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原创)

论易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刘晓林

一部分

引言:人类文化的形成及误解

茫茫的宇宙由混沌状态变得“清晰”起来,进而在其内孕育了万千物种,这本就是个讲不清的奇迹。(偶然中的必然)而人类的出现则与是否讲清无关,即使讲清了也是奇迹中的奇迹!(必然中的偶然)人科动物(Hominidate)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700万年前,那时袖珍的原始人乍得赫人曾经“异常辉煌”。后来人科动物中又出现了新的物种,就目前可以肯定存在过的就不下9种之多。智人(Homosapiens,现代人的学名)的出现大大推进了人类的发展进程。自从距今19.5万年前的智人在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诞生”以来,他们就迅速的在世界各地繁衍拓疆。到了距今约1万年前,整个地球只剩下南极大陆未被他们“使用”了。

文化的出现并非与人类的出现同步,它至少是滞后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它并非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人类出现以后相当漫长的时期内,整个世界是无文化可言的!为什么这样说?的确,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体永远是人,其他的“环境”(人以外的自然界)居于客体的位置。人类主体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一部分非社会性的个体的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来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的同时也逐步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文化应运而生了。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的“私属品”!但是否可以这样说;凡是人类参与其间的一切与自然界的“互动活动”就都可以称之为文化吗?并非如此。有些学者认为: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从而出现了文化。我认为“人道”的出现只是人类出现文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只有人类超越了本能的、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及其结果才能称之为文化,否则完全可以说其他物种也有自己的文化!(通常人们这样来解释文化:“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指排除的人类社会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它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等。”如此的解释无疑把文化的出现视为与人类出现是同步的,把人类早期本能的、无意识的“创造活动”也纳入了文化中,这是极不确切的!)

正如世间一切事物皆受环境影响一样,文化也不例外!(文化的地域性)以此我们可以将人类文化划分为黄河流域文化、玛亚文化 、尼罗河流域文化 、两河流域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等。(当然也可笼统划分为中国文化、法国文化、美国文化、德国文化等,按照其他划分标准则会有其他的文化名称。) 就综合而言,在上述的诸多“文化”中,中国文化在对于推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上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样的认为并非我对中国文化“夜郎自大”式的“自恋”。我们如果对某一事物的贡献大小做出评判,可以从此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正面影响中(并非包括负面影响在内的一切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分析讨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推动能公式中做了如此的简洁表达:E=MC^2 ,而贡献可以作为对人类有益的E(能量)来看,广度和深度的综合作用可以约略按等价于MC^2来理解。因此,谈论中国文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就势必要就中国文化对人类文化正面影响的广度与深度上展开。而《易经》堪称中国文化的源头与主体,(《易经》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这样说: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因此泛泛而论莫如择要而记:论易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二部分

“易经”实质与内涵

1、《易经》并非确指某部不朽著作。

中国的《易经》确切讲并非是某位贤哲所写的著作,称其为“易学”更为恰当。根据现存的史料来看,它在最初并非以书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集体智慧(易经思想)被中国人所共享的,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逐步得以完善。在这一点来看,称“易经”为书是不妥的。但以《易经》相称也无妨,它作为无形之书早已充盈天地、影响万物。现在的人们多将《易经》(事实上的易经思想)等同于《周易》,于是原本并非出自一人的智慧便被周文王所独享了!(传说中连山易祖、九天玄女等人作《连山古易》、《归象易》、《归藏易》,伏羲则创八卦等这些都应归入“虚拟存在”的《易经》一书中;圣人修易,经过圣贤们的“接力传递”到了周文王时才出现了《周易》。而目前所知,《连山古易》、《归象易》、《归藏易》等只有名称记载却无明确的内容所传。《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所以即使有真实的《易经》存在,现在我们所说的《周易》也只是组成《易经》的“三易”之一。)

《易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很大完善,孔子等贤达对易经思想的丰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后,汉代的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的“玄学”、宋明的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功利学派)使得《易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今天仍有不少的人对《易经》做着探索与阐释。《易经》的科学内涵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它已从初始阶段以摇卦占筮为主发展成为博大精深、涉及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变化的永恒经典。(与《易经》有关》的著作不下千种,较为重要的有京房的《京氏易传》、朱熹的《易学启蒙》、《周易本义》、来知德的《周易集注》、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张载的《横渠易说》、程颐的《伊川易传》、司马光的《温公易说》、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王夫之的《周易外传》、王以雍的《易经解析与致用》等。)

