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热时间不同辨别发热病机,岳美中老先生治低热经验
图*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老先生
低热一般指波动在38℃左右的发热。
腋窝温度达37.5~38℃持续4周以上为长期低热。
岳美中老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专门谈及低热的论治,其将低热分为阴虚低热和阳虚低热,在治疗上针对不同病机用不同的治法,经验独到。
今天,将其治疗低热经验分享如下,供临床中医师参考学习。
低热认识
低热一般指波动在38℃左右的发热。腋窝温度达37.5~38℃持续4周以上为长期低热。
从中医学角度讲,低热属虚证,低热往往包含有阳虚低热和阴虚低热。
01
阳虚低热
此类患者多为痰湿体质,形肥面白,口干咽痛,易口舌生疮、溃疡,涕唾稠粘,手足心热,阳痿早泄,大便溏泻,发热时间多从子时一阳生发之时开始至阴尽阳盛之巳时为止,易自汗,舌多淡胖苔薄白或稍白腻,脉象右尺多虚或细而无力,或浮大而软或数而不定。
02
阴虚低热
此类患者多瘀热体质,形瘦面苍,神情憔悴,肌肤瘦削,面色苍黑,多于午后一阴生发之时开始发热至子时阴盛阳尽之时热止,多盗汗。
吐痰稠粘,纳呆,不欲饮食,食则不化,大便干结,小便赤涩,或伴有遗精等。
舌干瘦红苔或薄少或薄白,脉象上多细数或沉而空虚。
细而分之,阴虚又有脾阴虚和肾阴虚之分,脾阴虚低热多为持续低热不退,舌布薄白苔,脉多细数,伴有腹部时时胀痛;肾阴虚低热多为午后发热,伴腰痛,舌红苔薄少,脉多左尺细数无力。
03
二者鉴别要点
体质上,阳虚低热者多为痰湿体质,阴虚低热者多为瘀热体质;
时间上,阳虚低热者多在子时至巳时,阴虚低热者多在午时至亥时;
发热特点上,阳虚低热者多为轻触肌肤觉灼热,手背热,阴虚低热者多为手心发热;
二便上,阳虚低热者多大便溏泻,阴虚低热者多大便燥结,小便赤涩;
舌脉上,阳虚低热者多舌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多右尺虚细而无力,
阴虚低热者舌干瘦红苔薄少,脉细数或沉而空虚。
低热治疗
01
阳虚低热
阳虚低热者宗李东垣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甘草、当归)或升阳益胃汤(黄芪、半夏、党参、甘草、防风、羌活、独活、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
若伴有胸脘痞满、苔白腻者,此为痰湿中阻,当先用三仁汤以清热利湿,后以补中益气汤固其本。
02
阴虚低热
阴虚低热者当辨脾阴不足抑或肾阴亏虚。
脾阴不足者宗四君子汤加山药、石斛。
岳老明确提出中药作用方向差别甚大,山药、石斛多补脾阴,麦冬、生地多补肾阴,故当脾阴不足时,当加山药、石斛;
肾阴亏虚者宗都气丸加柴胡、白芍,此属岳老心得,
若追其源头,此方当来自杨拜苏《存粹医话》引赵献可《医贯》曰:“凡见患者寒来如冰,热来如烙,脸面赤如脂,渴欲饮水者,以六味加柴胡、白芍、肉桂、五味子,一副即愈。”
03
脾胃衰弱
素体不亏,因长期输液行抗菌素治疗而转为阳虚体质者,又当辨证用药,此种情况岳老多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如桴鼓。
由此可见,脾胃乃人之根本,若恣行伤损,脾胃衰败后,药石难攻,故岳老用轻量参苓白术散以养脾胃,反而能建奇功。
对此,岳老感叹曰:“所谓病,非全赖药石,必须病人机体有治愈的可能,否则纵有上工良药,亦属枉然。”
《内经》有言:“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然而,辨证之时不可仅满足于阴阳之别,单纯辨列阴证用阳药,阳证用阴药,这仅是一般措施,真正临证时又须“穷则变,变则通”,当须进一步辨清脏腑、经络、寒热、虚实,方能做到用药精当。
岳老熟谙发热的阴阳之别,又进一步根据患者体质、寒热、虚实、脏腑不同而用药各异,真正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特色。
关于中医对低热的认识与用药治则,你有新收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