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柯亚南的报告文学:不当市民甘当农民 90后黄凯在还地桥镇闯出一片新天地

不当市民甘当农民

90后黄凯在还地桥镇闯出一片新天地

自古以来,农民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饱经风霜的中老年人。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黄石临空经济区·还地桥镇郭桥村3组种田农民黄凯,却是个英俊潇洒的90后生。一个读过工程技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是如何蜕变成一个地道的种粮农民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人生世界……

耳闻目睹,幼小痴迷机车梦

1991年黄凯出生在黄石市铁山区街道一个市民家庭。父母是武钢大冶铁矿双职工。生活比较优裕。黄凯从小比较淘气、好动、爱玩,尤爱拆枓玩具。大到童车,小到玩具车、电话机、遥控器,凡能拆的玩意,他都要捣鼓一番。3岁时有一天,他爸带他去铁矿的大澡堂洗澡,经过路边一处修车摊,他突然挣脱大人的手,竟直跑到修车师傅面前蹲下来,头顶着师傅的头看修车,车子没修好他就不去洗澡。有一回,正碰到师傅修童车,他索性抢过师傳手中的工具,装模作样摆弄一番,弄得师傳哈哈大笑:“这囝真怪,将来长大了一定会是个机车高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黄凯他爸特地跑到超市又买了一辆新童车。待到下班回家,新童车被黄凯拆个四马分尸。见他爸回来,立马用稚嫩的小手三下五去二将车装好,拖着他爸去广场,显摆他的车艺。黄凯幼小痴迷机车的情结,给他爸黄文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负少年,兼修品学显才华

2004年大冶铁矿实行减员增效,黄凯他爸内退,每月只拿700多元的生活费,为了一家人生活,他爸黄文华回到了大冶还地桥镇郭桥村老家。碰巧,这天村干部挨户动员村民流转田地,一打听,毎亩年租金70元。黄文华想,自己下岗正愁没事做,自己没去大冶铁矿做工前,在湾子里是有名的种田把式,一天要插一亩多田。3天后,黄文华签订了70亩田的流转合同。第一年由于请人成本高,加上技术、经验不足做亏了。第二年,黄文华吸取教训,与嫁在本村的姐姐和房头的一个叔叔3家合作,将面积扩大到了170亩。黄凯放假回来,建议家里买一台拖拉机。父子俩一拍即合,俩人一同去学开拖拉机。黄凯年少脑袋灵光,不到三天就学熟了。他爸由于上了年纪学得慢些。开春打田,笨手笨脚,一天打不到上10亩,而且是高一处凹一处,四角打不到边,自然多花劳力挖田、平整。黄凯听说,请假回来,拖拉机在他手上如同玩杂技一般,一天下来打30亩。不到一个星期全部打完。儿子的技能和才干让黄文华增添了种田的底气。

2006年黄凯初中毕业,是读高中?还是读技工学院?他爸想儿子读高中考大学。而黄凯本人则很现实,对他爸说:“爸,读高中就算考上大学,毕业不包分配,倒不如直接读武钢矿山技工学院,既能学到我喜欢的机械知识和技能,又能拿到大专文凭,还能在大冶铁矿就业,可谓一举多得。“于是,15岁的黄凯离开父母,单独去武汉读武钢矿山技工学院。在校期间,黄凯遵规守纪,认真学习,各科成绩优异。特别是实习课,他更是如鱼得水,将机械原理捆绑操作实践,比实习老师还讲得深入浅出。他娴熟的操作技能,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有同学戏称说:“黄凯是为机械而生的。”虽然这种说法偏颇,但黄凯确实对机械情有独衷。在校期间,只要老家打田收割,黄凯立马请假回去,把拖拉机当着玩游戏,乐此不疲。

第一年放暑假,他跑到铁山驾校去玩,没事跟这个教练跑跑腿,跟那个司机拿个东西什么的,逐渐混熟了。凭他嘴甜、起翘、活泼,驾校教练和学车司机都欢喜他,很快把驾驶技术偷偷学熟了,还主动帮一些司机练车,教练师傅也落个清闲。第二年暑假,驾校找他去当教练,他不光拿到了正规驾照,还解决了暑假期间的生活。几年假期他带出了120个司机。

2009年黄凯毕业实习,去了浙江台州星星电子通讯公司,3个月完成了毕业实践。接着他去四川成都一家童车公司打工,开始了他的人生旅程。从仓库保管员干到行政主管,又从行政主管干到营销经理,他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生意人。年薪从6万升至20多万。两年多的社会实践,学到了他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历练了人生,开阔了视野。尽管打工工资不低,但他一直在思考着人生方向。他不止一次问自己:难道就这样打工一辈子?难道儿时的机车梦白做了?难道多年所学的机械知识就这样丢弃了?他苦苦思索着,一次他出差外地,在动车上接触到一个种粮老板,年龄比他大不了几岁,听那人谈起那边的种植规模、机械化程度、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其发展目标,令他震撼不已。这一路,他脑海里翻滚的全是金灿灿的稲浪,心中萦绕着挥之不去种田的梦想。年轻人一旦锁定人生目标,凭他青春朦胧的冲动劲,就算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别说他的父母和亲朋好友了。

