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 期待“面壁”走出寺庙
2014年8月,游新昌大佛寺,见一摩崖处,刻有“面壁”两字。
■期待“面壁”走出寺庙
孙承安
面壁,字面意思十分明了,即面对墙壁。刻在寺庙,因为它首先是佛教用语,意在训诫僧人要面对墙壁默望静修。但“面壁”的引申义很多,既可以指闭门独处,不闻外事,也可比喻常人的静坐养神;既可以形容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也可以是对“三省吾身”的一种形象化表达。《论语·学而》有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一种严于律己注重自我反思的修为,是古代儒家所积极倡导的。
此外,“面壁”还指责令面对墙壁而立的处罚。我们小时候,老师常用这种方法处置调皮的孩子,例如无故不完成作业,动辄欺负弱小的同学,逃避值日搞卫生等等,都可能受到面壁罚站的惩罚。
如今的学校教育,早已不允许让学生“面壁”了,即便面壁不会伤筋动骨,但也被称之为摧残身心而归入体罚之列。我有不少学生在当老师,时常听到他们叹苦经:宽松一些,会有人说不负责、不上心;稍一严厉,又会得罪“小皇帝”“小公主”,还会被气势汹汹的家长“兴师问罪”。连指出学生的错别字,都要担忧他们心灵是否会受到伤害;连批评几句犯错的学生,都要后怕他们会不会抑郁;连管理课堂纪律,都要控制分寸,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曾经最光辉的职业,现在却成了最如履薄冰的行业,老师最终只得学会明哲保身。纵观近些年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和极端事件,究其原因,与平时惩罚教育的缺失而导致承挫能力普遍下降,或许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我认为,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犹如鸟之两翼,缺乏惩戒的教育,绝对不是完整的教育。但凡是人,都有认识的局限,犯错实属难免,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成人一般已经具有自我反思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而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极为有限,就有施加外力督促甚至使用强制手段的必要。因此,赏识教育固然能鼓舞和激励学生,而当孩子犯了错误且主观上意识不到错误的时候,除了正面引导,批评惩罚也是断然不可或缺的手段。
清乾隆时期,大臣王杰曾任上书房总师傅,教皇子们读书。据传,王杰执教相当严厉。有一次,因为皇子们对圣贤不恭,王杰便惩罚皇子们跪下。不巧,正被前来巡视的乾隆皇帝碰见。乾隆看到后又生气又心疼,当即让皇子们起身,并对王杰说:“教者天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王杰当场不卑不亢地回道:“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意思是,虚心受教的将来能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不受教就会成为桀纣那样的昏君,师道不就正该如此吗?乾隆皇帝一听,立即让皇子们重新跪下,对王杰也更敬重有加了。
如今时代不同了,“下跪”有侮辱人格之嫌,自然不可效仿。而面壁罚站,没有皮肉之苦,但既可静心思过,又能让孩子从小明白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道理。听说韩国等一些国家,仍允许对中小学生实行适度的惩罚,如打手心、打屁股、罚做体力劳动、操场上跑步等;同时还规定,必须由专人监督惩罚过程是否合规,被罚学生可以在给予的几种惩罚方法中选择一种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借鉴的。有的学校尝试实行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当事人、家长和学生代表一起听证,允许当事人申辩,规范调查取证,公开处分决定的形成过程,在惩戒教育过程中保障了学生的权利,这更是可以考虑区域推广的好做法。
玉不琢,不成器。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线;有了底线,方知对错。教育从来不是放纵,适度惩罚才会让教育真正变得有力量。因为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期待“面壁”能走出寺庙,回归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常态,无论成人还是孩子,也无论主动还是被动。
孙承安老师
作者简介
孙承安老师,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在龙门读中国》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