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记》一课一练及答案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控垂崖 控:临
B.然前瞰涧水 瞰:俯视
C.不可殚数 殚:尽
D.水旱祷焉 焉:语气词
【答案】D
【解析】焉:兼词,在这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是则亦穷矣 觉宇宙之无穷
B.终夕潺潺,久而益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十余级乃得度 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答案】C
【解析】A项,均为形容词,尽头,穷尽。B项,均为副词,更加。C项,动词,面对/动词,到达。D项,均为动词,通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日光烛之
B.旦起下视,白云满川
C.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C
【解析】A项,“烛”,名词作动词,照。B项,“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项,“云”“响”,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
4.与“独夜卧其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风来两峡间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而作神祠于其东 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答案】B
【解析】B项,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台当山西南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亦皆历历在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同源而分流 (2)对着 (3)分明的样子
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百丈山“最可观”的一组是( )
①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②一峰独秀出 ③皆若飞浮来往 ④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⑤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⑥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C
【解析】①是最后记小结之用;⑥不是写百丈山自然景观的,是介绍祠堂的作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害怕危险的人就有不敢过的了。而山的美景,也到这里为止了。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王莽末,为弟报仇,亡命江夏。久之,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常为偏裨,攻傍县。后与成丹、张卬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兵。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
是时,汉兵与新市、平林众俱败于小长安,各欲解去。伯升闻下江军在宜秋,即与光武及李通俱造常壁,曰:“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成丹、张卬共推遣常。伯升见常,说以合从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常还,具为丹、卬言之。丹、卬负其众,皆曰:“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常心独归汉,乃稍晓说其将帅曰:“往者成、哀衰微无嗣,故王莽得承间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积失百姓之心。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以秦、项之势,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 以此行之,灭亡之道也。”下江诸将虽屈强少识,然素敬常,乃皆谢曰:“无王将军,吾属几陷于不义。愿敬受教。”即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合。
及诸将议立宗室,唯常与南阳士大夫同意欲立伯升,而朱鲔、张卬等不听,欲立更始。及更始立,以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
更始败,建武二年夏,常将妻子诣洛阳,肉袒自归。光武见常甚欢,劳之曰:“王廷尉良苦。每念往时共更艰厄,何日忘之。莫往莫来,岂违平生之言乎?”常顿首谢曰:“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帝笑曰:“吾与廷尉戏耳。吾见廷尉,不忧南方矣。”特加赏赐,拜为左曹,封山桑侯。
十二年,薨于屯所,谥曰节侯。
(选自《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B.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C.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D.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
【答案】C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纪年的名号,如建武;也可用于称呼皇帝,如更始。
B.肉袒指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之意。
C.顿首此处意为磕头。古时也常用于书、表、奏等文章的结尾,表示敬意。
D.薨在唐代以前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后来也用以指皇帝、太后之死。
【答案】D
【解析】皇帝之死称“崩”不称“薨”。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常与王凤、王匡等起兵,大破荆州牧。王常他们起兵后攻打云杜附近各县,号称下江兵,后来又大败荆州官兵,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
B.王常希望辅助汉朝,成就功业。王常听了伯升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向成丹、张卬说明,但成丹、张卬不同意,认为应该各自做主。
C.王常素有威望,以理服人。王常想归顺汉朝,便把归顺的道理对将士们陈述,最终他促成了下江兵和汉军、新市军等联合抗击王莽。
D.王常一心为汉,备受重用。他在更始帝时拜将封侯,更始帝兵败后投靠光武帝,光武帝虽对他有所不满,但念及两人的情谊还是委以重任。
【答案】D
【解析】“但念及两人的情谊还是委以重任”的说法不正确。原文中,光武帝提到两人关系时带有责备王常的语意,他重用王常有“不忧南方”的考虑。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秦、项之势,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王莽篡夺政权,杀了皇帝,残害虐待天下百姓,百姓思念汉朝,所以豪杰一起起义。
(2)凭秦朝、项羽的力量,尚且被消灭,何况现在我们这些在民间聚集的平民呢?
四、语言运用
12.好朋友阿成考上大学,小明给他写了一张贺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阿成,祝贺你考上理想的大学!能考上顶尖名校,你真的特别幸运!获悉这个好消息的那一刻,我也无比兴奋。虽然不能和你上同一所大学,但我会永远感念我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敬祝你大学新生活愉快,学业蒸蒸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幸运”改为“优秀”。②“获悉”改为“听到”(或“得知”)。③“感念”改为“记住”(或“铭记”)。④“敬祝”改为“祝愿”(或“祝”)。⑤“蒸蒸日上”改为“进步”(或“更上一层楼”)。
13.下面是上线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步骤图,请把填报步骤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志愿填报分两步:第一步,分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与高职(专科)类填好志愿预填表;第二步到填报点网上填报:先凭座位号、身份证号与考生号登录填报系统,然后按预填表填报,再提交并安全退出,最后打印确认表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