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和妻子一起做家务

作者:雯子

本文由:男孩派(boy666dj)

授权发布

 深度育儿微信公众号(id:baomabaobao)

有偿征稿,点击查看

  近日,沙溢分享了一段疫情期间宅家的视频。
  视频里的沙溢正在厨房认真地准备午餐,切菜手法利落,配菜有条不紊,一看就是“老厨子”。
  在纷杂多变的娱乐圈中,沙溢与胡可是众多的明星夫妻中,备受网友羡慕的一对。
  虽说老沙现在不复当初老白的风流倜傥,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这不,宅在家的日子里,沙溢和胡可夫妻俩的分工也很明确:胡可负责收拾屋子,沙溢负责一日三餐。
  安吉和弟弟对菜的味道赞不绝口,弟弟更是给爸爸做的菜100分的高赞。
  虽然,沙溢不忘“诉苦”,说自己在家已经连续做饭18天了,累得眼角纹都加深了。
  但是看到孩子们脸上满足的笑容,幸福感还是油然而生。
  一个男人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
  在厨房为妻儿做美食的时刻;
  陪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刻;
  抱起孩子帮你一起换尿片的时刻;
  撸起袖子和你一起打扫的时刻;
  ……
  男人做的家务,不仅仅是家务,更是对妻子的爱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
爸爸做家务,男孩更聪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全国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调查,结果表明:

  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

  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足足相差了27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谈及自己的家庭教育时,他说:
  “从小就被妈妈灌输要学会自己做饭的意识,每次上学也会带着自己的饭与同学分享。”
  他还在采访中说:

  “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开冰箱,拿冰箱中仅有的材料下厨,能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求好。”
  正是因为有这种经验和能力,使得他在科学研究中面临瓶颈问题时,总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思考。
  培养男孩动手做家务的能力,爸爸的作用远大于妈妈。
  在儿童发展心理历程里,在面对危险、困难时,相比妈妈,他更看重爸爸的反应,
  他更会学习、模仿爸爸的行为。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
  爸爸高投入地参与家庭生活,婴儿期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安全、建立对新环境的信心,从而更有探索周围事物的欲望。
  这些结论,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爸爸在家务上投入的时间越多,男孩就会越成功。
2
爸爸做家务,男孩更有责任心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爸爸做家务的行为会被儿子模仿,有助于培养男孩的家庭责任感,更能增强孩子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王俊凯曾在节目中谈及,父亲是个家务能手,做的饭菜比妈妈做的还要好吃,而他也在爸爸的影响下,从懂事起就经常帮家里分担家务活。
  正是从小懂得父母的不易,让这个少年的身上储存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参加《中国家庭幸福系统》论坛中表示:
  父母从小要给孩子植入分享家务的概念。
  哪怕是让孩子帮着拿一双拖鞋,倒一杯水,都能从小引导孩子成为一个会照顾父母的人。
  一旦孩子把照顾父母当做既定的事实,这才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当爸爸妈妈两个人都参与到家务当中,孩子们才会自然参与进来。
  他们做什么事都会有意识地想到父母,考虑到自己所处的家庭,而不需要父母刻意地去培养。
  做家务,让孩子更懂责任与担当,未来才会更幸福。
3
爸爸做家务,男孩将来更幸福
  美国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有一次在西雅图举办讲座时被一位父亲问道:“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长大以后考上哈佛大学”。
  他果断回答说:“回家好好疼爱妻子!”
  今天放眼全球,人们花了大力气来创造性别平等的环境,依然有很多男人认为“君子远庖厨”。
  曾经看过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男性做家务的时间排名世界倒数第四,女性平均做家务时间为2小时6分钟,男性为45分钟,女性比男性多81分钟。
  这张表说明了什么?
  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的8小时,上班的8小时,每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8个小时!而妈妈们将这仅有的自由支配时间的绝大多数,都贡献给了家庭。
  而且这种分工模式,很早就奠定在孩子们的心中了。
  密歇根大学有一项研究就表明,男女在做家务上的不平等,从孩子还很小时就已经产生了——10-17岁女孩平均每周比男孩子多做2个小时的家务。
  这种不平等的分工模式,不仅会影响女孩的职业选择,更会影响男孩的人生观和婚姻观。
  在《做家务的男人》中,袁弘实力圈粉:
  老婆还在睡梦中,袁弘就起床做早饭;
  孩子醒了,第一时间去抱,然后熟练地冲奶、哄孩子喝奶;
  老婆吃早餐,自己带娃,老婆吃完自己再吃,然后收拾碗筷、洗碗;
  ......
  这得益于袁弘有个玩得转户外活动,做得了满桌佳肴的爸爸,从小耳濡目染的袁弘觉得做家务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而自然。
  而因为家暴女友频上热搜的蒋劲夫,却曾在博客中透露自己的父亲特别忙,经常出差,很少回家,父亲很少和母亲说话,更别提帮母亲做家务了。
  加拿大学者一项研究表明:家庭幸福的秘诀是家人之间一起做家务。
  在夫妻共同协作或家务承担大体均衡时,双方的婚姻幸福感越强。
  孩子们在充满幸福感的家庭中成长,才有阳光般的未来。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那么他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4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评论》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
  分析了来自18个国家,18岁到89岁不等的1400名成年人及9岁到18岁不等的8600名孩子后,人们发现,社会往往过于重视妈妈对孩子的影响,经常把孩子不好的性格特征或行为归咎于母亲。
  其实,爸爸们对于孩子的人格特征、情绪性情等有更大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每天能与父亲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男子汉。
  可以这么说,童年得到的父爱,决定男孩的一生。
  而爸爸们对孩子们品格养成最好的努力,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和妻子共同分担家务。

