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这些黄金搭档们,快回来拯救中国喜剧吧!

    今天,是达叔的头七之日。设灵仪式亦在今日举行,半壁娱乐圈皆来悼念。
    在网络世界,吴孟达的去世,也引发了持久而猛烈的震动——
    因为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更是一个喜剧熠熠生辉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香港每年的票房冠军几乎都被周星驰包揽,1992年甚至夸张到承包票房前五,其中三部是与吴孟达合作。
    虽然提到周星驰,人们可以联想到不少演员,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分量比吴孟达还要重。二人一个古灵精怪上天入地,一个伏低做小、脸皮贴在鞋面上任人踩踏。
    只有吴孟达站在一旁时,周星驰才有了一个势均力敌的搭档。他们各自运用不同的表演方法,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将喜剧性融为一个整体。
    《少林足球》之后,周星驰和吴孟达再无合作。《功夫》虽然再登顶峰,但阿星的角色却难掩孤独。
    又拍了一部《长江七号》后,周星驰彻底退出了演员行当。
    无独有偶。2008年,在演完春晚小品《火炬手》之后,赵本山到后台崩溃大哭,宋丹丹上前安慰他,没想到也哭成了泪人。
    后来,赵本山对杨澜说:“要不是我和宋丹丹两个人演,这么弱的作品,早就砸了。”
    而后,两人再未并肩同台,赵本山也开始一心一意推自己的徒弟。“白云黑土”彻底成为历史。
    当我们回顾某个经典的喜剧时,往往会发现,即便有一个人是绝对的主角,但如果在他身边有一个十分合拍的伙伴,那么这两人的形象都会更加生动具体。
    似乎,找到一个合拍的搭档,喜剧便成功了一半。
    有的是两个演员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有的是导演编剧偏偏离不开某个演员,有的是性别反差擦出的火花……这样的黄金搭档曾经承包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笑点。
    他们的存在仿佛在告诉世人——
    最佳搭档,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大银幕中,都是可遇不可求。
    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华语喜剧中那些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
    黄金搭档

    01

    演员&演员

    喜剧是合作的艺术。
    一个喜剧巨星的诞生往往是喜剧团队合作的结果。
    两个表演上的好搭档,常常处于互补的状态中。
    这种互补体现在同性搭档中,是性格特征和外貌上的反差。
    体现在异性搭档中,大多是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的反差。
    不过,即便有迹可循,每对黄金搭档依旧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物关系,逗笑观众的点也不甚相同。
    1. 周星驰吴孟达
    有一种说法是,周星驰电影中所有演员都在演周星驰,唯有吴孟达在演自己。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这对老友之间相差11岁,合作过的影片将近30部。
    在周星驰坚持使用瞬间爆发式的夸张表演的同时,吴孟达始终保持着相对平稳的节奏——
    相比周星驰,吴孟达更像一个卑琐但正常的普通人。
    两人合作最密切的七年里,周星驰扮演了无数骗子、无赖等角色。按理说,吴孟达与之做搭档应该更多扮演忠厚老实之角,与周星驰的狡猾跳脱形成鲜明对比才能造成喜剧的反差感。
    但吴孟达扮演的角色大多数情况下却同样下作、无耻。
    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心的读者可以去豆瓣里看看两人合作过的电影简介,很多简介中根本不会出现吴孟达的身影。
    这说明一件事,吴孟达在周星驰电影中通常不具备过强的功能性,电影没了他剧情照样能演下去。
    因此,吴孟达往往扮演者影子的角色,一个绝妙的捧哏,一个忠实的仆人。
    这种可有可无的角色是如何变得无可替代的呢?