2、《易经》中研究方法及内涵核心。 

易者,变化;经者,永恒。《易经》作为研究变化、永恒之学,实际上便是研究世间事物的“过程”(宏观与微观兼顾)之学。《易经》在中国文化史上评价甚高,被称为文化之根,群经之首。(群经者,《易》、《诗》、《书》、《礼》、《乐》、《春秋》。(此处六经的《易》实指《周易》,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则意指《易经》)为什么?因为《易经》从两方面来研究变化:一是从道理、法则上来研究,简称“易(义)理”,思维的着眼点在于抽象、理性、逻辑。二是从形象、性质上来研究,思维的着眼点在于形象、感性、直觉。同时,它又辅以象数(比如《易经》中的河图洛书、卦象等)把大致的、模糊的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也就是说,易经思想中既有对事物本质内在的研究,也有对事物表象外在的参考。整体来说,《易经》思想以“智者察同”为主旨、以对事物宏观性、共同性、普遍性的研究为主;以“愚者观异”为补充,以对事物微观性、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为辅。

阴阳观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宇宙间万物不出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事实上,阴阳互用,道方产生;阴阳互孤,则无道可言。)阴阳运行于宇宙,道弥纶于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包括宇宙自身)的根本规律,即: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把握阴阳则统御整体。在这里必须要指出,阴阳并非确指我们习惯认为上的一个或无数个肉体生命消失后所处的空间(阴)及一个或无数个肉体生命存在时所处的空间(阳);也并非专指物质结构(阴)和功能属性。阴阳本身具有广义、相对、动态的涵义,对于具体事物而言其含义会随之具体变化。如此来述并非说“阴阳”可以替代万物、任意变化,而万物则的确是由阴阳相互生发而成。因此,我认为阴阳是指存在于宇宙间万物的任何对立而统一的两个因素或者是对多个因素的大致归纳后的泛指。它具有广义、相对、动态的涵义,因所分析事物的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具体涵义。比如,优劣、美丑、大小等。道者,核心(首)之路(道的左偏旁),隐于事物之中而非显于皮相。

三部分

易经对人类文化的“指导”与影响

一、易经与儒、释、道三家。

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通常我们有这样的认为:儒、道二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释家则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所分享;释、道二家可以冠以宗教相称,而儒则不能。我谈一点我自己坚持许久的看法:儒、道二家并非为我中国人的“私物”,“儒家”也可以称之为宗教。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还没有表白前,那个无分別的状态是天地的本源;(大意:宇宙初始本无分别,诞生万物后则有了分别。无分别也罢,有分别也罢,它们是不同而同的。)这与《易经》中的以“智者察同”为主旨、以“愚者观异”为补充是一致的。宇宙从何而来?万物的初始阶段有名字称谓吗?世间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结果!虽然我们对“无”进行穷究时一定会陷入茫然、无措的未知“瓶颈”而不能出。事物的初始命名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尤其是对于某些“有形”事物的命名更是如此,比如太阳月亮;它们一旦被命名后便具有相当的不易更改性。而对事物中的一部分客观存在的、“无形”事物的命名在必然性所占的成分更多一些,比如文化宗教。它们被命名后要经历若干的“验证”,常常在此类事物出现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才能被认可。此类事物的命名更加强调内在,符合哪些要素,具备哪些特征才能被称之为儒、释、道等。也就是说儒、释、道等比直观的太阳月亮等更难定义、更难明确化,它们更加看重名称背后所包含的一切。换句话说,即使名称不同只要本质相同的事物都应该被归入同类的!在这个意义上讲,儒、道二家可能也存在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中,但因它们有而我们不知或者它们有而它们不显,于是儒、道二家被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私物”了。

为什么“儒家”也可以称之为宗教?关于宗教我想略谈一下。宗教究竟是什么?唯物主义者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信仰,宗教组织,祭礼,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人根据中国汉字、字母文字的意思作出了如下解释:有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追随者,有一定的仪式为“教”;西方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re”和“legere”演变来的,表示是“再”和“聚集”。即人们为了某个目的聚集在一起,发展到有同一信仰,为了这一信仰而活着。宗教如同其他“无形”事物一样是不可能被明确定义的,但有一点被大家所共认:无论无神教还是有神教都是依赖人们内心深处的“信仰”来维系其在根本上被称之为宗教的。儒家文化有深信者的“信仰”寄托其中吗?我认为无疑是有的。只要信仰存在,宗教便不会消失。只要人类存在,宗教便不会消失。(伟大的马克思者认为当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时宗教将会消失,这是“理想化”、“道理化”的结果。只要人类自身存在思维、对宇宙的认识仍然存在未知,宗教会永远伴随人类直至人类在宇宙中消失的那一天。)

