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车or电动车?还是一个问题吗?
汽车“智能”还可以更“人性化”。
非常测试之173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伟力
买汽油车,还是纯电动车?这是广州市民杜先生近期的烦恼。购买汽油车,由于没有多余号牌,需要将现在的车辆卖掉,而现在车辆已经用出感情,是家庭的一份子,不想卖。买电车,可以直接上“绿牌”,但停车位不够用。在车型方面,在商家的反复宣传下,杜先生也形成了这样的印象:纯电动车智能新潮,代表着未来;汽油车可靠耐用,却也过于传统。事实上,不止是杜先生,还有许多人面临这样的选择。到底该选谁?此次测试,我们采用走访形式,先后采访10位电车车主,听听他们的用车心得。
槽点最多居然是“智能”
2020年,陈女士将“油车”换成了“电车”。满足新鲜感的同时,还实现了消费升级。“升级”主要体现在“升价”上:这是一辆智能豪华汽车,车企宣称,其智能程度能够媲美“BBA”。
截至目前,陈女士行驶约为1.2万公里。主要用途是上下班、外出洽谈业务。对于优点,首当其冲是省钱,“用电,确实比用油便宜”。陈女士告诉记者,相比以前油车,每次加油“几百元几百元地甩出去”,现在电车充能,每次也就100元左右,感觉似乎“不需要钱”。
然而,缺点也很突出。陈女士认为,所谓的“智能”,其实是困扰。“我每天都和车机系统吵架,我想执行的功能,每次都得说个三四遍。每一遍,还都得换个说法”,陈女士说,“每次操作下来,都让我心力交瘁,我甚至有点想念油车的按键操作——简单、省事”。
刘先生对智能的抱怨,则主要集中在行驶当中。“现在跑高速,我都还是自己来,不敢让自动驾驶辅助过多介入”。“有一次,行驶前方,有一排的雪糕桶,提示车辆躲避正在施工的工程车,然而,系统一直没有辨别出来,还是直愣愣的往前开,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刘先生告诉记者,车企对他投诉的反馈是,车辆需要时间学习积累。另外,车主也可以多尝试,胆子大点,系统会在更加靠近的地方,才刹车,才变线。“对于车企的反馈,我是将信将疑”。
此次采访,结合记者此前试驾的经历,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智能”还是未能达到预期,他们给用车和行驶带来的变化,未能超出“老司机”在安全驾驶方面的水平。
乘坐舒适性也是个问题
置换电动车一段时间之后,只要精力允许,李女士都自己开车,即便她的先生一起同行。原因其实相当简单,坐电动车,即便坐在前排副驾,她也会晕车。“电车加速太快,刹车又太猛”,每次坐车,脖子难受、头晕脑涨。
无独有偶,吴先生购买了一辆七座电车,本打算全家人一起出行,其乐融融,也让老人家享受下“先锋科技”。然而,乘坐几次之后,老人家也出现了“晕车”的情况,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乘坐。“可能老人家坐汽油车习惯了,现在改坐电动车,对后者的动力设定和底盘调校不太适应。”
此前多次测试中,记者发现驾驶电动车很有收获感:推背感强、刺激好玩。然而,激烈驾驶过程中,副驾和后排乘客的舒适感就比较欠奉。
事实上,很多汽车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新近推出的电动车的动力输出和底盘设定,都尽可能向汽油车靠拢,提升行驶舒适性。然而,进步幅度不算大,短时间内,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
受访的10位车主中,对于即将购车的杜先生,有8位的建议是“先买油车,电车两年后再买”,因为“届时会更加完善”。另外2位则表示,电车现在可以买,前提是做好“改变用车习惯”的准备。
作者:周伟力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