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 | 药效不佳你要知道的10个原因!

种植户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时,经常出现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在不明原因和未获得正确指导等情况下,他们常常会增加用药量、使用浓度、施药频率和重复用药,甚至使用高毒农药及其他禁用农药,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这样做不但增加了用户的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也给我们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带来压力。药效不佳,这10个原因你一定要知道!

一、施药器械落后

目前,国内的喷药器械还是以背负式、担架式为主,加上供药系统简单落后,“跑冒漏滴堵”等现象随处可见,并且常常造成雾化效果不均匀,喷雾质量较差。此外,通常使用的高容量法施药,容易造成雾滴偏大且不均匀、大雾滴易流失、小雾滴易飘移和挥发、粘附性较差等现象,从而导致农药利用率低下。

二、喷雾技术不到位

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和发展在作物上都会有一个主要的危害部位。对于触杀型农药,如果不能准确喷雾击中靶标,就很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内吸型农药,如果雾滴不能在靶标上均匀分布,也不会有良好的内吸效果,防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施药液量选用不当

施药液量,指每单位面积农田上所喷施的药液量。我国目前的常规喷雾以高容量法、中容量法为主,用水量大,能均匀湿润,但真正在靶标部位或作物表面持留的药液较少,药液浪费、流失严重。现代农业需要现代植保理念,我们还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用水量,必要时还需添加合适的喷雾助剂,与喷雾器械(喷头)、农药制剂匹配使用,增加药液在靶标部位或作物表面的持留量,促进药效稳定发挥。

四、药剂混用不当

通常,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不但可以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和兼治效果,还可以避免或延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同时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但是,农药混用必须了解掌握各类型农药的性质、作用和防治的对象,科学合理地复配混用,而不能混配乱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防治目的,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五、药剂自身因素影响

农药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剂型、作用机制、使用剂量以及加工性状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药效发挥;相同成分同等含量的不同剂型之间都会存在差异,各公司生产工艺和制剂生产能力高低不同,药效差异也很大。近年来,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的兴起,对农药制剂的配套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靶标抗药性增加

近年来,病虫草抗药性日趋加剧,这对农药的使用量、使用浓度也提出了更准确地要求;农药使用量或使用浓度过大容易发生药害和更多残留,农药使用量或使用浓度过小却又达不到合理地防治效果。如用药频繁的病虫草害,其抗药性常常是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增加,这会给植保工作带来很多难度和挑战。因此,当靶标抗性增加时,如何匹配合适的农药用量,也是一个现实的植保技术难题。

七、防治时机不当

植保防治,务必把握和抓住靶标的最佳防治时机。即使相同的病虫草害,由于发育阶段不同,对于同一农药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错过最佳防治时机,用再多的量也很难有好的防效。所以,只有充分了解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和发展规律,在最合适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准确用药,才能保证好的防治效果。

八、未对症防治

不同的病虫草害,需要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如果病虫草害诊断出现误差,对症防治就成了空谈,实践中,病害混淆、虫害混淆、病当虫治、虫当病杀、草做虫除的情况屡见不鲜。

九、水质影响

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硬水含矿物质较多,偏碱性,如井水、矿区水、泉水等,稀释农药效果差,并且会降低或分解酸性农药的有效成分。软水含矿物质较少,偏中性,如塘水、河水、溪流水,稀释农药效果更好,但如水质较浑浊,也会影响药效发挥。

十、环境因素影响

温度、湿度、雨水、光照、风、土壤性质等,不同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农药性能的发挥和实际的防治效果。如二甲戊灵、乙草胺等除草剂,干旱时除草效果差,在适宜的土壤湿度条件时除草效果好;辛硫磷容易见光分解;气温在20℃-30℃范围内用药最好;气温在8℃以下,即使是灭生性除草剂也很难发挥正常药效;气温超过35℃时,雾滴水分容易蒸发、挥发,也容易引起药害发生和中毒事故;下雨天喷施农药,药剂易被雨水冲刷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无效;风大时,雾滴容易飘移、散失。因此,在农药施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控制不利因素,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