    在两人合作最好的电影之一《武状元苏乞儿》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苏家被抄家,苏灿父子混在来抄家的人马中,有如下对话:
    苏父说,儿子,我们被抄家了,我很想哭。但此时苏父脸上挂着笑容。苏灿说,继续笑。于是两人疯狂大笑仰天而去。
    作为本片第一个悲情时刻,两人的表演堪称神来之笔,也揭示了他们俩能够成为最佳搭档的原因——
    很少喜剧搭档能够做相同的事情,同时引发观众的笑声和鼻酸。
    当众多喜剧搭档在努力扩大双方差别增强喜剧效果时,周星驰和吴孟达这两个从外形上完全不同的人却始终在寻找彼此身上的共同点。
    所以这对搭档本质上最靠近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丘·潘沙这对文学史经典人物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天马行空,一个务实短见。
    堂吉诃德各种荒诞不经的行为和幻想以及桑丘的拆台总是能让读者哈哈大笑,但这对主仆最具喜剧性的地方在于两人本质上非常相似:堂吉诃德要去完成他伟大而不着调的骑士梦想,只有桑丘一面抱怨,一面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因为桑丘相信堂吉诃德的理想,并认为帮助主人实现理想可以让自己飞黄腾达。这是这对人物最为荒诞的地方,也是整个故事悲、喜性质的交汇点。
    还以《武状元苏乞儿》为例,苏灿父子的关系简直是上述主仆关系的复刻。
    苏灿不识字乱写一气,苏父心知肚明也要拍手称好;
    苏灿为妓女进京赶考,苏父不仅不责罚,还举家陪考;
    苏灿被罚永世做乞丐后心灰意冷,苏父露出招牌式的强颜欢笑:
    不离不弃,相信儿子。儿子在天上飞的时候,他在地上打点一切;儿子在坑里蹲着的时候,他在地上拼命打捞上来。
    苏乞儿的形象能够确立,至少有吴孟达扮演的苏父一半的功劳。其他角色亦然。
    吴孟达始终都是那个忠仆般的存在,在观众经受了周星驰狂轰乱炸的无厘头搞怪之后,用更接近普通人的情感共鸣将人们的感受牢牢锁住。
    两人相识时,吴孟达已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而周星驰尚在郁郁不得志的蛰伏期。据说,吴曾在周最没落时送了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从此成为周的枕边书,陪伴他走向辉煌,成为某种文化标志。
    这样的真实经历,比大银幕上举手投足的默契更为动人,也更加可遇不可求。
    2.陈佩斯朱时茂
    在赵本山称霸春晚小品舞台之前,陈佩斯是当之无愧的“小品之王”。
    连“小品”这个喜剧种类,都是陈佩斯和朱时茂一起发明的。
    这两人的搭档类型,就是依托外形特点扩大反差的典型。
    朱时茂那时是典型的玉面小生。1977年,23岁的朱时茂成为谢晋导演作品《牧马人》的男主角,凭借俊朗的外表,朱时茂很快便小有名气。
    而陈佩斯则天生圆脸小眼,两人一庄一谐竟莫名般配。
    和周星驰吴孟达一样,陈佩斯朱时茂的合作同样是从成为朋友开始。
    两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小品《吃面条》《主角与配角》《卖羊肉串》等,几乎都是日常相处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来。
    舞台上的笑料,全是生活中的种种。
    最佳损友也最容易变成最佳搭档。正因为,戏都在两人的生活里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早期,两人的小品主题常常是“表演”。
    因为那时两人都是八一制片厂剧团里的演员,演员的表演训练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春晚的第一个小品《吃面条》就是俩人的一次突发奇想:把平常训练演员的小品表演搬上舞台,会是什么样?
    两人把《吃面条》的雏形给身边人演了一圈,把食堂大厨的扣子都给笑蹦了。
    《吃面条》成功后,两人合计着要把小品的体量和内容扩大成为一个更为完整的节目。
    这时,两人性格上的对撞与外貌差别构成了天然的戏剧冲突,也成就了这对搭档最为成功的作品《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就是两人日常合作时的舞台化呈现。
    据朱时茂回忆,两人当时年轻气盛,讨论起创作来谁也不服气谁,简直就是小孩吵架。
    陈佩斯觉得自己了不起。
    朱时茂不服气。自己从来都是男主角,凭啥说我不如你懂戏?