目标选定,不畏艰难磨睿智

2011年7月间,黄凯结束了打工生涯,回到老家郭桥村,准备大刀阔斧干一场。开始,他爸以为他是回来休息一段时间的,所以没放在心上。农忙时节,他每天主动去做事,不声不响当起了见习农民。而接下来经历的三件事,几乎动摇了他的种田梦想。

第一件事,跟老爸去施肥,拖拉机去不了田畈之中,只能靠人工肩扛。一包化肥100斤,他身体单薄,又没有做过挑驼的重事,天热穿个背心,出汗又多,化肥袋在他肩上经常滑下来,滑下来又要揉上去,嫰肩膀反复磨擦,一个下午磨去了一层皮,疼得他心钻。他老爸老妈看见心痛得流眼泪。

第二件事,他开拖拉机过路,有个田塍被田主栽上了茄子辣椒,结果压了几棵,田主赶来,狮子大开口,动轧要赔200元,就是他老爸出面,都解决不了,直到村干部出面才适当赔钱放行。

第三件事,有一天村干部拿着全村户口册到他家收取医疗保险费,他自作主张把全家城市户口转为农村户口这事被他爸发觉,绕得他爸大骂一顿:“这大个事,也不与老子商量,我和你妈打算内退了,迟早落叶归根,转回也罢。但你知道今后你在哪里就业立户?你是不是吃错药了?”黄凯自知失礼,半天才冒出一句话来:“爸,我这是叫破釜沉舟,是为接您的班断念想。”“哈哈,你还真准备回来接班呀?我不需要你接班,有心孝敬老子,打田收割时回来帮我开几天拖拉机就行了。你以为种田总个简单呀?你除了会弄机械,还能做哪些事?连最起码的农事术语都不晓得,我问你,什么叫筑缺’?什么叫'过丘’?什么叫'差许?你都一无所知。凭你咯单薄身体,手腕冇得耙锄柄粗,你能不能吃得了苦,受得了磨,还是个问号!”的确,黄凯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对农业是一摸黑核。经历这三件事,黄凯才真正懂得种田的苦累和不容易。为什么农村没人愿做?至此,他的头脑清醒了许多,考虑问题也逐步成熟起来。于是从2012年开春起,他正式跟着他爸一起下田筑缺、找田漏、关春水;亲手晒种、浸种、催芽、播种、杀封闭药、灌水、施肥、抗旱、杀虫、晒田、收割脱粒、扬晒、灌包、装车,一项不落,认真学习实践。在他爸言传身教下,历经三年磨砺,黄凯基本掌握了种粮传统技能,从一个五谷不分、四腿不勤的青年学子,蜕变成一个地道的农民,实现华丽转身。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村党支部还把他列为新党员培养对象。

埋头苦干,行行道路出状元

几度春秋,几番磨练,黄凯敏锐感觉到种粮产业是一个古老而新生的大产业,它既有投资大、风险性高的难点,又有民生性、规模性、政策保障性的优点。它事关民生之本,事关国家安全。因此,黄凯从内心把种田当着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不断寻求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的诀窍,着力在提升科技含量方面下功夫。几年来他从五个方面学习研究:一是利用出差机会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向书本学;二是打听哪里有专家讲座,再远也要去向专家讨教;三是田间遇到新情况,及时向市农业技术部门技术员求解;四是与外地种粮大户保持密切联系,向别人取经;五是从传统种田文化中吸收营养,向本地老农讨教。此外,每年初去一次农技市场咨询考察;年中去一趟粮食部门和市场考察;年尾去一趟农资市场调查摸底。通过这“五学三考察”,他把种粮产业的脉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他看来这“五学三考察”成了他的种田“宝典”,其好处还在于:交结了朋友,增涨了知识,拓宽了心胸,积累了经验,促进了成长!

