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第一股”竟是它,你肯定猜不到
在昨天的文章中,《价值事务所》和大家剖析了一下三只松鼠的崛起和当下的困局,三只松鼠,凭借着互联网电商的红利以及章燎原鬼斧神差般的营销迅速崛起,泡泡玛特冥思苦想的IP塑造,三只松鼠早已给出了自己的解。总之,一系列出色的运作,使得三只松鼠抓住了年轻人,即便成立快十年,也还是一个“网红”。
但事情总是存在两面性,当一家公司在一个方面做到极致时,同时意味着他放弃了一些其他的方向,也许在他放弃的道路中,就有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我们今天要讲的公司,走的就是和三只松鼠背离的路,不过非常可惜,他也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如果说三只松鼠是极致的左,那来伊份就是极致的右。
01
价值事务所
正儿八经的老大哥
来伊份,看起来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没什么两样,但他却是一家很传统、很老的企业。
1999年,第一家来伊份门店在上海诞生,那时候,良品铺子的老板杨红春还在广东卖电器;三只松鼠的章燎原更惨,在摆地摊、卖光碟。
这个年纪,毫无疑问,是中国休闲零食的开创者,没啥竞争对手,大本营又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可以说来伊份的开篇非常好,一直到三只松鼠成立的那几年,他都在零食行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然而,也许是年龄太大,也许是过去太成功,使得公司错过了最重要的互联网红利。在三只松鼠借助互联网东风迅速蹿红、良品铺子早早的转型新零售,来伊份却依然坚持以线下门店为重心,这让他吃到了不少苦果,逐渐被后浪们超过。
三只松鼠已经是个悲伤的故事了,来伊份比他还要悲伤,营收增长乏力不说,净利润一直在亏损的边缘徘徊。
和后浪们比起来,零食开创者,又是首先登录资本市场的“零食第一股”,来伊份发展速度确实已经跟不上节奏了。
要是看公司的扣非净利润,2014年达到巅峰后一直在下降,近三年(2018-2020)全部为负,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公司用了某些手段进行调节,可能已经被ST了。
原因在于,对手越来越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包袱的轻资产企业,而且,不管他们曾经怎样,现在的产品都越来越趋同,不论看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还是来伊份,他们的产品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那渠道和产品质量的把控,就是他们比拼的关键。
虽然,看到后浪们强劲的增长,来伊份意识到了线上的重要性,相继建设了网站和手机APP,并逐步研发推出了CMS系统,试图实现全渠道布局。
然鹅....
就好像三只松鼠想进行线下化布局一样,来伊份的线上化之路,也相当难。
02
价值事务所
线上&线下,两套不同的打法
三只松鼠的老板章燎原说过一句话“线上线下一定要当成两件事来看,不存在融合。”当然,这句话在所长看来,不全对,不过,前半句是对的。
线上的打法确实和线下完全不同。
首先,线上的可选择性比线下要丰富得多,而且,网上的用户极其缺乏耐心,可能刷一下就过去了,即便你给他提供了1000种产品,撑死能看100个,所以网上一定要用打造爆款的逻辑吸引用户。
而三只松鼠,最厉害的就是打造爆品的能力,打造爆品、打造IP,恰好是三只松鼠的强项。
但是,三只松鼠想把这套复制到线下,就失败了。
早在2016年,三只松鼠的投食小店就已经在安徽芜湖开业,不过选址并不在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当时章燎原的回复是,那里距离居民区较近,更容易触达那些不经常上网的用户,当消费者在晚上遛弯时,来小店逛一逛,就会买点东西带回去。
这个逻辑,完全是大错特错,线下最重要的就是location.....好的地段获得人群,叠加松鼠家的零食并不便宜,所以开到人流量不大的居民区附近,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没过多久章燎原自己就推翻了自己的说法。现在,咱们看到的松鼠投食店,基本都开在商圈里面,不少产品也进驻了超市、便利店等...
线上的打法根本不适用于线下,同样的,线下的打法也完全不适合线上。
对于零食而言,线上是有囤货属性的,因此,价格要便宜,毛利要低,而线下更需要体验,用户随机购买的概率很大,一次也不会买特别多。
换句话说就是,线上首先追求高客单价,而线下得更追求转化率和消费频次。
所以,来伊份线上化踩的坑一点都不比三只松鼠线下化踩的坑少。
03
价值事务所
写在最后
连续两天,分别看完三只松鼠和来伊份的案例之后,《价值事务所》相信,大家应该知道零食们的终极打法应该是怎样的。
那便是,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同时得对自己的供应链和产品有掌控力,来伊份、三只松鼠虽然现在各有各的问题,但他们已经意识到之前的错误在想方设法的改进,现在也还不能将他们一巴掌拍死,商业不到最后一刻,是无法分清胜负的。
不过对比这两偏科生,有一家公司,两手都抓得很好,增长十分稳健,各项财务指标都相当健康,大有成为零食一哥的趋势,也因此获得了高瓴资本的青睐。
明天,《价值事务所》给大家剖析一下这位零食界的正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