    陈佩斯不服,觉得朱时茂演主角都是因为他长得端正而已。自己虽然演不了主角,但自己有本事啊。
    两人谁也不服谁,吵着吵着,《主角与配角》便有了雏形。
    他们俩在台上斗气,陈佩斯不甘心当配角,说什么都要用大光头挡住朱时茂的主角脸,正是两人在台下亦友亦敌的表现。
    小品《卖羊肉串》,是两人在大街上观察小商小贩后敲定的节目。台上,陈佩斯穿的是朱时茂的睡衣,把朱时茂耍得团团转。
    台下,朱时茂回忆两人吵翻了,各自去饭馆吃饭,结果还是选的同一家。吃完两人一掏腰包,陈佩斯立刻阴转晴:没带钱,您帮忙付一下呗?
    有人再问陈佩斯,此事当真?陈佩斯半眯着眼,嘴角上扬:不记得了。
    活脱脱就是二人在台上斗智斗勇的翻版。
    3.赵本山范伟
    赵本山和范伟的关系一度极为微妙,而这恰恰说明了缘分的奇妙。
    一个骨子里扎根土地的农民,和一个骨子里向往艺术的人,曾经缔造了中国喜剧表演上的奇迹。
    十几年前的除夕夜,几乎全中国的人都只期待一件事——赵本山什么时候上场?
    而范伟的出现,又让人们的期待变成了——赵大忽悠今年还出来卖拐吗?
    赵本山范伟的组合是利用外形反差塑造对立人设又一成功案例。
    但赵本山范伟的合作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讲相声默默无闻的范伟被赵本山发掘之后,跟着赵本山上了几次春晚,扮演过诸如《红高粱模特队》中油头粉面的教练等角色,反响一般。
    2001年,范伟脱掉西装,穿上夹克旅游鞋,扮起了老好人范大厨;赵本山则舍去了闹腾的群演,带上媳妇儿高秀敏,一人一拐成就了“狡黠的东北农民”大忽悠。
    从此二人找到了明确的定位,赵本山用身上那份淳朴与狡猾并存的气质重新定义了东北喜剧。
    这里需要注意,与周星驰吴孟达、陈佩斯朱时茂这两对搭档都不同的是,春晚上两人最经典的人物关系是骗子与被骗者的关系。
    把一对搭档设置成单纯的正反对决,可以增强小品的冲突性和可看性。但这样的设置放在影视剧中却会给这对搭档带来许多桎梏。
    只有单纯的对立关系而没有合作,只有“异”没有“同”,会让一对搭档失去很多光彩。硬是要在骗子和被骗者身上找到求同存异的部分,对编剧来说是难上加难。
    因此,后来两人改变策略,不再走纯粹的对立路线,转头向“大敌当前一致对外,天下太平窝里斗气”的最佳损友方向一路狂奔。
    电视剧《马大帅》由此诞生。
    网友对《马大帅》的二次剪辑
    也是这部戏,让人们意识到范伟的演技几乎已经到了可以与赵本山比肩的程度。
    范伟让范德彪一举成为东北最知名虚构人物。据说东北地区一直流行一句话:“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万年范德彪。
    范伟的表演追求早在那时就已初现端倪。他能够跳出类型化的表演,着力表现范德彪身上的多面性,什么时候该胆小,什么时候该虚伪,什么时候要仗义,仗义间又透着小人物的虚张声势,范伟心里门儿清。
    而这种审时度势的表演,是赵本山其他搭档(徒弟)难以达到的高峰。
    东北F4各有各的好笑,但没人能全盘接住师父赵本山的老狐狸般的八面玲珑,更不可能有人能抢走师父的戏。

    唯一与赵本山搭档,又能轻而易举“抢戏”的人,有且仅有范伟。

    但一心钻研演技的范伟却有自己的路要走。
    在赵本山潜心打造本山传媒这个“商业帝国”之时,范伟开始与之分道扬镳,不断接演严肃文艺片。从此道不同不再为谋。
    分分合合三十年,两人与所有金牌搭档一样,有过不和传闻,有过相互误会。但头发花白之际,两人也像所有金牌搭档那样,互相谅解了过去。
    在去年《刘老根3》的结局里,赵本山范伟再度合体,拥抱在了一起。
    药匣子终究要走。赵本山范伟也终究要奔向两条不同的大路。
    好在这个结局,让观众没有太多遗憾。
    4.光头佬/男人婆&沈腾马丽
    男女搭档在喜剧界是另一种捷径。
    性别错置是男女搭档最爱用的套路,事实证明也的确好使。
