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盼过年,长大后怕过年(看完真心酸!)

本公众号由原来的《东方红纪念网》正式改名为《梅花欢喜漫天雪》,新名称来源于毛主席诗词《七律·冬云》。我们以文会友,说尽向来无限事,为大家传播更多优质内容。希望同志们能持续加入我们

来源:初民广场往事

曾经过年

想想都会幸福地睡不着

现在过年

总夹杂着说不清的疲惫、惆怅

曾经过年

“穷的像孙子,但快乐的像爷”

现在过年,更像一场赶一场的任务

曾经过年,可真好啊

70年代,那时候的春节年味浓重的无以言表。从腊月24,也就是小年那天开始,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就开始弥漫开来年的味道。那个时候,所有人家几乎都是根据这句春俗来过春节的,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能吃到平时很难吃到各种零食还可以领到珍贵的压岁钱。
▼ 过年了,一家人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聚在影楼一起照一张合影。小时候过年的全家福里总是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记忆中的小时候总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 孩子们看着放炮仗,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也变多了,他们玩得也更尽兴!
▼ 年夜饭也从以前的素菜为主变成了有鱼有肉的各样菜式。菜虽没有现在多,没有现在的花哨,但有些美食真的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
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
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十年
毫无例外的
春节的庆祝方式也就愈发丰富起来
要说八十年代过春节有什么最大变化
那一定就是——看春晚
▼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 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从这一年起,中国人过春节就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多少关于春节难以忘怀的记忆,都和春晚紧紧连在了一起。
▼ 第一届春晚的主持人: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那个时候的刘晓庆还是个少女,姜昆老师还是正值壮年意气风发,那个时候马季才是全国人民最喜爱的相声演员。
▼ 赵忠祥老师在为春晚致开幕词。那时候听到他的声音,还没有人会想到动物世界。
▼ 八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这四大件开始走进寻常人家。过节的时候,人们纷纷上街采购大件。
▼ 商场卖的商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下图是八十年代中期春节时的北京王府井,人们在抢着买平时买不到的糖果。
90年代的春节想法多了
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对联变成了打印版
家宴挪到酒楼吃
鸡鸭鱼肉成配角
春晚变成了大人打麻将
市场上出售的各式挂历,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风靡全国,是馈赠亲友的重要礼品。
90年代春节前各家都会蒸馒头,为了款待春节来的亲戚们。
90年代,人们围坐在一起看春晚
90年代那会,压岁钱大多是1元,5元,10元的。小时候过年,程序很多,连快乐都那么郑重其事;现在过年,什么都有,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再也感受不到那么浓的年味。
小时候过年,无忧无虑,只用等着被爱;
长大后过年,顾虑太多,要去给予、去关怀。
我们怀念小时候的年味,是因为如今再也无法得到曾经的满足;
我们怀念小时候的年味,是怀念那被爱包围的温暖、安全。

小时候盼过年

长大后怕过年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

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真想回到那时候啊

但不能够

只有流逝的时光,没有重来的岁月

所以,只能珍惜每一次过年

珍惜和家人的每一次团聚

或许若干年后

你也会怀念现在的过的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