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济南人翟涛“占领”泰山多处景观,岱宗坊由他所建,毁誉参半

对泰山来说,明人济南同知翟涛“毁誉参半”:嘉靖年间,翟涛自山下至山顶建石坊8座,其中包括岱宗坊、天阶坊,中间立“登高必自”碑。中天门上立“独立大夫”石,人造景观贡献多。但是闲暇之余,把泰山顶宋摩崖磨平,刻上“德行岩”,也是泰山景观的遗憾。

翟涛建登山第一坊:岱宗坊

岱宗坊位于岱庙北,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翟涛所建,现存石坊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岱宗坊为一跨道石坊,建于台基上,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登泰山由此开始,所以岱宗坊成为登山第一坊。

图:岱宗坊始由翟涛建于明嘉靖年间,在清雍正年间重修

图:百年前带岱宗坊

翟涛立“登高必自”碑

登山起点孔子登临处坊前,翟涛立碑刻“登高必自”。

语出《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此处的“登高必自”一语双关,是说泰山“登高”必从这里起步;又切合“登高必自卑”之句,把“卑”加上石字就是“碑”,就成了“登高必自”碑,完美!

图:登高必自碑

翟涛建“天阶”石坊

天阶坊位于孔子登临处坊与红门之间,由翟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始建。

巡抚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书,联刻“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传唐玄宗登泰山时乘白骡,礼毕下山至此,骡累死,遂封“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

图:天阶坊,传唐玄宗登泰山时乘白骡,礼毕下山至此,骡累死。

翟涛立“独立大夫”石

在中天门上,过云步桥,有五大夫松,因“护驾”秦始皇躲避暴雨而知名。

在附近原有一棵独立古松,人称“处士松”。“处士松”石刻的上方,有“独立大夫”石,由翟涛所立,广汉任斋塗泽民题书。部分枝叶遮挡石刻,据说有题跋:“五大夫松世传蓺自秦赢。今观之,质理脓脆,非古也,或后人树建,以存旧耳。此松不在五大夫中,乃其虬屈苍劲,有君子中立不倚之意,视五大夫为强,予嘉之。书此以表孤节。”

该题刻同样是针对“五大夫松”而题,赞扬此松树比五大夫松强。翟涛担任济南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职,衔正五品,也有可能翟涛借物言志,立志做一个不偏不倚的人。

图:“处士松”与翟涛所立的“独立大夫”石刻.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山洪暴发,独毁“处士松”,并有巨石自山顶滚落至云步桥西北,后人题“飞来石”,形成新景。

图:万历三十一年,山洪毁“独立大夫”松;巨石从山顶滚落,成为“飞来石”

翟涛毁“宋摩崖”刻“德行岩”

闲暇之余,翟涛与诸僚友同游泰山时,自诩“德星”相聚,题写“德星岩”三字凿刻于宋摩崖之上。而今的宋摩崖只剩下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后来又有“只有天在山,更无山与齐”等字覆盖宋摩崖,原文几乎荡然无存。

图:宋摩崖原有宋真宗《御制功德铭》,“德星岩”三字瞩目,红圈内金字篆额残存

图:宋摩崖的功德碑只剩下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从山下到山顶,翟涛留下的景观很多,翟涛既能建泰山,也能“占”泰山,毁誉参半。

补:《泰山道里记》所述宋摩崖。

唐摩崖东为宋摩崖碑,真宗《述功德铭》摩勒于上。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一尺六寸;额高二尺八寸,宽五尺五寸。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制、正书并篆额。是碑有二,一勒山上,一勒山下城南。其勒山下者,所谓阴字碑也。其勒山上者,文字径二寸,额字径八寸。

明嘉靖间鄞人汪坦大书,东安邵鸣歧等题名一则。又安阳人翟涛奉当事僚友同游,引汉陈、荀诸贤之聚,太史以德星奏一事,自为题名,复书“德星岩”三大字,并鑱盖于上。

每行约毁三四十字。下截尚有字句可读,其得字二百二十有五。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十三字,完好如初。原碑字迹犹存,何以孔贞瑄称只成其额也?

《文献通考》:“初,王钦若言唐高宗、玄宗二碑之东,石壁南向平峭,欲即崖成碑以勒圣制,上曰:'朕之功德,固无所纪,若须撰述,不过谢上天敷佑,叙祖宗盛美尔。’命勒石北向,以答天眷。”

元好问《东游略纪》云:“岳顶封禅坛下,有唐、宋摩崖。”

据此则真宗之《述功德铭》,先经磨勒岱巅,后又立碑城南也。乃后人第知有城南之碑,而不复知有岱巅之碑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