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书柜|《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康拉德.科塔克 著(2012年版)

《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康拉德.科塔克 著 张经纬、向瑛瑛、马丹丹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远逝的天堂》作者简介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196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系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系主任,1968年任教于该校。1991年因其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受大学及密歇根州政府表彰。1992年荣获密歇根大学文学、科学与艺术学院杰出教学奖。1999年美国人类学会授予科塔克教授AAA/梅菲尔德奖。科塔克教授曾在巴西、马达加斯加和美国进行民族志田野调查。他主要研究地方文化与更大体系的整合——与抗拒整合——过程。这一方向将他早期对非洲和马达加斯生态与国家形成方面的研究,与新近关于全球化变迁、国家与跨国文化及大众媒体的研究联系在一起。

《远逝的天堂》内容简介


本书译自《Assault on Paradise-The Globalization of a Little Community in Brazil》(第四版),是作者对阿伦贝皮 (巴西巴伊亚州)的数次考察:1962年,1964年,1965年,1973年,1980年,从1982年到1987年每年,1990年代早期,以及2003年和2004年的成果。本书的结构基于20世纪60年代村庄和当代社区的比较。第三章到第五章介绍了从196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阿伦贝皮在受外界文化影响之前的基本信息。改变的主要动力是渔业、旅游业、嬉皮士文化入侵、工业污染,以及通过与州府萨尔瓦多之间道路修筑实现的都市化。阿伦贝皮的改变甚至可以与萨尔瓦多——巴西第三大城市,拥有超过三百万人口——相比较,她正是通过这种变化进入了现代世界体系。本书讲述的就是变迁的故事——阿伦贝皮的全球化。

《远逝的天堂》中文版译序


康拉德.科塔克是中国人类学界耳熟能详的美国人类学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编写的大量人类学教材。他师从知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从本科开始接触人类学,直至博士毕业,继而数十年从事人类学教学工作,此中对人类学的热爱与勤勉不言而喻。

本书即是科塔克教授专为人类学学生,和其他有志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人士,写作的一本人类学研究入门读物。书中跨越了作者研究巴西萨尔瓦多渔村的四十多年时间,几乎囊括了当前人类学研究的所有主题: 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传统社区的冲击,旅游观光业与消费主义的兴起,现代化与文化变迁等。当代人类学中的所有关键词:  性别、大众媒体、生态环境、宗教、生产、权力、社会分层、阶级、个体主义、旅游、消费,以及后现代等等,有条不紊地随着作者在阿伦贝皮渔村的亲身体验,徐徐化开。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并不单单是提供一本民族志,本书也确实很难称作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志,然而,就是这本称不上厚重的作品,其实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完全称得上是数本民族志的合集——我们可以从中分别辑出发展人类学、都市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村落研究或是媒体人类学教材的相应内容。每一个主题在作者笔下都是张弛有度,既让我们了解了共时的社会结构,又使我们得以管窥数十年来文化与社会的变迁过程。更难得的是,作者将自已初涉田野的经历与体验,毫不吝啬合盘倾出,与我们共享,也能引起读者对自己人类学历程的共鸣。不夸张地说,本书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小型社区(村落)研究的入门手册,读者朋友完全可以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地学会田野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并意识到田野现场中可能遭遇的种种潜在挑战。

科塔克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当前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阿伦贝皮既不以奇风异俗著称,也不与世隔绝,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平凡如斯的小小渔村。可在作者笔下,却处处闪现与众不同,每个人物都生动如许,个性鲜明。此中自然离不开对现象的描述与阐释 (解释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同时合理使用统计工具,将数据与现象结合到一起; 此外,跨文化比较研究、延伸个案法的运用也处处可见; 当然,也离不开丰富的访谈材料(结构性/非结构性访谈)。最重要的是,作者将所有材料都融入“社会结构”当中: 无论经济、政治、甚至亲属结构,每一项“社会事实”都是社会结构的具体投影。而且,书中也将人类学的视角,从不变、静止的小社区,带入了不断变迁、蓬勃发展的世界潮流; 为人类学的传统社会研究,注人了新的动力 (其中还包括在最后关于“马达加斯加比较研究”中提到的人类学对“散居/离散”的关注),从而表明人类学并不恋古,而是同样在与时俱进。