    这种组合往往会突出男方的怂和女方的猛,导致男方看起来更像个姑娘,而女方则像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爷们,造成错位的滑稽效果。
    这类代表远有《最佳拍档》系列的光头佬和男人婆,近有我们都熟悉的沈腾和马丽。
    《最佳拍档》系列是新艺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喜剧系列。其中的最佳拍档指的其实是麦嘉饰演的光头佬和许冠杰饰演的金刚。
    为了增强娱乐性,《最佳拍档》创造了男人婆(张艾嘉 饰)这个形象,并加重了光头佬与男人婆的戏份,安排两人喜结良缘。
    张艾嘉为了男人婆这个角色,特地剪去了长发,和麦嘉组成了一对欢喜冤家。
    在《最佳拍档》第一集中,有一个经典桥段。
    光头佬和金刚闯祸住进了医院,男人婆骂骂咧咧找上门来。光头佬吓坏了,顿时心上一计。
    他假装不知道男人婆在身后,不断向金刚夸赞男人婆温柔、得体,从来不翘二郎腿。
    男人婆听到一次夸奖,就纠正一下自己的行为举止。最后不好意思再向光头佬发飙,光头佬得以逃脱男人婆的“魔爪”。
    这个段落放在今天铁定要被舆论喷得体无完肤,而在几十年前却是为了迎合观众特意增添的笑料。
    喜剧向来不惮拿性别做文章。光头佬和男人婆的出现,背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女性群体地位上升所带来的男性危机意识。
    而两人结婚后,这对搭档的戏剧冲突效果逐渐减弱,于是在第五部中,男人婆的角色彻底消失。
    有趣的是,多年后沈腾马丽空降喜剧电影市场,一部《夏洛特烦恼》奠定了其江湖地位,也引发了观众关于性别权力的大讨论。
    马丽饰演了一个行为举止粗鲁的女汉子形象,和男主角温柔漂亮的梦中情人秋雅形成鲜明对比。
    但电影中马丽扮演的马冬梅形象还是比男人婆进步不少。
    喜欢夏洛,就主动装嗲倒追;看到夏洛被欺负,她敢上前保护。
    男女搭档的缺点是演员可能因为要避嫌而散伙
    在两人主演的小品中,沈腾和马丽这对搭档也相对摆脱了异性搭档常用的性别反差,而更多用性格反差来做文章
    他们在2015年春晚合作的《投其所好》是难得既主旋律又不失娱乐性的小品。
    沈腾扮演的“郝贱”依旧又怂又贱,而马丽则将某些领导上班睡觉、爱摆官威、爱怕马屁的丑态饰演得活灵活现。
    马丽靠个人表演而非性别反差撑住了整场表演
    两人合力演出了一部“狼狈为奸鸡犬升天”的官场现形记。
    虽然马丽与沈腾合作的角色很多仍然带有偏男性化的特征,比如特意压低压粗的嗓门等,大大咧咧的行为举止等,但性别反差带来的喜感已悄悄与马丽的表演融为一体,不再像几十年前的“男人婆”那样扎眼和刻意。
    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02

    演员&导演

    如果说演员之间的默契是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完美契合,那导演与演员之间则是酒窖与好酒的关系。
    每个戏剧导演都有不同的喜剧理念,想要找到各方面都符合自己喜剧观念演员并非易事。
    但是一旦他们找到对方,交出的作业可能比两位演员搭档更为惊喜。观众能够享受到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坛好酒,而是酿造的全过程。(周星驰与吴孟达亦可纳入其中)。
    同样,可遇不可求。
    1. 冯小刚葛优
    “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主角”。
    冯小刚曾经发话,“我的喜剧,只能他(葛优)来演。要是有一天他不演了,我也就拍不了了。”
