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占清,中医主任医师,1939年生,河北涿县人,出身于中医世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2年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名中医称号。2011年成立贾占清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擅长中医内、妇科疑难杂病,兼通外科、儿科及针灸,尤其对肿瘤、囊肿、增生、肥大以及经闭、崩漏、不孕症等颇有研究。
【组成】川楝子10克(打)、延胡索10克、柴胡6克、郁金15克、赤芍15克、没药6克、莪术10克、姜半夏9克、浙贝母10克、丝瓜络20克、僵蚕10克、海藻10克、生牡蛎20克(先煎)。【加减】若肝郁化火加银花、连翘、蒲公英之类清热解毒;合并乳腺结节加穿山甲、三棱活血化瘀,破积攻聚;在治疗过程中尚需注意月经的周期变化规律,逢经期前后用通因通用之法,因势利导,加用益母草、川牛膝、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使瘀及郁随经血而下泄。【按语】本方是贾老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基础方及经验方,临床根据病情,随症灵活加减,疗效满意患者因生气后,近3个月来每逢经前十天左右开始出现乳房疼痛,似有增大,触痛明显,洗澡时自扪及肿块,遂到本院门诊就诊,来诊时兼见心烦易怒,夜寐欠安,纳可,便调。舌暗紫,苔薄黄,舌下静脉迂曲,脉弦细涩。检查:双乳增生肿块约6cm×6cm,边界不清,质中,活动尚可,压痛(++),双乳对称,皮色不变,腋下未触及肿物及增大淋巴结,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彩超提示:双乳腺小叶增生。遂以金铃消癖汤加减。川楝子10克(打)、延胡索10克、柴胡6克、郁金15克、赤芍15克、没药6克、莪术10克、姜半夏10克、五味子6克、菟丝子10克、僵蚕10克、海藻10克、生牡蛎20克(先煎)、肉苁蓉10克、珍珠母20克(先煎)。二诊:2012年6月25日,药后乳房疼痛减轻,肿块缩小,右5cmx5cm,左3cm×3cm。守原方治疗,上方加丝瓜络12克,6剂水煎服。三诊:2012年10月14日,乳房肿块缩小,右3cmx3cm,左有条索及小结节,夜寐可,乏力尿频。守原法治疗,原方去珍珠母、五味子,加覆盆子、仙灵脾,6剂水煎服。原方加减又进18剂,乳房肿块消失,疼痛消失。服药后随诊3月病情稳定。【组成】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桑子10克、旱莲草15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制首乌10克、枳壳6克、山茱萸10克、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方解】方中当归、熟地黄、白芍以养血调经;太子参、黄芪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使气生血长,气充血足则经自调;经来量少,属精血亏少,乃闭经之先兆,宜加枸杞子、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覆盆子、桑葚、何首乌以滋养肝肾,填精益血;枳壳以理气行滞,气行则血行。【加减】腰酸明显加入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强筋骨;纳呆、便溏加入茯苓、白术、砂仁以健脾助运。【按语】临床对月经过少的治疗除了辨证施治以外,尚应注意分平时与经期不同阶段论治,治法既有所侧重,又应有所联系。虚证者,平时重在濡养精血,或滋肾补肾养血调经,或养血益气调经;经期加用养血活血之品,如鸡血藤、丹参之类。血虚宜补宜养之。白某某,女,31岁,教师,宁夏银川人。初诊:2014年3月18日。月经量少2年。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天,经期3天,量中,色暗,无明显痛经,末次月经:2014年2月26日。近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来量少,色淡,质稀,面部出现色斑。舌淡,苔白,脉沉细。辅助检查:彩超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既往体健,2011年顺产1女,2013年人工流产1次。中医:月经过少(血虚证)。西医:月经不调。治法:健脾养血调冲。方药:五子四物汤加减。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砂仁3克(后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制首乌10克、枳壳6克、山茱萸10克、桑葚子10克、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二诊:2014年3月25日。药后无不适,舌暗、苔薄白,脉细微弦。此诊已至月经前期,当适当加入通经之品,以原方加入鸡血藤、丹参、川芎补血行血之品。药后患者于3月28日行经,量较前略增多,面部色斑好转。嘱继服中药调护3个月。【组成]乌药10克、炮姜6克、川牛膝15克、吴茱萸6克、炒白芍15克、肉桂3克、太子参15克、炙黄芪20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泽兰15克、当归15克、炙甘草6克。【加减】若经前乳胀明显,加入柴胡、郁金、香附之类疏肝解郁;行经前后腰部酸困,加入续断、寄生、杜仲补肾壮腰;纳呆、便溏加入茯苓、白术、砂仁以健脾助运。邓某某,女,28岁,教师,宁夏固原人。初诊:2011年11月18日。经行腹痛5年。5年前由于经行淋雨后出现继发性痛经至今。周期30天,每次行经3~5天,每次行经后腹痛较剧,前3天明显,量少,色暗红,有血块,小腹冰凉,痛甚时恶心呕吐。昨日月经来潮,腹痛明显,伴有头晕乏力,故今日急来就诊。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B超: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治法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逐瘀汤加减。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泽兰15克、当归15克、乌药10克、炮姜6克、川牛膝15克、吴茱萸6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姜半夏10克、太子参15克、炙黄芪20克。二诊:2011年12月18日。(第二个月)上月服药后,经来腹痛减轻,本月17日月经来潮,疼痛已无上月明显,继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主旨,在上方的基础上+延胡索、川楝子以达温经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三诊:2012年1月16日。(第三个月)服二诊方后腹痛明显减轻,小腹冰凉感已无。继以上方巩固疗效。【组成】鹿角胶6克(烊化)、龟板胶10克(烊化)、阿胶5克(烊化)、山茱萸10克、山药20克、续断10克、三七末3克(冲服)、煅龙骨20克(先煎)、煅牡蛎20克(先煎)、海螵蛸20克。【加减】兼见乏力、气短者加入黄芪、太子参以益气扶正;血色鲜红,兼有热象者加水牛角、茜草炭、仙鹤草凉血固冲;血色暗,有血块者加入蒲黄炭、益母草、莪术以化瘀止血。张某,女,36岁,工人,宁夏吴忠人。初诊:2012年12月3日。阴道不规则流血17天。患者平素月经周期正常,近二月行经阴道流血时间较长,每次行经半月以上方净。末次月经2012年11月16日,至今未净,量多,色红。刻下:腰酸痛,纳可眠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实验室检查:血HGB:112g/L,WBC:5.4×109/L,N:0.73,D:0.26,M:0.02。B超示:子宫、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中医:崩漏(肝肾阴虚、冲任不固)。西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法:补肾益阴,固冲止血。三胶固冲汤加减。鹿角胶10克(烊化)、龟板胶6克(烊化)、阿胶5克(烊化)、山茱萸20克、山药30克、续断30克、三七末3克(冲服)、煅龙骨20克(先煎)、煅牡蛎20克(先煎)、海螵蛸20克。二诊:2012年12月6日。药后血量减少,腰疼好转,苔脉同前,守原法,12月3日方,加蒲公英30克、地榆炭20克,继服3剂,药后血止,嘱坚持周期疗法,二月而愈。本文摘编自姜建明、梁岩、张丽华《明德堂·宁夏名中医验方集锦》,特表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