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从哪里来?》系列:一、《史记》中的《老子传》或为后人伪造之作
这是行之龙心理推送的第21篇文章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老子的传记,这是正史中首次出现“老子”这一称谓。研究“老子”者皆以该传记为依据。然而,该传记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应系后人伪造或篡改之文。本文尝试深入剖析之,以正视听。
从本篇开始,与大家分享相关证据。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参与讨论或加微信交流。
《史记》中的“老子传”中的内容应系后世人的伪作,至少关于“老子”的姓氏、名、字、详细地址等是后世人所写。证据如下:
首先,《史记》所载“老子传”全文总共455个字,出现了三次“或曰”,一次“或言”,充分表明作者确实不知道老子究竟生活在什么时代、不知道老子究竟指的是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
这样的资料显然只能作为研究老子的参考信息,而不能作为证据。但是,截止目前的所有关于老子的研究,均以《史记》的这一记载作为主要依据,因此,整个立论基础就是错误的,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由此研究出来的结论当然也就不足为信了。
第二,一个人“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的寿命显然不符合事实,与目前所掌握的人类最长寿命不符。
《竹书纪年》记载的寿命最长的是黄帝,一百二十岁“乘龙升天”;《尚书》说舜帝“陟方乃死”,意思舜帝也活了接近整圈才去世。中国古代按甲子纪元,一圈为六十年,因此,陟方乃死,意思就是将近一百二十岁才去世。根据笔者的研究,舜帝活了一百一十四岁。可见,《竹书纪年》、《尚书》中记载的帝王的年龄,与现代人类最长寿命的记录相符,而与传说中的彭祖、老子的寿命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竹书纪年》、《尚书》中关于年龄的记载还是可相信的,而传说中的年龄则是完全不可信的。
由此证明,司马迁如实记录历史,在明明知道老子是个“世莫知其然否”的人物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理由将与汉朝皇帝、功臣毫无关系的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这类神话传说写进去的。因此,这些记载一定是后人加进去的。
大概《老子传》的作者自己都不相信人能活一百六十余岁,这才用“以其脩道而养寿也”来自圆其说,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第三,对于这样一个不知道生活时代、不知道具体是哪个人、活了多少岁也不真实的人物,作者却用非常肯定的口吻记述了他们的子孙八代!这在《史记》列传人物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既然能确定子孙八代,已经到了汉代,司马迁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呢?这显然也不符合情理,不合逻辑。
不过,这种不合情理的信息却也给我们提供了反向线索,或许这些内容所表达的信息正是篡改的目的和用意所在!
第四,对于这样一个不知道生活时代、不知道具体是哪个人、活了多少岁也不真实的人物,作者却非常简洁、直接的,不但详细记录了老子的籍贯、姓氏、名、字、官职,而且把籍贯从国别到县、乡最后直接写到了“里”,这同样是《史记》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除了知道老子家在某国某县某乡某里的人,谁又能写得如此详细呢?这哪里在写史,倒更像是在规划历史!司马迁怎么可能这么写呢?
第五,《史记》中总共介绍了259位人物的姓名或住址。对比后发现,在《史记》所介绍的所有人物中,就连刘邦、萧何、曹参、张良等离司马迁时代这么近的当朝皇帝五代以内都没有如此详细的介绍。例如张良等人的字就没有出现在中,而是文中直接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而相当多的人则是只介绍名,或者只介绍字,或者只介绍地址。
为了说明这样的记载为什么不可能,需要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行政区域级别划分的有关知识:
根据《周礼》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賙;五州为乡,使之相宾(《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周礼·地官司徒·序官》)。”
《广雅·释宫》:闾,里也。《说文·邑部》:邻,五家为邻。因此,《周礼》中说的“比”,就是汉代以来沿用至今的“邻”。
周施行的是诸侯国制,大国的国君由“公”担任,行政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分别是:乡、州、党、族、闾(里)、比(邻)、家。
秦始皇统一天下,施行的是郡县制,将乡置于县以下,这就形成了《汉书·食货志》所记载的:“在野曰庐,在邑曰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常,五常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也。邻长位下士,自此以上,稍登一级,至乡而为卿也。”汉书所记载的乡的最高长官为卿,这就比周代的“乡老”低了好几个级别了。
虽然汉与周相比,乡的级别早已大不相同,但家、邻、里的设置还是一样的。因此,如果确定了一个人是哪个“里”的,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确定了某个人是在哪个住宅楼上住。试想,对于“老子”如此精准的定位,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人是哪个年代的?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呢?
