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林逋的宁海缘

林逋的宁海缘

文/应可军

说起林逋,宁海人就会和四顾屏联系起来,某人考证,说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押,不须檀板共金樽。

就是描写宁海四顾屏的,还有说他是加爵科人。我认为太玄乎了,林逋,据资料介绍:林逋(967—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和宁海加爵科是宗亲,林逋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林逋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其中就有宁海人叶知白,即释遵式(964一1032),字知白,宋代天台宗名僧人。浙江宁海人,俗家姓叶,传说他出生七个月,即能随其母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长大之后,不愿意与兄一起经商,就私自跑到东山,依义全落发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并学律。后来到天台山国清寺,于普贤菩萨像前燃指发愿,誓弘天台宗教观。宋太宗雍熙元年(984),遵式到四明从义通受学,显示出他的智慧和才能。端拱元年(988),应信众的邀请,先后十二年讲《法华经》、《维摩经》、《涅磐经》和《金光明经》。据《佛祖统记》卷十说,遵式在讲经之前,曾患大病。病好了以后,他的身体奇迹般地发生了变化;头顶上长出一寸多高的肉髻,双手下垂过膝,说话的声音响如洪钟,肌肉白似玉。他去法智(知礼),智惊奇地说:“吾兄转报矣”。遵式到杭州,他先至昭庆,后就住在天兰寺。大中祥符九年(1016),宋真宗赵恒向他赐紫衣和“慈云”称号。由于他一向重视修持,后来宋仁宗的母亲华氏章懿太后派人送他白金百两,命他为国举行忏仪佛事。天圣九年(1031),遵式讲《净名经》,他忽然对弟子们说:“昔在东掖(山)讲此经,梦荆溪授我经卷。及出室,视日巳没。今吾殆终此讲乎?”说毕,他就与弟子们说了一些诀别的活。他说:我住台、杭二寺,垂四十年,长用十方如意。今付讲席,宜从吾杰”。他转而对弟子祖韵说:“汝当绍我道场,持此铲拂,勿为最后断佛种人”。明道元年(1032),遵式患病。自知不久于人世,拒不用药,只用说法勉励其弟子。同年八月逝世,终年六十九岁。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赐号“法宝大师”。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高宗赵构追谥“忏主禅慧法师”。

生前与林逋时常往来,与林逋的《和天竺慈云大师》一诗诗意可知“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他还有《送遵式》一诗其二曰:“虎牙熊轼隐铃斋,棠树阴浓长绿苔。丞相望尊宾谒少,清言应喜道人来。”连遵式准备去金陵谒见王钦若丞相,也与林逋商量;林逋又写诗三首践行《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杯渡当过白鹭滩,石城春气尚微寒。公台谒罢如乘兴,试访南朝事迹看。”你看林逋对宁海人的热情由此可知。宋代政府官员多与高僧交往,释遵式也不例外,遵式有弟子其名,禀受其法者二十五人,登门受学者,数以千计。遵式的弟子有其名,禀受其法者二十五人,其中后来被封为 “胡公大帝”的胡则也是。登门受学者,数以千计。胡则的母亲应氏,把他生产在厕所,故名“胡厕”,皇帝将他厕字去厂成“胡则”。胡则(963-1039),字子正。北宋永康人。少果敢有才气。宋端洪二年(989)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一生做了四十年官,继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任尚书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明道元年(1032)江淮大旱,饿死者众,胡则上疏求免江南各地身丁钱,诏许永免衢、婺两州身丁钱。两州之民感其德,多立祠祀之。今永康方岩有胡公祠。义乌当地著名的德胜岩(古称稠岩)兰溪梅江五社转轮岩,亦有胡公祠。宁海因应氏、和释遵式故,也有胡公大帝殿多处。胡则也有诗作《酬和二章拜呈慈云大师伏惟采览》五言律诗:“累累丹桂子,秋落古禅关。始知尘外有,会向月中攀。乍到圆蟾窟,潜依灵鹫山。千载孤峰上,清阴与客闲”。

胡则还有《和桂子诗》云“孤峰耸高桂,千载同一日。秋气正飞霜,天风落丹实。纷纷宝砌傍,颗颗露珠密。始自月中来,又从骊颔出。香浮古佛刹,光照高僧室。吴越饶珍异,金玉非俦匹。尝咏贤人诗,未载史臣笔。至矣天竺山,山灵诞奇物。”

历史上有许多典故,需要后人去挖掘,不能牵强附会,会误导后人,也是对历史不负责。所以我们存真去伪,还其历史真面目。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

□ 图片:李非洋

(0)

相关推荐

  • 鹤子梅妻

    鹤子梅妻                                                                                                ...

  • 林逋|不如归去。

    文字|目錄君 图|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梅花三弄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增订版) 林逋,字君复,世称和靖先生. 奉化大里(浙江宁波)人, 一说杭州钱塘人. 老枝俊梅渐渐冒出绿蕾, 往西湖孤 ...

  • 西湖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不畏严寒.经霜傲雪.早春怒放的自然特性,象征着君子"孤高傲岸.洁身自好"的 ...

  • 应可军 |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化名人与宁海 文/应可军 文化名人主要是指在文化生活中特别突出的人,对于人类的进步与人们文化境界的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他们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影响.流行名人主要是指那些在社 ...

  • 应可军 | 秋谨与宁海人

    秋谨与宁海人 文/应可军 高中毕业不久,进宁海乡镇企业红旗塑料厂搞新项目--中频炼钢,我负责炉前快速分析,在几秒钟要测出融化的钢水的成分,控制好钢水的碳硅磷硫等成分,当时我筹办的化验室也蛮成功.能适应 ...

  • 应可军 | ​抗战时期落户宁海的客籍联中(外一篇)

    抗战时期落户宁海的客籍联中 文/应可军 1941年4月19日,日寇发动"宁绍战役"宁波.绍兴.慈溪.余姚.慈.镇海等地相继陷落,六区前线军政机关及义民纷纷退处宁海.大中学校有的先后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周恩来与宁海

    周恩来与宁海 文/应可军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应可军 | 闲谈宁海染坊

    闲谈宁海染坊 文/应可军 "世界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创立.1977年5月18-2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 ...

  • 应可军 | 孙中山与宁海

    孙中山与宁海 文/应可军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