本书还带给我们另一些启发:  科塔克研究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巴西渔村,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后半程率先走上了现代化、全球化之路,走在了中国的前列。曾经摆在巴西社会、巴西渔村面前的社会、文化、生态、政治问题,今天同样摆在了追求现代化、面临社会转型期巨大变革的中国人眼前。工业开发对农村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传统生计方式在工业化面前的转型、城市扩张与乡村发展、工业进程与环境污染、旅游开发与商业化进程,以及新宗教的出现、新社会分层的涌现、外国人/外来移民者日益成为城市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包括亲属关系在内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等,一切都似曾相识。相同的问题在追求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同样涌现: 工业与污染、农村征地、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都是发展过程中引人注目的问题,如何借助人类学的视角,理解并认识中国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或许是科塔克从南半球带给我们的一块“他山之石”。

同时,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科塔克毫不掩饰他对自己研究对象——生活在巴西阿伦贝皮渔村的居民——的热爱。无论是马林诺夫斯基“日记”中的真相,还是来自“小泥屋”的调侃,都让我们很难体会到人类学家与他们研究对象之间的深厚情谊。但在科塔克的阿伦贝皮,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这种深深的情感,从他因看到渔村卷入现代化大潮,蜕去朴素之美,而表现得痛心疾首,从他因乡人过世而内心悲恸,从他数十年如一日与村中朋友结为至交的用心,都能看出这种发自内心的深情。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对滨海渔村的情感,并没有转变为对“发展”本身的抗拒,人类学的智慧与理性让他始终相信: 当地人的生存经验和乐观精神,终能帮助他们随机应变 (而非格格不入),将自己与世界的潮流融为一体。而且,这种感情甚至没有以他而终,而是进一步传递到了他的孩子与下一代村民身上,这或许又能成为一个人类学世家的故事。

今天,人类学在中国日渐复苏,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关注时代,关注当下,只有人类学及人类学家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用人类学的知识去丰富我们对迅速变迁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才能让人类学为更多的公众所认识和熟知,利用人类学的智慧,在发展的迷思中找到生命的方向。而科塔克的这本书,正好也为我们的学科建设、知识积累与学术反思,提供了一本合适的指南。

在此谨向科塔克先生与阿伦贝皮之间四十多年来建立的深厚情感致敬,这堪受岁月磨砺、厚积薄发、历久弥香的积淀,对中国人类学无疑是种鞭策与勉励。

感谢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马丹丹老师与向瑛瑛同学对本书翻译给予的极大支持,向瑛瑛翻译了本书第一章至第九章初稿,马丹丹翻译了第十章至第十五章初稿,与我一同分享了翻译与学习的快乐。

张经纬

于上海博物馆

2012年元月

《远逝的天堂》前言


我在巴西巴伊亚州阿伦贝皮的研究已逾四十二个年头(2004)。在这个西半球第二大国家沿海城镇的研究伊始纯属偶然,但我的后继研究,则是因为见证了当地的剧变。阿伦贝皮的变化,展现了经济发展、生态恶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国家文化、世界文化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扩张。本书便讲述了阿伦贝皮在此影响下的变迁故事。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不忘将这个故事告诉刚入门的学生。我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我从本科起便亲身参与阿伦贝皮的田野工作。本书讲述了我接触异文化,初涉民族志,并成长为一个人类学家的过程。我会在书中讲到,我的生活与事业,如何同阿伦贝皮、那里的人们及地方的转变交织在一起。身为教师,我深知学生们热爱个案研究,尤其喜欢那些描述中夹杂着人类学家本人看法、感受和回应的异文化研究。我在写这本书时,一直把这一点牢记在心。

我决定为入门者写作的第二个原因,也反映了我的教学经历。写教科书时,我通常会用至少两类民族志个案研究。一是描写部落社会的个案,二是描述“农民”文化、社会变迁或世界体系的个案。如《亚诺马莫人: 暴躁的民族》(Yanomamo: The Fierce People)、《回到笑声中去》(Return to Laughter)、《森林人》(The Forest People)、《与世无争的人》(The Harmless People), 都是关于狩猎采集者或部落农民的研究。相比而言,阿伦贝皮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社区。她是当代世界体系的一员,我很高兴本书能为入门课程提供第二类个案范本,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编辑们建议我用一种能吸引学生、寓教于乐的方式讲述故事。本书力图做到雅俗共赏,希望能是一本开卷 有益的教科书。它还包括了入门课程里会讨论的很多主题,如民族志方法、亲属制度、社会组织、经济、政治、文化与人格、宗教、社会分层、种族与性别。冲击阿伦贝皮的现代力量同样显著,这些冲击包括工业化(及其对当地生态的影响)、城市化及全球化 (旅游业和大众传媒) 的影响。

