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第一个用私财刊刻书籍的人?
青年宏愿
唐末五代时期,河中龙门(今山西运城)有一个青年,喜好古文,精通经学,热爱读书、藏书,就是家里穷,经常买不起书。有时他以文会友,想向文友借一本《昭明文选》,对方却面有难色。
有的人心理不平衡,想的是自己发达了要如何好好补偿自己。而这个青年不一样,他当即立下宏愿:
异日若贵,当版以镂之遗学者!
如果我以后富贵了,就把这些书都刻版了留给后世的学者!
只要我有机会,我绝不让自己曾经面临的悲剧在后世的求学者身上重演!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青年后来富贵了吗?又是如何富贵的?他当初的愿望后来实现了吗?
幸遇伯乐
青年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伯乐。
后唐攻灭前蜀后,后唐庄宗任命北都太原留守孟知祥为新任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远在太原,根本没参与灭蜀之战,也就谈不上立功,他成为灭蜀之战的最大赢家只是因为他娶了庄宗的同胞姐姐。
青年因为博学有才而得到了孟知祥的赏识,被征辟为掌书记。虽然史无明言,但考虑到孟知祥之前在太原上班,而青年又是山西人,大概他是随孟知祥入蜀赴任的。
蜀地安定后,灭蜀主力大军便班师回朝,然而后唐庄宗就遭遇了兵变,在大军回朝前即遇害,变兵推大将李嗣源继位,即后唐明宗。
明宗知道孟知祥不是自己所任,就派和孟知祥有交情的李严(正巧和三国蜀汉那位同名同姓)为西川监军入川。
青年知道来者不善,和将帅官吏们建议孟知祥拒绝李严入川。
孟知祥没有同意,因为他自有打算:他在李严入川以后暗示李严识趣走人,无奈李严实在太尽忠职守,孟知祥只能找了个理由杀了这个老朋友。
这件事,看起来青年没有很好地领会领导的意图,但也没有坏了领导的事,他建议阻止李严入川,与有心自立的孟知祥在目的上是一拍即合的。所以此后,青年继续受到孟知祥的赏识。
此后,孟知祥逐渐做大,并在明宗死后称帝建立后蜀,任青年为御史中丞。
实践兴学
不久,孟知祥驾崩,少主孟昶继位,明德二年(935年),拜青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又改门下侍郎。广政三年(940年),又让他判盐铁。
同平章事,全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唐朝创立的宰相头衔。青年作为文官,做到宰相,基本就到顶了,称之为富贵了绝不为过,也就是说,已经到了他实践当初的宏愿的时候了。
以青年的博学,他当然知道这么一件事:唐文宗年间,艾居晦、陈玠等将《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种儒家经典刻在一百一十四座碑石上,立于长安国子监中,史称《开成石经》。
于是,广政七年(944年),他命平泉令张德钊也将四书五经刻在石头上,并展示于成都学宫。
自从唐朝灭亡,蜀地的学校就荒废了。宰相对此当然不能不管不顾。他已经不是当初的穷青年了,广政十六年(953年),他献出自家的百万私财建立学宫、宿舍,且请求皇帝孟昶重新印制四书五经,在郡县颁发,获准。蜀地文学因此又兴盛起来。
有个叫句中正的人,住在宰相府上,被宰相奏授崇文馆校书郎,又考中进士,做了他的从事。宰相就命他和另一门人孙逢吉重印《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刻版发行,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当初的宏愿。
当时刊印书籍多是公费,然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私财刊印书籍的,是官居后蜀宰相的毋昭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毋昭裔自己也著书立说,著有《尔雅》音略三卷。
军事见地
毋昭裔不仅注重文教事业,在军事上也颇有见地。
广政十一年(948年),中原政权后汉发生了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治凤翔,即今陕西宝鸡)、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治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护国军节度使李守贞(治蒲州,即今山西运城)的三镇叛乱,他们都派使者到后蜀请求结盟。
先前,后蜀已经先后因为后唐内乱和辽灭后晋得到了一些中原节度使的归附,疆域已经和之前的前蜀齐平,一旦这次再将三镇纳入版图,后蜀不但疆域大大增加,更能占有古都长安,这实在是一个很诱人的机遇,孟昶决定好好把握。
但毋昭裔却不同意。
他说:“当初后唐庄宗贪图开疆发兵攻灭前蜀,前蜀后主也想发兵北上,都不听朝廷大臣的劝谏,结果呢?应该以他们二人为戒!”
其实更早的时候,孟昶已经出过一次兵,正是败在当时的后汉大将王景崇手里。现在风水轮流转,王景崇成了后蜀的盟友,开疆的诱惑实在太大,孟昶没有采纳毋昭裔的建议,果然,三镇叛乱被后汉平定,后蜀仍然劳而无功。
泽及子孙
孟昶当了多年的皇帝,毋昭裔也当了多年的官,渐渐老了,判不动盐铁了,让判官李匡远代判,导致事务停滞。于是广政二十年(957年),孟昶决定让工部尚书毋守素代判盐铁,世人得知,传为佳话。
因为毋守素就是毋昭裔的亲生儿子。
广政二十四年(961年),毋昭裔以太子太师致仕(退休)。
史书没有记载毋昭裔的去世时间,但记载了乾德五年(967年)毋守素被侄子毋正己弹劾父丧期间娶妾,被免职。可见这时候,当年的那个好学的有志青年、大出私财刻印书籍的老宰相已经不在人世了。
乾德是北宋的年号,因为后蜀已经在广政二十八年(965年)为宋所灭。后蜀灭亡后,毋守素自然也就做了宋朝的官员,将父亲刻版的书也带到了中原,广为流传。后来毋守素的幼子毋克勤因为献上爷爷所刻的《文选》《初学记》《六帖》诸版,也被补为三班奉职(一种武职)。
曾亲自见证后蜀立国的毋昭裔是否也亲历了后蜀的灭亡也就不得而知。但是,如上所述,为了这个国家和这一方土地的百姓,他所做的一切都足以留名青史、流芳百世。
《十国春秋》论曰:
毋昭裔创兴文教,李昊出入枢机,宏通赡雅,固有足称者。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