明日内容预告

明天深度育儿13:30将会为您推送以下内容文章,如果感兴趣,记得明天推送以后阅读哦!未关注的朋友,识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后即可在明天收到推送内容!

1.全民宅家,全国网课轰轰烈烈开展,一时间,几家欢喜几家忧。有家长叫苦不迭,有家长拍手叫好,有孩子对着屏幕里的老师呼呼大睡,有老师手忙脚乱忘记开麦……关于“停课不停学”,到底是能够让孩子在冗长的假期里奋发图强,还是隔着屏幕老师和孩子互不在一个频道的尴尬无奈?网课真的有必要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书本里的知识重要,还是生活中的道理不可或缺?明日深度育儿第一篇,带您一起思考关于孩子上网课的一些困惑与谜题。

2.我们都知道,宝宝的生长发育在春季(3-5月)的最快,是秋天的2-2.5倍。宝宝在这三个月身高增长的高度,比全年剩下的加起来还多。

娃长个子需要补钙,但是,钙若想被人体吸收就必须有维生素D的帮忙。而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一种简单方法。
不过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孩子已经好多天没晒过太阳了,日子一长,娃会不会缺钙呀,眼瞅着要错过了长个儿的大好时节咋整?”别担心,明天深度育儿第三篇文章,让您就算闷在家里,只要做好这几件事,孩子窜个儿照样不会被耽误。

3.许多妈妈都会有困惑,为什么孩子这么难带?该睡的时候不睡,该吃的时候不吃,还专挑你困的死去活来的时候起来high,专拣你得空歇一下的时候自动醒,逢睡必会杀猪般的嚎上一阵子……

自己变成被娃搞残的黄脸婆不说,不懂嗷嗷直哭的宝宝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才最让人揪心。

明日深度育儿第四篇文章,帮助大家解开这一谜题,原来不是孩子不天使,而是父母没有做这件事。

4.因为疫情期间不愿意被妈妈每天催促着写作业,小女孩离家出走独自坐火车去找爸爸,幸好在民警的帮助下及时联系上了孩子妈妈,才不致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很多家长觉得困惑,管教孩子时,控制和放纵的界限到底在哪里?要如何做,才能既给了孩子应有的自由,又能尽到家长该尽的职责?

明天深度育儿第五篇文章,和您一起学习控制和溺爱的边界。

END

作为女性

我们最神奇而神圣的使命

就是可以从头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从最初怀孕时候的激动兴奋,到孩子呱呱坠地的喜悦满足,从他用尽全力吸到第一口母乳,到慢慢长大需要添加辅食,第一次坐稳、第一次站立、迈出第一步……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我们都是见证人,我们为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感动,每一次掌握新技能骄傲。

但是

在陪伴这个新生命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很多令我们措手不及的问题。

到底几个小时喂一次奶合适?

孩子的第一口辅食要添加什么?

如何判断孩子的哭声是因为饿还是因为困?

孩子拉肚子了!

孩子流鼻涕了!

他都十个月了,为什么还不愿意爬?

为什么22个月的宝宝还不开口说话?

什么时候拿掉尿不湿?

什么时候戒奶瓶?

什么时候断奶?

断奶要注意些什么?

如何断奶才能不伤害孩子?

到孩子再大一点

妈妈们又有了新的烦恼

孩子究竟几岁上幼儿园最合适?

上幼儿园之前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掌握哪些技能?

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如何和老师合理沟通?

即将面临小学

妈妈们更焦虑

小学前孩子需要认识多少汉字才合适?

拼音是否要提前教?

要不要给孩子报幼小衔接?

如何让孩子更轻松适应正式的小学模式?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孩子的段位不断提升,妈妈的水平也要相应提升,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妈妈比爸爸更容易焦虑的原因所在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深度育儿组建了育儿互助群,诚邀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妈妈,包括幸福的准妈妈入群,互帮互助。

在群里

  您正为之烦恼的大问题,可能正是过来人眼中的小case。她们的一句话就能令您醍醐灌顶,收获良多。

  您已经经历过的,或许正是别人的水深火热。您随口的一句话,就能为别人雪中送炭!为自己种下福田。

  这世上,只有女人才能理解女人,在养育孩子的道理上,我们常常感到孤独,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妈妈在产后不幸患抑郁症。大家每天在群里一起聊孩子成长的点滴,一起吐槽各种养育孩子的困难,一起分享,一起感动,负面情绪得到宣泄,自己的感觉有人共鸣,抑郁症,滚蛋吧!

我们互帮互助!抱团取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