用过本书的师生反映,本书旧版颇值一读,但我仍会尽力使第四版更具可读性。我新写了总结一章 (第十五章),将我同样观察了四十多年、进行过民族志研究的马达加斯加和巴西加以比较,对比了两者的变化类型。第十四章描述了2004年的阿伦贝皮。其他章节也做了必要更新。

康拉德.科塔克

《远逝的天堂》目录


《远逝的天堂》关于作者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 (Conrad Phillip Kottak, 1942- ), 196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位,196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系主任(1996-2006),1968年任教于该校。1991年,因其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受到大学及密歇根州政府表彰。1992年,荣获密歇根大学文学、科学与艺术学院杰出教学奖。1999年,美国人类学会(AAA)授予其AAA/梅菲尔德奖,表彰其在人类学研究生教学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2005年荣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2008年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科塔克教授曾在巴西 (始于1962年)、马达加斯加 (始于1966年) 和美国进行民族志田野调查。他主要研究地方文化与更大体系的整合 (及抗拒整合) 过程。这一方向将他早期对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生态与国家形成方面的研究,与新近关于全球化变迁、国家与跨国文化及大众媒体的研究联系到了一起。

科塔克著名的个案研究《远逝的天堂》(本书)第四版,以他在巴西巴伊亚州阿伦贝皮的研究为基础,于2005年由麦格劳-希尔出版社出版。从1980年代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科塔克将民族志与“电视对巴西人行为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调查结合起来。这项研究构成科塔克《黄金时段的社会: 一项关于电视和文化的人类学分析》(Prime-Time Society: An Anthropology Analysis of Television and Culture [Wadsworth, 1990]) 一书的核心: 关于电视在巴西和美国的性质及影响的比较研究。

科塔克的其他著作包括《今日如昔: 马达加斯加高地的历史、生态与文化多样性》(The Past in the Present: History, Ecology, and Cultural Variation in Highland Madagascar [1980]),《美国文化研究: 人类学学生指南》(Researching American Culture: A Guide for Student Anthropologists [1982]) (两书都由密歇根大学出版社出版),及《马达加斯加: 社会与历史》(Madagascar: Society and History [1986]) (加利福尼亚学术出版社)。他的最新版教材 (第十一版)《人类学: 探索人类多样性》(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 与《文化人类学》由麦格劳-希尔出版社2005年出版,同期出版的还有他的《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第二版)。他同时也是《人类之镜: 文化人类学简介》(4th ed, McGraw-Hill, 2005) 与《人类之窗: 文化人类学简介》(15ed., McGraw-Hill, 2005) 的作者。他还与Kathryn A. Kozaitis 合编了《和而不同: 北美主流社会的多样性与文化多元主义》(On Being Different: Divers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the North American Mainstream, 2n ed., McGraw-Hill, 2003 )。

科塔克的文章主要发表在《美国人类学家》、《人类学研究学刊》、《美国民族学家》、《民族学》《人类的组织》(Human Organization) 和《葡语-巴西人评论》(Luso-Brazilian Review) 等学术期刊上。他也为更大众化的刊物,如《社会学刊》(Transaction/SOCIETY)、《自然史》(Natural History)、《当代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 和《普通人类学》(General Anthropology)等撰稿。

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塔克与同事一道考察了巴西生态意识的萌芽,马达加斯加的森林滥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背景,以及公众对巴西东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的参与。科塔克教授从1999年起就加入密歇根大学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资助的“日常生活民族志中心”。他在该中心进行了一项名为“中西部城镇中产阶级的媒体、家庭与工作”的研究计划,考察中产阶级家庭如何利用各种媒体,规划、制定和评估他们的选择与策略,来满足他们在工作和家庭中遇到的各种需求。

科塔克欢迎广大学者与学生对本书多加指正,不吝赐教。请致电邮,地址

如下: ckottak@umich.edu.

“新理念、新视野”书柜(随意排序)

社会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政治学硕、博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