认为如果是打碎的就不必先煎了,效果是一样的。
    主治感冒初期或已经迁延数日,微恶寒,有汗出不透或者无汗,头额身躯灼热而手足发凉,困倦欲眠,或烦躁不安,嘴唇红,口干欲饮,舌苔薄白或者薄黄,指纹红带紫色。余国俊老师特别强调了服药方法,与疗效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上方先用水浸泡15分钟,然后再煎15分钟,连续两次,大约得药液300-400毫升,每次大约喝60毫升左右,6-8小时内服完。也就是要少量频服,不能分两次一次服尽。避风寒,禁忌生冷油腻。
     咽痛加射干6克、马勃10克,挟暑加香薷10克、滑石10克,挟食加抄莱菔子10克,挟惊加钩藤10克、地龙10克。
     说实在的,现在应用中药治疗小儿高烧的机会并不多,一般家长都不太愿意接受,同时也不太相信。的确西药的疗效迅速,但唯一的缺点是有时候反复,而且有的高烧很顽固,很久都退不下去。中药在这方面有优势,不良反应少。这么多年来我只是治疗10来例而已,可怜呀!但疗效真的好得很,中医不是慢郎中,也可以立竿见影。
     我应用这首方子的体会是,此方中分为温凉两组药物,应用时寒凉之药用量必需大于温药,再一个就是熬药时水一定要够量,熬两次所的药液大约应该是500-1000毫升,每次服用大约50毫升,每半小时一次,约在5-10小时内服完,退烧效果比较好,而且剂量小,小孩比较容易接受。不要害怕方中柴胡、葛根和生石膏的用量大,实践证明没有副作用。并且汤药是一次一次分服的,不会积聚到产生副作用的量。但要注意的是必须是生石膏,如果用了煅石膏这么大量,那么麻烦就大了,处方一定要写的清楚明白。
     例1.小儿许,男,8岁。感冒高烧7天,医院检查血常规和胸片都没有发现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先后应用退烧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和激素,肌注静点,退而复升。反复不愈。查:体温38.5。患儿体略胖,面红唇干,喜喝水,精神疲惫,纳差,小便一般,大便略干,舌苔薄白略黄,脉浮数。处方柴葛解肌汤:柴胡25克克、葛根30克、羌活6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白芷6克、桔梗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生姜6克、双花10克、炒莱菔子10克。1剂微汗出而高烧退,复开3剂竹叶石膏加双花善后,高烧在没有反复而愈。
     例2.小儿张,女,10岁。感冒高烧4天,医院诊断为为上呼吸道感染,高烧待查。输液后高烧退却。第3天高烧又起,小孩怕痛说什么也不去输液,只是在家吃了些布洛芬制剂和抗生素。第4天家长连劝带吓,好歹同意喝点中药治疗。查:体温39.5度,面白神清,咽红咽干,扁桃体略大。头额身热而四肢发凉,无汗怕冷。食纳尚可,二便一般。舌苔白,舌质尖红。脉浮紧。处以柴葛解肌汤:柴胡25克、葛根30克、羌活10克、生石膏5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克、射干6克。2剂高烧退,又开3剂竹叶石膏汤善后。随访未见反复。
     例3.小儿李,5岁,韩国人。要下班时高烧抽搐急诊,神昏躁动,四肢拘挛。体温40多度。急针合谷、内关、曲池、百会。急取双侧耳尖、太阳穴、少商点刺放血。患儿哭声响起,身有微汗,抽搐缓解,神清识人。同时输液退烧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和激素一同上阵,一会患儿大汗出而高烧退。第二天患儿父亲领其前来复诊,述高烧又起,抽搐一次。家长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研究生,比较迷信中医,不想输液,要求中医药治疗。查;体温39.5度,患儿精神萎靡不振,身有微汗,面暗唇略青,咽红,扁桃体略大,心肺未闻异常。饭量减少,二便一般。舌苔薄黄,脉浮数。即处以柴葛解肌汤加味:柴胡25克、葛根30、羌活10克、生石膏60克、黄芩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钩藤10克、地龙6克、全蝎5克、生姜6克、大枣10克,1副高烧退尽,体温恢复正常。复诊后开了三幅竹叶石膏汤加全蝎5克、钩藤10克。数日后翻译告知已经玩耍如初。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朝陶节庵的《伤寒六书》,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方剂,主要治疗伤寒二三日后,病人出现恶寒渐轻,里热增加,无汗或者少量汗出,头痛鼻干,不得卧的阳明经表证,与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的阳明经里证不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得寒包热证,通俗点讲就是外寒里热,寒轻热重。现代临床医家取本方解肌清热之效,多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属于外感风寒,邪欲化热之证。
   另外用本方化载治疗风热外感也效果奇佳,一般去生姜,减白芷、羌活、为3克,反佐温药以助解表清热。
   附歌诀:柴葛解肌羌石膏,黄芩白芷桔芍草;咽干食子惊勾龙,小儿感冒高热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