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90%的人错过的千年古村,比周村朴实,比乌镇敦厚,就在济南这里!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绿草如茵,早上打开窗户,温温柔柔的风送来玉兰花的香气,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在如此美景之下到古村来一场春日旅行,才能不负这大好春光。
千年古村三德范,在章丘区文祖街道的中部,周围群山环抱,村内溪流纵穿南北,东临章莱路(242线),西望锦屏山,南与青野、黑峪接壤,北与文祖毗邻。
△//入村口一处石筑牌坊,前置一条减速带,入村请慢行
清代《章丘县志》记载为“盖青齐之喉襟,登泰莱之要冲”,历来为章丘之战略要地。建村始于夏商时代,周朝修周道以后,该村便是通衢要塞。
历经两千多年之风雨变幻,在镶嵌刻石“三对反镇”的玄帝阁下,石铺的路上,留下了马踏车压的深深痕迹。明初有百姓自河北冀州迁居于此,古称“三队反村”,清道光年间改名“三德范”。
△//老奶奶提着篮子,是去赶集、还是去地里采摘豆角呢?见被拍照,老奶奶转身给个特写
《章丘地名志》载:“清咸丰年间,该村兄弟三人取宣扬道德流传后世之义,改村名为三德范,沿用至今。”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禹王庙,碑记上才首见“三德范”村名。
△//村里一角堆着陶罐、石构件,这些见证了三德范村的历史发展
在此之前,三德范曾用名多多,《三德范庄志》记载的村名就有“三追饭、三隊反、三敌反、三坠反”等等。
△//灰砖砌筑,歇山屋顶,入口处石狮镇守,蓝天白云下,协调和谐
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玄帝阁碑记中,称村名“三推饭庄”。这个村名之说,却与战国时期有关。2000多年前,齐国在这里修筑长城时,便在城墙要塞锦阳关北侧设兵营驻扎,称为“大寨”。
△//转角做工精致,半石半砖,村中道路清扫的非常干净
粮草场、兵器库、医疗场所等设在三德范地盘的西南处,这里便是大寨兵营的后勤机关;与兵营大寨相比,此处称为“小寨”。
△//丰收的玉米被村民装起来,堆在屋顶上,趁阳光好去晾晒
大寨兵营的饭菜,由小寨做完后用小车往大寨兵营推送。因每日三餐三次推送,时间已久,人们又称小寨为“三推饭”。
△//村中保留的寨门,门洞不大,上筑瞭望台
小寨与大寨相隔虽不足五里,但途经强盗出没的黑峪口、风门口等凶险地带,因而送饭车队曾遭人抢劫。
△//村中一处老屋,将古村曾经的建筑风格完好的保留下来
为了送饭安全,大寨兵营便先派探马侦察,在确无敌情的情况下,由快马送信追催送饭,因而,小寨又被称为“三追饭”。因做饭需要粮食柴火,砍柴种田的人逐渐在此增多聚集,并在小寨以北立庄,村名便称“三推饭庄”。
△//村中保留的寨门经过修缮,重焕新生,与一侧新建的亭阁互为映衬
凡村庄改名都有缘故,但三德范村的多次更名,也给这个村庄增添了神秘色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历史,不妨到三德范村亲自探索一下。
村内明清特征的古宅院、古门楼、古街巷遍布其中,古石板路随处可见。一座座建筑,都是三德范历史悠久的见证。
△//古村景象保存完好,寨门、门楼、古井,还有一株柏树陪伴
这些飞檐斗拱的古迹形式多样,展示出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屋脊上耸立的神兽朝天高昂,门庭前威武坐墩的石狮张着大口,仿佛在向后人们讲述那些封尘的历史故事....
