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如此恐惧暴雨来袭?
身在强降雨区域的朋友们请注意安全。
传说在“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女娲便用五色石补天,用鳖的四只脚顶起四极,杀死黑龙来济冀州,积累芦灰来治理洪水。
在中国,除了女娲抟土造人以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伏羲和女娲是人类的始祖,在大洪水之后,这对兄妹交合而产生人类。
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庄子·杂篇·天下》)大禹辛辛苦苦,栉风沐雨,脚泡在水里,腿泡在水里,腿上都不长汗毛了。
大洪水的传说并不是中华民族的专利,几乎所有民族、部族都有洪水的传说。虽然最广泛流传的地区是亚洲大陆及其南面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可是各大洲都发现有洪水传说。已知的洪水传说总数多达270个左右。
由于洪水的故事广泛流传,因此常常给用来证明人类曾被一场全球的洪水毁灭,证明人类是从一个地方或甚至是从一个家庭繁衍开来的。
在众多大洪水的故事当中,《圣经》中大洪水的故事传播颇为广泛。大洪水是指《旧约·创世纪》中所指的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原文为“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于是宣布将使用洪水,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
《圣经》记载由于有些天使贪恋地上女人的美丽擅离职守,离开天上的工作岗位来到地上与这些女人结合,结果他们的后代十分强壮巨大,这导致了人间暴力横行。
其他人类在地上也效法这些人作恶,暴力充斥世界,所以使上帝决心要毁灭地上的人类。他拣选了乐意“与他同行”的义人诺亚。
上帝命令义人诺亚建造一个巨型的方舟,把陆地上每一类生物都留下至少雌雄一对(上帝认为洁净的动物要保留7对),放入方舟里。诺亚在建造方舟并收集生物的同时向遇到的人宣布上帝将要降下洪水,如果要逃过大洪水必须进入方舟。
然而当时没有人关心他传讲的信息,照样吃吃喝喝享受生活,只有诺亚一家8口进入方舟。40年后,诺亚建造方舟和收集动物的工作完成,然后上帝在诺亚600岁那一天,从天上降下特大暴雨40昼夜,又使地下水不断涌出,使水位不断上升。大水涌来,浸过地上所有的陆地,把地上一切的陆生生物都消灭掉,唯有在方舟里的得以保存。
诺亚方舟,是一艘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其依原说记载为方形船只,但也有许多的形象绘画描绘为近似船形船只。
被译为“方舟”的希伯来语词,跟译为摩西在婴孩时所藏身的“箱子”是同一个词。摩西的母亲在箱子涂上沥青柏油,使它可以在尼罗河漂浮。而ark一词,也具有箱子、约柜、平底船、避难所的含义。
在两河流域苏美尔神话中,大约公元前2600年的泥板上也曾记载一位叫祖苏德拉(Ziusudra,原意是“长寿者”)的人,受神明的警告而造了一艘船,并因此逃过了一场将人类消灭的洪水。
大英博物馆负责楔形文字泥板文书的策展人欧文·芬克尔(Irving Finkel)确信洪水的故事和拯救生命的船只源于巴比伦。
他认为这个故事在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97—前538年,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的犹太王国,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这些人称为巴比伦之囚)被犹太人所知,继而影响希伯来圣经中的记载。然而,泥板文书也显示了,苏美尔的“诺亚方舟”不是方的,而是圆的!
根据《圣经》上的记载,“你要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地造,里外抹上松香。”
“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也就是说方舟长133.5米,宽22.3米,高13.4米。
若这艘方舟真的曾建成,其大小及排水量约为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排水量约5万3千公顿)的五分之三。方舟总的容积达40000立方米,底仓面积8900平方米。方舟设有三层,这样做不但能够稳定船身,也能使总面积增加至差不多8900平方米。
方舟采用柏木一类的防水高脂树木建造,方舟内外都涂上焦油。
伊拉克的传统水上交通工具 Coracle
根据泥板文书的记载,方舟大约为现代足球场三分之二的大小,大约67米宽,6米高。就像伊拉克的传统水上运输工具:Coracle。Coracle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漂浮,“这是一件完美的事情”,“它永远不会下沉,携带起来很轻松。” 制造方舟的材料是大量的棕榈纤维绳索,木质肋骨和一堆热沥青。
两河流域“方舟”示意图
事实上,自从1872年乔治·史密斯翻译类似于圣经大洪水的巴比伦文本以来,人们已经在两河流域的记载中找到了圣经创世纪故事的源头。
从《吉尔旮美什史诗》第11块泥板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巴比伦洪水故事中的很多细节都和圣经创世纪中的一致。比如建造一个“方舟”,把动物赶到“方舟”上和放出鸟类来判断洪水是否消退。
记录大洪水的泥板文书
《吉尔旮美什史诗》第11块泥板第54—65行记载:“在第五天,我做好了它的外表。在这片区域,周围的“墙”高10—12腕尺,最高处和长度相等,都是10腕尺。我布置了它的(内部)结构,并画了一张它的图片。我给它提供了六层甲板,把它分成了七层。我把它的内部分成了九个(隔间)。我在中间放了栓塞来防水。我看向撑杆,把它放在必要的地方。我3次把3600(某种计量单位)的原沥青倒进沥青窑。3次把3600(某种计量单位)的原沥青倒进沥青窑……”。
这些记载是与圣经的记载完全不同的,但是在二者记载将动物成对地赶上船这一点很一致。
阿普卡图浮雕
在两河流域,人们保留了大洪水之前的记忆(这或许也只是传说),在苏美尔王表中,包括了大洪水之前的国王。被称为阿普卡图(apkallu)的远古时代的圣人们的浮雕,装饰在宫殿的墙壁上,至今仍是两河流域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不管方舟是方的还是圆的,大洪水的传说无疑是人们共同的记忆。既然保留有共同的记忆,那么人类究竟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呢?
参考文献:
https://blog.britishmuseum.org/was-the-ark-round-a-babylonian-description-discovered/
https://members.bib-arch.org/biblical-archaeology-review/4/4/5
Alter, Robert (2008). The Five Books of Moses.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9780393070248.
Arnold, Bill T. (2009). Gene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000673.
Bailey, Lloyd R. (1990). 'Ark'. Mercer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Bandstra, Barry L. (2008), Reading the Old Testam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ebrew Bible (4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pp. 61–63, ISBN 978-0495391050
Best, Robert (1999), Noah's Ark And the Ziusudra Epic, ISBN 978-09667840-1-5
George, Andrew [1999], The Epic of Gilgamesh: the Babylonian Epic Poem and Other Texts in Akkadian and Sumerian, Harmondsworth: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99 (published in Penguin Classics 2000, reprinted with minor revisions, 2003. ISBN 0-14-044919-1
排版丨姜博约
编辑|斯努匹乌斯
视觉|姜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