他常说:“要做强做大这个产业,除了要不断学习提升科技含量之外,更重要一点就是要埋头苦干。”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顶草帽,一双拖鞋,一身黄汗;雨天一身雨衣,一把铁揪,一裤泥巴;皮肤晒黑了,身体壮实了,衣服朴素得与农民无二。为了提高机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他主动与周边农户签订了机械出租协议,创造机械效益;为了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机械智能化水平,从2018年开始,他就在全国范围内考察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实用性。2019年订购了“极飞”牌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以其性能好,载重量大,航速长,性价比高深得广大用户信赖。2020年4月,他投资6万购置了这款无人机。取代了人力施肥和杀虫的人海战役,实现了科学种田质的飞跃。鉴于无人机存在风雨天、35度髙温天不能使用的状况,他灵活调整操作时间,晴好天避开中、下午高温时段,科学安排,坚持早晚和夜间杀虫、施肥,虽然牺性了正常休息时间,增加了劳动强度,实实在在提高了药效,达到了百分之百杀虫效果。同时他还代理“极飞”无人机的推销和售后保修服务,自动加压,在增加自身效益的前提下,方便和服务了本区域农林产业用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的农庄由2004年的70亩发展到2020年的800亩,规模翻了10番;亩产单产由初始的800斤,提高到2020年的1300斤。虽然粮价1.25元/每斤一直未涨,2020年毛收入达到130万元,除去农药、化肥、机损油料、人工和各种投资70万元,纯收达到60万元。创历史新高。2020年12月,黄凯光荣出席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表彰会,被授予:“推进产业兴旺突出个人”称号。

为国分忧,端牢饭碗种粮田

2021年的春风格外温暖,国务院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这对于农村种粮大户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开春他果断与现有流转户又签订了5年流转合同。消息传到他爸耳里,引起大风波,老爸气沽沽地说:“去年刚刚把班交给你,赚了60万不得了呀?你贷款购无人机5.4万元,今年刚刚买一台拖拉机12万元,而且要做还要添置一些新机械,淘汰一批旧机械,还不知要投几多钱?你以为种田成本不高呀?做这么多年我冇看不到钱,你又签了五年合同。”老爷子气不打一出来:“我回来这么多年做伤了,做农业是几不容易。拖拉机过个田塍,压倒几棵辣椒,人家要你赔几十百把块;压坏路基不要你车子走;打田上路带点泥巴,你弄不干净,做卫生的要骂娘。私人收来的田地,田不连片,不是这家不准过路,就是那家不准过水,想想都呕气。化肥、农药都在一个劲猛涨,就是稻谷收购价十几年原地不动。好不容易丰收了,有关检测说你重金属超标了,等把重金属摆平,他又说你粮食水份高了几个点,几十百把万斤粮食堆到稻场上卖不出去,只能被压价收购。做农业风险大不说,体力消耗多,精神压力大,要不是一时找不到好的事做,真不愿做这个粮食生产。”听完老爸一阵连珠炮,黄凯心潮起伏,他爸说的这些都是事实呵!但一想到去年“七一”自己在党旗下宣誓,他就有一种莫名的荣耀感和使命感。晚上他请母亲炒了几个好菜,买了一瓶好酒,与爸杯酒释情怀:“爸,这多年您辛苦了,儿子敬您一杯!”老爸喝了一小口,说:“凯子,咱们父子有什么话直说,不必绕弯子。”黄凯啰嗦半天说:“爸,您知道我不会说话,是个直肠子,但是我一直有个想法想。”“嗯,说。”老爸喝了一口,认真看着儿子。黄凯猛地一杯底朝天,说:“爸,我知道这些年您的精神、体力付出太多,想打退堂鼓做休闲农业。您想我们农村都不种粮,都不做苦事累事,剑走偏锋,都去搞生态休闲,种桃花、李花、玫瑰花,是很风光很捞钱。但是您想过没有?大家都一锅风搞,水果泛滥,挂在树上没人吃。中国这么大个国家,这多人口将来吃什么?美国巴不得我们不种粮,一旦荒年或国家有事,美国就要卡我们的脖子,联络所有的国家不卖粮给中国,即使卖一些转基因粮,他要漫天要价,说白了美国早就在做中国的笼子。爸,作为中国人我们能上当吗?”“绝对不能!”老爸将酒杯重重砸在桌上:“凯子,你说得有道理。听你今天这番话,老爸服了。只要你种粮我支持!”黄凯热泪盈眶,与他爸又干了一杯酒,说:“爸,我说说今后的打算,也是您耽心的,俺家'田不连片,地不接垅,路未连通,丘不过水,涝不能排,旱不能抗。'这种状况,我会汇报给政府,争取政策支持,争取连片流转田地,疏通排涝堰巷,抗旱沟渠,打通机耕道路,完善相关设施。我准备将种粮面积扩展到1500一2000亩规模,吸收更多的村民来就业,把种粮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一人能种百亩田不再是梦想,科学技术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凯“为国分忧,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干一辈子粮农”的誓言,决不是一句空话!

2021年7月18日

柯亚南,湖北大冶人。资深广告策划师,自由撰稿人。湖北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黄石市作协会员,黄石市民协会员,大冶市书协会员。曾在报刊发表曲艺、诗歌、诗词、故事、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主编过诗集两本,宗谱一部,大型文学集成《樊湖拾贝》一部,编审《楹联集成》一部。现为黄石市诗联学会副秘书长,黄石市散文杂文学会副秘书长。《作家故事》编委。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