易经与儒、释、道三家有什么联系?对儒、释、道三家有什么影响呢?当然宇宙间存在不谋而合的现象,也是由人类智慧互为相通的结果。换言,尤其是在“无形”的认识范畴内常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在亚洲的A有了C这样的认识,在欧洲的B在的确对A的一切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在多少年后也有了C这样的认识。当然,我们更不否认下述这种现象的发生:一般说来较早出现的事物(尤其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无形”的认识)会或多或少的对较晚出现的事物存在影响。如果把前一种现象看作永恒中的变化,后一种则可归入变化中的永恒。(规律中有特例也是规律,在这里不是我们的谈论重点,但的确需要指出。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明显易经比儒、释、道三家存在于宇宙的时间要长些。)

儒家文化以智慧入世,释家以智慧出世、至大乘阶段则发生变化、出世入世合一,道家则依“情势”(实际情况)而定出世入世。出世涉无为法,入世涉有为法。无为法极致是无分别智,心物一体;有为法的佳境是和谐有序,趋利避害。儒、释、道三家对出世、入世侧重不同,但其终极都是采取无为法,也就是易经所阐述的把握阴阳统御整体。儒家言:“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释家言:“圣智无知,万品俱照。法身无象,殊形并应。”“定是慧体,慧是定用。”道家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儒佛道,名称而已。它们即使被冠以了ABC也无不可,但人类拥有的“儒佛道”的三类“处世方式”,只要人类存在,它们就会永远存在下去。即:为解决所需要而争的“儒”,为惑之不解而托为“佛”,为心灵自由而追的“道”。作为人类行为、思想的主要“类型”将永远存在下去。

人要活命,生存是人类第一所需。自然,“儒”会成为社会的主体(文化)。(可能别的国家会用其他的名称来代替 “儒”,但在实质内容上是相同的。)人只要竭尽全力,吃饱饭多会不成问题。“不事劳作”吃不饱的人,“经营有方”吃过饱的人便有了“空闲”来思索人生,琢磨世界。吃不饱的人和吃过饱的人便会觅“佛”寻“道”。因为他们的“需”大多解决了,或者他们的需得以解决的太少。换言:居众生高低两端的人多会想往与“佛”“道”为伍,但真正能融入其中的却实属凤毛麟角。居于众生“中间”的你我因“需”的缘故而多会不得已而与“儒”站在一起,即使想与“儒”脱离也不可能做到。在数量上或比例上来说,从属、靠近“佛道”两家的众生想超过“儒”家的可能性变得渺茫!要之,儒佛道的形成与发展与易经(宇宙间的“阴阳”及人类自身的“阴阳”)是密切相关的。三家文化的终极落脚点是“各方平衡”,而在其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具体性。

二、易经与生命、医学、思维。

万物生命,究其本质是宇宙间物质和能量相互运动的结果、阴阳交合的结果,它来源于宇宙。因此,生命受制于时空。具体生命开始的瞬间,阴(形体、物质结构)的部分初步形成且完好无损而阳(能量、功能属性)尚未出现。此时的生命状态称之为“纯真之体”,因只有“进”没有“出”(消耗)。?随时空变化生命而变化,即具体的个体生命随宇宙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在生命的中期会出现唯一的一次阴阳平衡(中国当代易学大家王以雍先生称之为“时间中道”),随后阴降阳升直至生命结束。(生命结束时,阴耗尽全部转化为阳、构成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能量重新回归宇宙。)