    说到做到,从1997至今,从《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到千禧年之后的《非诚勿扰》《私人订制》,冯小刚的每部喜剧片几乎都由葛优担纲主演。
    冯小刚喜剧中独特的“新京味儿”风格,唯有葛大爷能拿捏得死死的。
    据说这句话葛优学的是陈凯歌的语气,夺笋呐这帮人。
    观众一想到葛优冯小刚,第一个印象可能是——“贫”。
    这种北京方言自带的调侃气质,成为冯小刚喜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幽默的语言和台词也顺势成为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
    在冯小刚的喜剧中,一切都可以是被调侃、被消解的对象,连自己也不例外。
    而且这种调侃想要达到反讽的效果,必然要以更加严肃和平静的方式演绎出来。它不是强调动作的港式喜剧,也不是插科打诨的东北喜剧,冯小刚的喜剧深受王朔影响,打上了反崇高、反价值的知识分子烙印。
    许多台词看似荒诞,却与当下社会现实遥遥呼应,笑声背后藏着当代普通人的某种精神面貌。
    《编辑部的故事》里调侃人生不易
    有些台词巧妙化用政治话语来解构严肃,解构权威,用以宽慰大时代小人物的边缘感。
    这也算是一种对时代的积极回应。
    因此,这样的喜剧要求演员在外形上绝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丑角,越平凡越普通,越符合标准
    其次,在表演方式上要举重若轻,既有老北京的油腔滑调,又要有“文化人”的煞有介事
    就这样,冯小刚和王朔盯上了刚刚演完《顽主》的葛优,觉得这演员是块宝。
    冯小刚更是觉得一见如故:这人长得跟我还挺像!
    当时的葛优在一众小生中可谓其貌不扬,但在表演上却少年老成。若是这个年轻人对着镜头跟你聊起弗洛伊德,观众会拿不定主意:
    这人是真懂呢?还是胡侃呢?
    在庄谐之间自有定力,在严肃和虚妄之间徘徊,这不就是王朔和冯小刚最渴望的男主角吗?
    于是便有了著名的“大雨下车棚里的等待”。
    为了说服葛优出演《编辑部的故事》中的李冬宝,王朔和冯小刚(此时还是编剧)“三顾茅庐”,一次下大雨,俩人硬是在他家楼下等了四个小时。
    “你不去,得罪我们一帮人。你去,那个戏你顶多得罪一个人。”
    一番“威逼利诱”之下,冯金风和葛雨露一相逢,便拿下票房无数,也成就了日后一系列“冯氏喜剧”。
    葛优那不紧不慢的语气和不动声色的表请,与片中一个个荒唐古怪的奇思妙想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一时间,葛优成为“侃爷”的最佳代名词。
    但调侃别人,远比不上调侃自己有趣。冯小刚喜剧中那股“不拿别人当回事,更不拿自己当回事”的自嘲,放在葛优身上简直人戏合一。
    无论在媒体还是朋友口中,葛优都是与世无争的老好人形象。与电影中侃侃而谈的形象相反,生活中的葛优更像是个有肚量的容器,他低调、谦逊,且善于倾听,并无意做一个意见领袖。
    这恰恰戳中了冯小刚那傲气中略带自卑的浪漫主义。
    两人的一拍即合,看似是偶然,实则是必然。
    2. 宁浩徐峥黄渤
    2006年,《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
    中国黑色喜剧的铁三角——宁浩徐峥黄渤正式抱团出道。
    此时,距冯小刚开创的“冯氏喜剧”已过去将近十年,中国社会正在悄然巨变。
    《疯狂的石头》的诞生,似乎暗示着大众文化的势力已从抬头发展为了狂欢。这些年里,《大话西游》因其强烈的解构色彩被重新奉为经典,人们对喜剧的热爱不再满足于温和的调侃,而是渴望着更疯狂、更辛辣、更黑色的喜剧出现。
    宁浩依靠本片一举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新人导演。他的喜剧风格有着强烈的主题意识,阶级、欲望、人性的复杂皆是他想要探讨的话题。
