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山城拾遗——甘谷之游
本文字数:1520字
阅读时间:约3.5分
一路奔驰,过了宝鸡,就是四周包围的山地,一切都和地理教科书上写的一般。更像在观看国家地理,直面大山的苍茫。人在其中方能感觉到大地的辽阔与自身的渺小,又时时嗟叹人类先民的智慧,不至于妄自菲薄。年少的心尚未定性,更喜欢千里夜奔的快感,像这样举家驾车一路歌声一路欢笑的时光,是旅途中难得的可贵之处。
一路看过去,山上的植被有常见的几种,阴坡的植被总不如阳坡茂盛,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河流穿过山川,留下山谷的痕迹,妹妹问我哭笑不得的问题,枯水期水都到哪里去了 。下午两点开始出发,晚上终于到了目的地,甘谷县礼辛镇舅舅家。幸运的是,恰逢镇上古庙逢年过节耍热闹的时候,兴奋不已。
新年晚会
年味浓浓
舞狮子与民间演奏
这里的人们将过年看得尤为重要,年味浓浓。小镇人民依山生存,世世代代,民风淳朴又尚武,孩子们没有之前在别处见过的防备感,更多是活泼与机灵。夜晚的古庙热闹的紧,整个镇子家家户户的人都来看了,还有新年晚会,表演节目的小孩,大人,姑娘,以及半大的小伙子跑竹马,舞狮子。场面令我惊讶又激动,只得用相机不停地记录这美好又难得的经历。
后来去了姥姥的娘家王家山,山路一路惊险,坐在车上的我紧张不已,却时时见花甲老太骑车轻松上下坡。那里的孩子已经开学,山顶上的这所学校,大概是全村最好的建筑,校门上写着大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村子里的房屋是别具一格的特色,门都很小,门扁上皆为三字。有"耕读第" "怀德第" "勤俭居",甚至另有让我欢喜不已的一家小屋名为"清平乐"。大都样式与北京四合院相同,屋内都挂着字画,据说这里的人很重字画,每家每户都要裱起好几幅放于客厅。
山上的舅爷留我们在山上吃饭,盛情难却,于是我们一行人便吃了一顿现宰的羊汤。极其鲜嫩美味,配上刚出锅的厚实筋道的馒头,让人食欲大开。而后热情好客的爷爷叔叔们又端了一盆刚煮熟的土豆出来,洋芋配江水菜,是甘谷人最家常的小餐。清淡又有滋有味,而且这种热气腾腾一大盆的吃法,总让人有种热闹的团聚感。
听得出我关中口音,有个村民拦住我,和我随意地寒暄。弟弟妹妹都兴奋地挤着看小羊羔,好运气让我们碰上了一户人家在剪羊毛,据叔叔说,一斤羊毛卖五六块钱。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剪羊毛,小羊羔很乖巧,也许是很舒服,面对镜头也没有一丝焦躁不安。
后来,爸爸带我们一行小孩子去探险,是很远处山顶上的一个古堡。我们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土地松软,有的地方冰雪还未融化。所有人身上都沾满了土,终于爬上了顶。古堡外是一个小口,外面的一大片空地早已被人烧光,进到里面发现也是如此。火把还在门口扔着。百思不得其解,回去问了当地的一个舅舅说是清朝时代的遗迹,已经有七八辈子孙之久,是当时回民与汉人打仗留下的堡子。
在山顶建堡子就是甘谷汉民在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让全县的老少躲在堡子里,青壮年在外面镇守。因山地崎岖,地势较高,回民久攻不下,当堡子里粮尽弹绝之际,当时的县令挑选出了五十个年轻力壮的后生去绕小道背粮。结果半路遭到伏击,无一生还。知道这个消息的甘谷人民愤怒不已,提刀打开城门一路反击,将县内回民杀绝。此后至今甘谷几乎很少有回民。一次野外探险,登上的一座野外古堡竟然让我们第一次这么接近了历史,震撼之余惊喜也随之而来。(以上历史皆为当地人口述与县志记载)
临近仰韶文化的发源地,只觉得不虚此行。
有饱吸养分的感觉 。有知识性的收获,有视觉的盛宴,亦有怜悯与自觉。
心胸岂不开阔哉,更何况视野?
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呢?
见过什么美丽的景色?
旅途中有哪些趣事?
欢迎来稿分享!
投稿方式:1210872968@qq.com
陌上花开与你共赏美景~
图文:谢颖子
排版: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