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分”的几则短医话
● 大家最近有没有感觉白天黑夜一样长?是的,秋分时节到了!北方的朋友会随着秋分过后,白天越来越短,所以好好享受这短暂的秋日吧。秋分是中国人特有历法的一个节气,秋分,分的是白昼与黑夜,还分割了气温,温度会越来越凉,“孙郎中”提醒大家,该穿厚一点的衣服,否则,就会因着凉而生病。我们养生最关键的就是顺应季节变化!秋分后养生,当细细体会《内经》的这段话:“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若能理解透彻并遵照执行,一定会越来越健康的!
● 在一年中,能把白天和夜晚平分的,只有两个节气:一个是春分,一个是秋分!春分一分,随后,白天越来越长;秋分一分,从此以后,夜越来越长。当然,秋分也分开了浅秋的闷燥与深秋的寒凉,它不仅让两种温度在同一天相遇、过渡,而且还留下了两种不同意境的美。秋分前后,天气变得凉爽舒适,早晚甚至还有淡淡的寒意。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而气温也将逐日下降。这几天的早晨,明显感觉到浓浓的秋意,虽然太阳高照,但已经没有了暑热的感觉了,可谓秋高气爽。这个时候,老人、小孩、患者以及素体虚弱之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长袖外套、围巾、帽子应当时时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 每逢节气,都是天地之间气机变化比较大的日子,因此,善养生者需重视养节气。比如,在节气时,有重病患者疼痛加重,有虚损患者更见无力,有失眠患者更难入眠,如此等等,皆属人气不能与天地之气相合相应的反应。中医认为:“肺主治节”,因此,调理之法重在调补肺气。所谓“治节”,是调畅人体跟上天地气机变化的节奏。这个“节”,类似于竹节,气行至节处则易滞塞不通畅,不通畅则会生病。若肺能主治节,则人气与天地之气相通相贯,节气变化也不会影响健康。反之,节气变化就易生病。故而,节气变化时要重视养肺,肺之味为辛,辛则宣发,因此,逢节气变化,可适当吃些大蒜、大葱、葱头、萝卜、薤白等,皆有助于调节肺之功能。
● 秋分把秋天分成两半,也将秋燥分成了温燥和凉燥。秋分之前是温燥,秋分之后就是凉燥了。凉燥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皮肤、呼吸道和肠道。而这三样,都是肺在主管。燥邪伤人,肺是首当其冲的。润肺,不在于喝水多与寡,而是要多吃些润肺食物,比如银耳、蜂蜜、百合、秋梨、莲藕、石榴、山药、花生、柿子、南瓜、豆腐、米粥等。另外,秋分之后,燥气偏甚,建议少吃或不吃煎炸、烧烤、辣椒、火锅等物,以免更增其燥。可适当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有润肺化燥之功。建议平时常饮温水,特别是运动汗出之后,或有口燥咽干时,亦可缓解秋燥。
● 秋分后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感。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现代医学称这种现象为“季节性情感障碍”,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如果您觉得季节转换给您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千万别硬扛,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调治,应该会很快改善症状的。对于大多数人,此时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可多登高远眺欣赏金秋美景,菊花开,桂花开,金灿灿一片。此时,进行各种运动锻炼,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爬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