    在这一点上,他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喜剧之王”许冠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的喜剧都不由自主地将人物放置于某种阶级位置上,试图展示一些必然的对抗以及和解的可能性。
    许冠文常常扮演一个自私自利又带点小聪明的小老板形象,而他的两个弟弟则作为被打压被欺负的角色处处与之作对。只可惜兄弟三人的合作没过几年就以弟弟单飞作结。
    而宁浩则幸运很多,他遇到了徐峥和黄渤,延续多了多年铁三角传奇。
    说起三人的相遇,亦是一次历史中的偶然。
    此时的徐峥拍了几部古装片,算是小有名气。但电影市场刚刚被张艺谋的《英雄》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电影显然是未来的风口。
    天生有商人头脑的徐峥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恰巧,当时徐峥和夫人陶虹共用一个邮箱,他发现一位青年导演邀请陶虹客串自己的新片。
    徐峥看完,直接把《疯狂的石头》剧本占为己有。
    与此同时,只演过一部戏、还不知道未来要不要继续做演员的黄渤被管虎推荐进入《疯狂的石头》剧组。
    天作之合就此展开。
    徐峥在宁浩的电影中扮演的正是许冠文那一类的形象——油头粉面、人模狗样,有时候是律师,有时是小有所成的老板。用宁浩自己的话说,徐峥在他的电影里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符号,是很城市人的形象”。
    而他的个人形象——近些年各种行为所体现出的精明市侩——也非常有利于帮助观众构建一个脑满肠肥的资本家形象。
    黄渤身上的“土腥味”则完美契合宁浩所需要的另一类形象。
    宁浩对城市与乡土、文明与蛮荒的辩证关系很感兴趣。因此,他需要一个更“乡土化”、蛮荒化的形象。
    这种形象在黄渤的演绎下亦是复杂多变的——
    《疯狂的赛车》里他是无脑蠢贼,《无人区》里是人狠话不多的土味杀手,《心花路放》里是没钱又中年失婚的loser。
    徐峥和黄渤的在宁浩电影中的人物关系时常带有阶级对立的特质,但同时又充满自反性:自私自利的人也有舍己为人的一天,杀人越货的罪犯也要讲究盗亦有道。
    两人的合作同样带有矛盾统一的意味,而宁浩则是背后那个将矛盾统一发挥到极致的人。
    在铁三角合作最紧密的几年里,徐峥曾经邀请黄渤出演自己的喜剧《人在囧途之泰囧》。
    两个在宁浩电影中合作无间的搭档,在徐峥自己的电影里却没有产生同等分量的火花。
    究其原因,除剧本和导演功力外,《泰囧》中两人饰演的是争锋相对彼此都想把对方往死里整的死对头。那种对立又自反的关系被削弱,有一部分转嫁给了完全闹剧式表演的王宝强。搭档的喜剧效果自然矮人一头。
    相比之下,便可看出宁浩电影中时刻营造的黑色氛围——无常的命运、残酷的选择、摇摆的人性——无一不在将徐峥黄渤这对搭档逼入心理绝境,扩大他们各自的“矛盾”,也为二人的“统一”埋下更细腻的伏笔。
    这就是优秀导演与优秀演员成为黄搭档后1+1+1>3的效果。
    回首过往,我们才发现,原来华语世界曾经拥有非常优秀的喜剧,和一群非常优秀的喜剧人。
    我们买票进电影院时,曾经担心的是晚饭吃多了会不会笑到肚子疼,而不是电影不好笑会不会气到肝疼。
    在上述搭档中,宁浩、徐峥、黄渤是最有潜力、最有希望能够继续为观众带来惊喜的喜剧创作者。
    但可惜的是,自2019年《疯狂的外星人》铩羽而归之后,铁三角重组的消息遥遥无期。
    如今,达叔远走天堂的消息更让我们无限感慨:
    “我还没死,他还没退休,一定有机会的”终成绝响。
    那样亲密无间的合作,那样天作之合的搭档,什么时候才能重现江湖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