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容一个女人美?看完杜牧这首诗,真的令人惊艳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其实不乏很多形容女人美的优秀作品。它的艺术效果,丝毫不输曹植《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譬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以形容杨贵妃的倾城之美。七绝圣手王昌龄,亦有“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之句。
但不论曹植的“赋”,还是唐诗宋词,它在形容女人美的时候,都讲究一个“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文学创作,要做到含蓄蕴藉、意在言外。所以别看古典诗词字数不多,它往往是需要我们细细品读和体会,才能真正读懂其蕴含着的丰富含义。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来具体看看它是如何形容一个女人美?又是如何做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赠别二首·其一》是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准备离开扬州奔赴长安时,创作的组诗作品。至于杜牧诗中赞美的女人,则是他当时所熟识的一位歌妓。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首先,诗的开篇“娉娉袅袅十三余”,杜牧便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位女主人公的曼妙身姿。即她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值十三岁的美好年华。其实不难发现,在这首诗中,杜牧正面形容这位女主人公的就只有这一句。但就算这样,这句诗还是避实就虚了。因为它既没人称,也没名词。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这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还是给予了我们读者一个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好似那道美丽的倩影就在眼前一样。而它能够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归根结底便是源于杜牧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然后,诗的次句“豆蔻梢头二月初”,其实同样精巧。
它的意思是说,她美的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一样。据记载,“豆蔻”产于南方,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这句诗明写春花,实写美人,即以花喻人。在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随着春风的吹拂,它本就有一种娉娉袅袅之美。
而从花的生长习性来看,二月初的豆蔻花,其实就等于十三余的女子。由此可见,杜牧这里“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形容之妙。最后,我们再来看诗的三四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即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珠帘下,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女子,可是她们都不如她啊。
看到这里,纵使我们不理解杜牧为何独独欣赏这位女子,也会为“总不如”三个字而惊叹,这该有多美呢?才会让杜牧不惜压低扬州城里的所有美人来突出一人之美。事实上,在《赠别二首·其二》中,杜牧给出了答案,即“多情却似总无情”。可见杜牧与这位歌妓是有感情的,所以不排除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可能。
但就这首诗的艺术效果来看,“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可谓将女子的美形容到了极致,就是一种“倾国倾城”的美。所以总的来说,杜牧的这首诗,真的令人惊艳。当然,这里也有它“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言尽而意无穷啊。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