生命的变化标志有二:时间与空间。两者相比,时间对于生命尤其重要。因此控制生命需控制时间。而对于整个宇宙来讲,自然时间是不可控的。它在无声无息的前进,它在无声无息的流淌。这样以来如何控制时间?对于生命,时间同时包括了自然时间与生理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人间一日,天上十年。”说明了自然时间与生理时间相互间的奥妙关系:当生命个体内部的生理时间放慢速度时,自然时间对生命的影响是不大的。换言,当一个人能够做到“个人小世界”的极度平衡与和谐时,其“阳”的消耗是微乎其微的。此时“宇宙大世界”对“个人小世界”的影响也降至最低,可以说“个人小世界”已经几乎处于“完全独立”状态可以自行运转了。如此的境界(自然时间远小于生理时间)是对“神仙”而言,对于我们常人则不然,其自然时间与生理时间是相等的。当然也不排除另外的少数:自然时间远大于生理时间的现象发生,比如历史传说中伍子胥过关一晚白发。这就是典型的“个人小世界”极度不平衡、不和谐造成的。(人心情舒畅与心情焦躁时“阳”的消耗是不同的,生理时钟的运转也是不同的。)综述,延长生命的有效途径便是延长生理时间,控制个体内部“阳”的消耗。此外,延寿亦需要生命个体与空间(环境)的“和平共处”,我们平时所讲的适应环境就是这个道理。(此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阴成形,阳化气。”“阴为体,阳为用。”“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这是中医学普遍的共识。对于西医而言,其相对更偏重局部的精确性,更注重对症下药。无论中医的宏观调节还是西医的微观把控,它们在实施治疗时都把“阴阳平衡”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易经》的核心是“阴阳”,宇宙的核心也是“阴阳”。但《易经》永远不可替代宇宙,因为《易经》的产生,是宇宙中的“特殊物”人对宇宙“仰观俯察,近取远索”(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索诸物。)的结果,主观岂能穷尽客观?人类认识无尽和相对性是永恒的,《易经》作为人类的智慧也有其未及!

“阴阳平衡,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断。”我想略谈一下医学中的难题:癌症。人的体内环境由“酸碱环境”共同营造而成,健康人体内呈碱性或弱酸性,而癌症患者体内则呈酸性或强酸性。对于一般的细胞来讲,在酸性环境中是难以生存的,而癌细胞则不同;它如同极少数一部分生命力顽强的物种,要想活下来怎么办?适应环境。如此以来一部分本该在酸性环境中死亡的细胞因发生了变异(适应环境的结果),从而成为了癌细胞。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隐蔽性强,这对医学来讲是极大的障碍:不能精确且易误杀其他细胞。通常的化疗等手段可以一时生效,但长久贻误!癌症之所以被称之为“绝症”就在于我们在力求平衡时却破坏了平衡。因此,解决癌症的根本途径便是使得精神的“阴阳”(认识心态)与物质的“阴阳”(体内酸碱环境)重新恢复平衡状态。

思维的存在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神秘的“阴阳”。“阴阳”的存在使得你我在刚降生人间时便或多或少有了思维。至于阴阳在宇宙存在了多少?阴阳从何而来?阴阳为何制约万物?这与宇宙的诞生、无中生有的无由什么所生同样棘手!大致的思考便是:世间万物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只要“跳”出了A(比如阴),那么势必就会衍生出一系列的B、C、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由觉性与理性构成。觉性主要包括直觉、具象、体验,最后形成形象思维。理性主要包括意象、推理、实验,最后形成抽象思维。《易经》认为觉性属阴,理性属阳。觉性与理性的交合构成了思维的全部。(交合的最大值即灵感)

如若按照另外的标准则可将人类思维(的内容)分为知识与智慧。有人认为知识是人类对以往认识的积累,智慧则是人类对未来认识的开启。我认为不尽皆然,我们可以大略这样想:知识主要是术,智慧主要是法,术法有重合之处。法生术,故术无穷。然法有几何?其未能明论!也可以这样说人类智慧没有穷尽,而知识在某一阶段会有穷尽、一定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知识在不断增加,而智慧的“量”与“质”却不是成正比的。进一步说,人类智慧的增加在人类发展的某一阶段会极其缓慢甚至出现“断层”,换言智慧的增加比知识的增加要缓慢的多。可以这样讲,我们人类发展至今的智慧比人类发展的中期增加了没有多少!

惠能讲:“法无顿渐,人有迟疾。”又说:“无念、无象、无住。”(“无念”是主观意念不出,“无象”是客观形象不入、“无住”是不留恋任何对象。三无的核心是无念。)前者好理解,后者“三无”怎么可能呢?如此来言就是有念、有象、有住,当打惠能哲人三大板!人差异性的存在及纯粹性的不存在使得你我思维不同,思维的不同导致了你我一系列的不同。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了你我各自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特殊”的你我失去了自己的轨迹,成了他人的影子,与没有来过世间无异。这一切都是主客变化(阴阳交合)的结果。神秘玄妙的阴阳它存在于宇宙,使得宇宙万物得以生成衰荣,你我却无法确指它是什么?