更何况经过了战国、秦始皇统一如此长期的战乱和行政区重新规划,汉代人怎么可能确定连是谁、什么年代都没搞清楚的“老子”就是某国某县某乡某里的呢?
因此说,该传对于老子的介绍,明显与其他人物的介绍不一个风格,不是同一表达习惯,更不符合有历史事实和逻辑,这样的介绍显然是假的!
不过,这倒充分显示了在作者心中,老子是整部《史记》中最特殊的人物!这么写的人怎么可能是司马迁呢?
第六,这段老子传记,作者明确表示“世莫知其然否”,然而同时却又作出了如此简洁、明确、全面、详细的记述,而且没有引用任何资料来源,这不符合常理。明显违背了“信者传信,疑者传疑”的《史记》记录原则。司马迁怎么可能这么写呢?
第七,老,在周代是一种特殊身份的表示,“老聃”、“老彭”、“老莱”中的“老”均为敬称,周代绝对不会有“老”姓。
《礼记》云:“夫为人子者……恒言不称老”;“七十曰老”;子曰“父母在,不称老”;“大夫七十而致事……自称曰老夫”;九州之长“于内自称曰不谷,于外自称曰王老”;“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这些记载都充分证明,老,在周代是一种特殊身份的表示,是一种特殊称谓。“三老”与“宗祝”、“三公”并称,也充分表明了“三老”的地位之高、身份之贵。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而重礼,言称“老聃”、“老彭”而不称“师”,就是因为“老”本就是敬称。
其实,《史记》中也有相关记载,如:
“胡毋生,齐人也。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儒林外传》)。”意思是说,有个叫“胡毋”的先生,以“老”的身份回去教授学生去了,也就是当老师去了。
“晋悼公之七年((前566年)),韩献子老。(《韩世家》)。”意思是说,这一年韩献子七十岁了。
“籍以蜀父老为辞,而己诘难之,以风天子。”父老,老与父并列,显示出“老”的特殊意义。
另外,《史记》中还有大臣以“老”为由请求辞去官职的记载。这些都充分表明了“老”的特殊意义。这再次表明“老”在汉代仍然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敬称。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平民百姓,都是不可以随便使用的。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谁敢以“老”为姓,使上至天子王侯、中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不论老少,对自己家的大人小孩皆称为“老”呢?老子既然是周朝的官员,连孔子都去问礼,他怎么可能会以“老”为姓呢?
因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关于“老子姓李氏”的记载,一定不是司马迁所写,也应该不是汉代人所写,因为找不出汉代人篡改的动机和理由。
至于后世有人认为“老”为姓、“老”姓即“李”姓,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胡编乱造。
第八,该传记言“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
按照《史记》记载的姓氏来源习惯,宗或宗的后代就应该以封地“段干”的“段”或“干”为姓,而不是以“李”为姓。那么,老子姓“李”又是怎么来的呢?
第九,司马迁写史是非常谨慎的,更是对孔子倍加推崇的,又怎么可能对老子这个“世莫知其然否”的人物情有独钟,使用如此众不同的细致笔墨来记述呢?于公、于私、于情、于礼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司马迁绝对不可能这么写!
综合以上九条,完全可以确定,《史记》中的老子传部分非原文,而是后世人所补录,至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如关于姓氏、名、字等是后世的伪作!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什么时候篡改或者伪造了《史记》中的《老子传》?又是出于什么动机这么做呢?欲知详情,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并注意保存好联系方式,或者加好友。
弘扬五千年文化精髓
传播龙心理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