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朋友圈内容判断一个人?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 新春优惠中:个人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在线课程·

前两天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

“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大致就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想不到为了好玩的一句话,除了好多人点赞外,还招来不少人问:

想让我看看他的朋友圈,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提点意见,有的还发来了红包。

那句话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说法,不够严谨当不得真,如果不是特别熟悉我也不敢给人提意见。

但通过一个人表达出来的内容判断一个人,这个事情还是有靠谱度:在博客时代就有许多招聘经理会看候选者的博客,以判断候选人的能力。

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写博客,所以看一个人的微博、朋友圈也能了解一个人。

李诞讲的段子里说过:两个人谈对象前一定要看看对方的微博,判断一下双方三观是否相克,三观相合很重要等等。虽然是段子,也有自己的道理。

假如一个人今天买了大额的保险,然后明天就自杀了,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这明显的是骗保。

但如果一个人今天买了保险(涵盖自杀的险种),三年后因为各种原因自杀,大概率是要赔付的,因为没有人会计划三年。

有许多人说:如果他在博客、微博、朋友圈里面有意识的伪装真实的自己怎么办,那不就无从判断了吗?

这是有可能的,譬如刚谈对象的时候总在异性跟前表现自己好的一面,许多人就这样“上当受骗”了!

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装几个月一年可以,但如果时间足够长,就像保险公司一样,他认为大部分人不会筹划自杀3年以上,而一个人长时间的装也不太可能(也没必要)。

所以通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判断这个人的很多方面,是有道理的。

回到朋友圈这个主题,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如何判断一个人?前提是人家让你看他的朋友圈。

有一类人朋友圈很少内容或者就没有内容,这种就无法判断。但其实很少发内容也表达了很多信息:

一种情况是,自己的同事亲人都在朋友圈,在那种要求不能张扬的单位,虽然有想法也不能发,否则领导或者自己的下属就看到了,怕产生不好印象。

《舌尖上中国》前两部的导演陈晓卿就说过,某个领导听说他的朋友圈比较有趣,想看他的朋友圈分享,他就专门为那个领导注册了一个微信号,偶尔分享一条信息,读者就那个领导。

许多在体制内工作的,尤其是骨干中层领导们的朋友圈内容都不多,上有自己的领导下有自己的下属,所以最安全的方式是尽量不显露自己。

“我宁愿让别人怀疑我心怀叵测,也不能暴露我的愚蠢”,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知道展示什么、怕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状况,有意识的隐藏。

当然也有人就是单纯不喜欢微博、朋友圈这样的方式,懒得展示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