三、易经与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

在人类史的发展演变得益于许多理论起了推动,若平心而论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的出现实在是起到了令我们“醍醐灌顶”的极大作用。尤其是在人类高速前行的近200年间,这三种理论起到的贡献更是居功至伟,它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先来看进化论。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世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的I.牛顿和C.v林奈认为地球由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到了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天体论中提出了转变论的自然观。在现在看来,我们会觉得事物始终处于变化中是相当自然的事情,而在18世纪的西方认识到并自觉承认“演变”的人并不多。真正让““演变”这种观念渗透进人们大脑、引起人们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当属”1858年7月1日C.R.达尔文与A.R.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更确切点说是在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在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即优胜劣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书中C.R.达尔文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根据,因此“进化论”自诞生以来就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化论”就整体来说它有许多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它基于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之上过分强调了生物进化的缓慢推移性(渐变性),忽略了生物进化的偶然性(特例的存在没有考虑进理论内)。

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它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量子论由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海森伯(Werner Karl Heisenberg)、玻恩(Max Bor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等人共同完成,它也是人类智慧的“群体产物”。自然“量子论”涉及了物质世界的许多高深本质的问题,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想做到彻底的理解非常困难。有人形象的称“量子论”是世纪发现之微观世界中的轮盘赌,这道出了此理论中谈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事物的不确定性。举个通俗的例子,日常中我们对事物判断认为“非A即B”的思维惯式被打破了。(当然“量子论”主要是对物质内部的原子等进行的研究,但在道理上与其他是可以相通的。)也就是说,“量子论”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论证得出了事物所具备的模糊性;宏观世界的定律具有可验证性,而微观世界的定律具有随机性。不难想象世界上没有精确的恒常存在,的确世间万物在理论上都有着自己的固定“位置”,事实上呢?它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挪移”的可能!但具体哪一事物、事物内部的哪一“组成”会“挪移”,你我谁也说不好、说不准。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被称作人类史上的智慧集大成者,这不是对他的什么虚妄、吹捧之辞。他的高明伟大之处在于其将宇宙间的特(狭义相对论)与一般(广义相对论)都纳入了他的理论体系并且切实解决了人们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E=Mc^2 ),目前它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是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它的出现解决了关于时空和引力的诸多困惑人类良久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相对论的出现使得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更趋于客观、更趋于本质。它在精确的前提下(有具体的公式)同时兼顾了模糊,使得模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精确、精确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模糊。在这种意义上来讲它与我们中国《易经》中“象数与义理并重”(微观与宏观并重)是最接近、最吻合的。尽管“相对论”的比中国《易经》出现晚了数千年,但它在科学上的现实意义是易经所不及的。

综合而言,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在实际的“思维方式”无不自然不自然的受到了中国易经的影响。当然人类的智慧是允许存在“跨时代相通”的,即暗与古人合现象。我在前面提到:易者,变化;经者,永恒。《易经》作为研究变化、永恒之学,实际上便是研究世间事物的“过程”(宏观与微观兼顾)之学。《易经》从两方面来研究变化:一是从道理、法则上来研究,简称“易(义)理”,思维的着眼点在于抽象、理性、逻辑。二是从形象、性质上来研究,思维的着眼点在于形象、感性、直觉。同时,它又辅以象数(比如《易经》中的河图洛书、卦象等)把大致的、模糊的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也就是说,易经思想中既有对事物本质内在的研究,也有对事物表象外在的参考。整体来说,《易经》思想以“智者察同”为主旨、以对事物宏观性、共同性、普遍性的研究为主;以“愚者观异”为补充,以对事物微观性、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为辅。就此看,完全可以说《易经》最大限度地将人类的主观与宇宙的客观自然结合起来了。而进化论、量子论、相对论所包含的内容无不是研究了“变化与永恒”、“宏观与微观”,当然这三种影响人类的理论在具体运用上比《易经》更具针对性;我想,这同时也验证了《易经》中所阐述的思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无止境的,即使在它阶段性“灭绝”后其仍会在“另一时期”出现规则或不规则的循环。我们人类的认识更是如此!

四部分

结语

如果我们深入、仔细的研究,你我会发现《易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实在是“大象无形”、“大不可方”。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艺术离不了《易经》,你我品读一下谢赫的《画品》:“六法”是不是在谈“静动相宜”?你我品读一下孙过庭的《书谱》:“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是不是在谈“阴阳和谐”?文学、音乐、其他,什么能离得了易经呢?论易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区区言之不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