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玉器的特征与分期断代
商代玉器,尤其是商代晚期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又一鼎盛时期,以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可以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品、艺术晶以及杂器等七类。妇好墓所出玉质礼器比较齐全,计有大琮,组琮、圭、璧、环、块、璜、和簋等,这与妇好尊贵的等级地位有关。仪仗有戈、矛、戚、钺和大刀等,形状上仿照同类铜器,这类器物一般都没有使用的痕迹。某些较大的玉戈边棱极薄,质地硬脆,有的还刻有纹饰;有的玉柄铜戈,柄长不到一厘米,格斗时很容易脱落;还有一件龙纹刀,雕有精致的龙纹。这些显然都不是实用的兵器,推测可能作仪仗用。
商代装饰玉器品种繁,数量多,是商代玉器中器形与数量最多的一类。从饰玉的功用考察,大致可分佩戴与镶嵌饰、头饰与冠饰、腕饰、坠饰等,有些带孔饰玉器形态特殊,用途不明。
商周时期的玉器制作,已从东部沿海一带向中原靠拢,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商都为基地的治玉中 心。而且中国西部的优质玉材也在缓缓的向内陆输入,从而为日后和阗玉为主体的中国玉雕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
商代玉工还十分善于从不同的题材中创造出相同的艺术意境。有些情态,在商代玉器中被一再地表现,尽管对象不同,但其构思手法和所要创造的意境,大致一致。这里,我们以动物类玉雕中的“回首律艺术”——即将不同物种以相同的“回首”姿态,来表现警惕与敏捷的精神面貌为例,体味先人如何以多变手法,来塑造不同物种似曾相识却又同中有异的艺术境界。如故宫博物院藏商代“玉虎形刻刀”玉饰(图1),该玉饰高5.8、宽3.8、厚0.4厘米,扁薄片形,黄白色玉质。玉虎呈伫立停留状,齿轮纹大口,椭圆形双目,头颈挺立,尾巴上翻内卷——是一副回首立地、张牙舞爪的样子,表现出一种对外界生存环境高度警觉的神情。
商代玉器,商代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 央集权国家。其宗法礼制十分完备,玉器已成为帝王垄断的珍宝,品种繁多,除了具有宗教色彩器物外,也有工具、生活用品、佩饰及陈设用玉器。这些品种以礼器、圆雕人物最为珍贵,如玉璋、玉琮、玉璧等,而又尤以人物雕为最上。
商代玉器的各种特点和文化背景,也介绍了商代礼仪用玉的特点和形制,今天我们就来沟通一下商代玉器作为装饰玉的那些配饰件,主要的制作特点和鉴定的细节。与礼器中的大型玉器不同,商代玉器中的装饰品,几乎都是小件玉料和制作大型玉器时候的边角余料再利用制作的。
商代玉器上出现兽面纹较多,与铜器纹饰类似。这些兽面,有的源于龙,有的源于牛羊,还有的源于未知的动物。兽角、兽眼及兽面上的装饰纹都有明显特征。装饰纹多用挤压法琢出的直线、折线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