△//从河道对岸望向古村,门楼、亭廊挂上灯笼,喜气洋洋
走过中心桥,太平门古朴稳重,连接起“四涵迎曦”的景观,更显端庄凝重,一个大写的村徽标志着三德范村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神奇。
△//河道穿过村中,村中处处石筑建筑,跟着傍晚的火烧云融合成一幅画
从村内中心大街北行,有一显著的石砌城门出现在眼前,门额上镶嵌“太平”二字,为清同治七年(1868)二月所建。清晚期,为了防捻军和土匪,三德范村里建起南北西三道圩子墙。
△//古井旁一处“对山”标志,还有一处石刻“太平池”,等待着村民来打水
中心大街路东的辛庄街街口,便有这么一座“人和门”。曾任两广总督的济南人毛鸿宾,在同治七年辞官回归故里,召集济南士绅百姓配合政府将济南的圩子墙改为石圩,题下“人和”的匾额。
△//雕梁画栋,精美的雕刻,尽管彩画颜色消退,仍旧气势非凡
北圩子墙、西圩子墙、南圩子墙,呈“品”字形排列。以北圩子墙规模最大。清咸丰年间,捻军起义,土匪趁机而起。为保民护庄,全庄出资投工修围墙,于同治七年(1868)筑成。
△//村中的路是由石板铺成,石板经过岁月沧桑,表面早已坑坑洼洼
太平街位于玄帝阁西侧,太平门额镶嵌篆书石刻“太平街”三字,青石铺路,街道两旁古宅林立。闲来无事,小憩漫聊,趣味无穷,悠哉乐哉。
△//新村与旧址出现在一起,村民来来往往,各自为生活奔走
禹王庙位于老村庄的南端,故又称“南头庙”。该庙建于青龙池东侧石壁之上,该域地势高峻巨石参差,依地势而补筑石堰。筑成约1000平方米高台,古朴典雅的禹王庙巍然于上。
△//木刻碑注记载了村庄的历史,石砌高墙在蓝天白云下,古朴自然
庙内留存有绘制于清宣统年间的彩色壁画40多幅,壁画十分精美,为清宣统年间所制,是按墙壁尺寸,将事先绘好的画卷粘贴于其上,宣纸绘制,做工十分精细,虽经百年,部分画面仍然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省级认定所筑石刻碑记“三德范禹王庙”,碑后的石墙饱经风霜,见证了村子的历史发展
在波涛中一中年人坐在鲤鱼之上,双手打拱,是因为庄内流传,地下有大鱼将地球驮起,大鱼眼皮一眨便地动山摇,人骑鱼上,代表着村民们人定胜天的愿望。
三德范村内还有3A级景区锦屏山,属泰山余脉,自古就以幽、险、静、秀闻名于世,是最早的章丘八大景之一。
△//登锦屏山远望,远处群山连绵,一眼望不到边
从锦屏山路口开始,一道道美景叠连:挺拔的牌坊上青龙腾飞,文化长廊承载壮丽诗篇;河边石碾吟唱古老歌谣,婆娑树影在碧波中舞动。
△//三德范村中小路蜿蜒,角落处会有历史珍宝放置,陈述悠久的历史
戏台歌声划破了长空,文体广场上舞姿翩翩;晨曦霞光斑斓,碧水落晚霞燃烧火焰。特别是熏风中的夜晚,桥头、弯月在河中颤悠,流水似箫声起伏,美妙无限。
△//装扮上红扑扑的脸蛋,黑眉、白鼻,嘴角一提,笑容满面
除了悠久的历史和宜人的风光,三德范村还有不少文娱活动。
三德范元宵大扮玩是济南地区民俗活动的靓丽名片,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都会吸引近十万人到村欣赏民俗、参观游览。
三德范芯子是大扮玩最重要的节目形式,于2006年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受邀参加潍坊国际风筝节的开幕式及参加非遗文化巡演。
这种传统表演形式,是民俗大扮玩的压轴戏,深受观众喜爱,抬杆人随锣鼓乐谱迈花步前后走动,使站在长杆中段的演员颤颤颠颠,衣裳长袖飘飘起舞,宛若天仙九霄下凡。
芯子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样化,把“秧歌之情韵”“舞蹈之美感”“杂技之惊险”融为一体,独显红颜。
△//热闹的是现场,也是日子
剧目经典有:东沟巷芯子:《梁祝》、齐家巷芯子:《红楼梦》、陈家巷芯子:《洞宾戏牡丹》、西道巷芯子:《甄嬛传》、东道巷芯子:《穆桂英挂帅》、太平巷芯子:《寇准背靴》、单家巷芯子:《三打白骨精》、张家巷芯子:《王小赶脚》等。
来到三德范村,观赏着风景,欣赏着古韵,回味无穷。
真是闲来村古里,人在图画中。人间三月,莫负时光,快到三德范村去游览一番吧。
地址 | 章丘区074乡道西50米
撰文:兔子
摄影:邵凯、李锋、王平、陈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