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奇案:母亲哺乳婴儿却不肯吃,县令:你儿子早被杀了

人们常说,一个女人最大的改变,就是在生育孩子后。初为人母的她们,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自己的孩子。虽然笨手笨脚,但身上却闪耀着母性的光辉,伟大而灿烂。自古以来,孩子就与母亲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是因为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更因为母子之间血浓于水,有一定的心灵感应。而在元朝时期,一位知县就利用这份心灵感应破获了一桩案件。

小树林惊现婴儿焦尸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元朝时期,浙江省乌程县有个知县名叫于文博。有一天,他正在衙门办公,突然有一个乡民前来报案。于文博命人将乡民带上公堂,乡民急忙报告了他的发现。原来乡民在路过一片树林时,看到几只野狗在争抢着什么。他好奇心重,便凑近看了几眼。只见野狗口中争夺的东西竟是一具焦黑的婴儿尸体。

知县

乡民大骇,急忙赶走野狗,抢下尸体,前来报案。于文博震怒,自己治下竟然发生这种伤天害理之事,若不彻查,如何对得起朝廷和父老乡亲的信任?在乡民的带领下,于文博来到了案发现场,果真发现了一具焦黑的婴儿尸体。

张家内部纠纷

是什么人下的毒手,这个婴儿又是谁家的孩子,为何没人前来报官?一个个问题堵在于文博的心头。他梳理了线索,安排手下开始调查最近两月出生的婴儿。很快,衙役便查到,当地富商张甲家中诞下一子。张甲年轻时家境贫寒,靠着艰苦打拼攒下万贯家业。令他感到遗憾的是,发妻王氏一直无所出,导致张家后继无人。

小妾生子

张甲不想家业便宜外人,便瞒着妻子王氏金屋藏娇,在外面包养了一个小妾。小妾也确实争气,不久之后便怀有身孕,并成功为张家诞下一麟儿。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王氏便得知了此事。据说王氏先礼后兵将小妾请到张家,在夺走婴儿后,将小妾赶了出去。张甲回家后,王氏将此事告知了他。

王氏

王氏是张甲的原配妻子,虽说多年无所出,但一直以来任劳任怨,跟着他白手起家,张甲对王氏是三分畏惧、七分敬重。再说他金屋藏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有儿子,如今儿子到手,小妾的死活他也不太关心,便点头说了一声:“知道了”。

王氏过堂

由于张家距案发地比较近,所以于知县便命人叫王氏过堂。王氏上了公堂后,于知县问道:“近日发生一起婴儿被杀案,此事可与你有关?”王氏摆摆手道:“大人说笑了,此事怎么可能与民妇有关?我家孩儿如今正在府中,大人不信可以叫人前去查证。”于是,于知县命人去张府带来了婴儿。

知县

结果在审讯期间,婴儿哭闹不止,于知县突然计上心头。他借着婴儿哭闹的由头,让王氏为婴儿哺乳。王氏讪笑道:“此子为家中小妾所生,民妇无法给他喂奶。”于知县道:“既如此,那就叫孩子的亲生母亲来。”王氏没办法,只好告知小妾娘家的住址,让衙役将小妾带来公堂。

小妾在衙门见到孩子后,急忙将孩子抱在怀中,一边摇一边轻拍。当她按照于知县的指示给婴儿喂奶时,婴儿却一直挣扎,并不接受。小妾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于知县冷笑道:“你的儿子早就被人杀了!”小妾惊叫一声:“啊!是谁杀了我的孩子?”于知县转头看向王氏,问道:“本官说得可对?”

残忍的真相

王氏神色慌张,却强装镇定地说道:“这就是我张家的孩子,可能是与她多日未见,有了生疏感。”于知县反问:“是么?”王氏补充道:“肯定是这样的!”于知县摇摇头说:“王氏啊,王氏,你可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本官给你机会你不珍惜,既如此,就别怪本官无情了!”

邻居

只听于知县大喝一声:“带上来!”一名女子走上了公堂。在于知县的示意下,她从小妾手里接过孩子进行哺乳,孩子竟然不哭不闹,安安静静地吃奶。“这是怎么回事?””她是谁啊?”围观的吃瓜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一些熟识两家人的乡邻叫道:“这不是张家的邻居么?孩子是她的?”

知县

见众人目睹了一切,于知县命人对王氏大刑伺候。王氏一介女流,自然扛不住,只好招供。原来当日从小妾手里夺走孩子后,她还稀罕了一阵子。但她命人给孩子喂奶,孩子却哭闹不止。王氏被吵得心烦意乱,竟然当场摔死了孩子。后来她又将孩子偷偷带到一片小树林烧掉,埋在树下。

审案

她知道孩子是丈夫的心头肉,如果得知孩子死去,丈夫会发疯。恰巧邻居家生了个儿子,她便花重金买来欺骗丈夫。张甲对小妾感情也没多深,此事便被瞒了过去。为了防止小妾回来闹,王氏又花钱收买了小妾的父母,让他们看好女儿,不准再在张家出现。只是王氏千算万算,没想到野狗会将孩子的尸体刨出来,并被人发现。最终,王氏被判处了死刑,小妾因伤心过度,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而张甲也是妻离子散,后继无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