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节令|最全惊蛰养生指南,惊蛰养生做的好,扶阳祛邪百病跑!

2021年3月5日
16:53:32
辛丑年正月廿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孝经纬》:「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从惊蛰起为卯月,卯者,茂也,言阳生而滋茂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春雷预示着生长的季节开始了。

此时节宜户外小运动微汗,衣服增减适度,春捂秋冻。多吃时令春菜,适量吃酸味,睡眠充足,安静神气。

饮食,多吃清淡食物

适宜:芥菜、姜、韭黄、乌鸡、葡萄干、鸭血、枸杞、菠菜
惊蛰时节肝阳之气渐发,阴血相对不足,饮食宜戒酸增辛,多吃些补肝血、助阳气的食物,以顺阳气生发,使气血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千金方》曰:「是月(阴历二月)宜食韭,大益人心。」故此时最适宜吃韭菜,有温肾助阳、散瘀活血、健胃暖中的功效。
除此之外,芥菜、茼蒿、姜、韭黄、青椒等辛温之食也应常吃,可避免因阳气生发过快而出现背凉、四肢凉麻胀等阳气不足之症。肝主藏血,春季要想肝疏泄有度,一定要保证肝血充足,宜多吃大枣、桂圆肉、乌鸡、葡萄干、鸭血、枸杞、菠菜等补血养血之物,如果最近常有头晕、眼睛干涩、睡觉多梦等阴血不足情况,更要常吃多吃。
少吃:冷饮、螃蟹、蛤蜊、生蚝、绿茶

春季肝旺易克脾,而寒凉之品会损伤脾胃阳气,若此时不加以顾忌,对脾胃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冷饮、海鲜(螃蟹、蛤蜊、生蚝)最好少吃,水果大多数性寒凉,并非越多越好,每天1~2个就好。喜欢喝绿茶的也应该有所节制,淡茶一二杯就好。如果不慎造成胃痛、腹泻,可煮点生姜红糖水喝。

忌吃:动物肝脏、黄花菜、酱菜、大蒜、小蒜、生鸡蛋、兔肉。

《金匮要略》:春不可食肝--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

《云笈七签》:是月勿食黄花菜,交陈葅(酱菜),发痼疾,动宿气。勿食大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勿食鸡子,滞气。勿食小蒜,伤人志。又云:勿食兔肉,令人神魂不安。

穿衣,以悟为主

专家提醒说,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公众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

惊蛰时节,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姑娘们,往往在早春时节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装,这种穿着其实对身体很不利。

如气温太低,特别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穿裙装,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特别是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会引发关节炎。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

运动,适宜舒缓健身

惊蛰期间,许多地方春暖花开,一抹新绿,空气清新,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多时,最适宜在户外锻炼,吐故纳新,调和呼吸。而且春练以小运动为宜,小运动量有利于阳气升发及散冬季蕴伏之气。

活动到微出汗为好,如在阳光下散步、快走、体操、瑜伽等。避免大汗淋漓,否则会损伤阳气,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起居,宜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去“春困”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专家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春雷响,万物长”。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百草回芽,百病易发」,此节气除了西北、东北外,我国大部分地方都已是一片融融春光了。但气温上升迅速,且冷暖空气交替频繁,这让病毒、细菌有机可乘,易引发感冒、流感、宿疾等。

养护阳气是必不可少的:

晚睡早起(最晚不超过11点,最早不超过6点);晨起伸懒腰,促进血液尽快分布到各个经络中去,防受寒感冒,同时也能激发肝脏功能;继续春捂,不宜过早的穿上单衣、单鞋;慎防感冒,如果外出被风吹后出现头痛或者轻度的感冒,可赶紧揉搓一下迎香穴,用热吹风对着大椎穴(正坐低头,颈部突起的位置)吹三分钟。

情绪,宜舒缓

春阳上升,不仅是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就连心情也随之波动,「心动则五内俱焚」,时常出现激动易怒、敏感等。

此时应勤动脑体、不动心,感觉「迟钝」些好,不要太纠结于得失名利,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放下的时候不要舍不得,否则容易心动不宁、五脏不安。

茶饮,升阳散寒

生姜、红茶各5克,红糖适量。生姜加水浓熬,取汁泡茶加糖,热服,尤其适宜受寒后饮用。

生姜是助阳的宝贝,特别是在早晨阳气生发之时食用,升阳、散一身寒湿的效果很好;红茶性温,温育人体阳气,暖胃,两者泡在一起是春季祛除寒湿的佳饮。也可帮助因饮食过量而囤积的废物排泄体外,保持身材。

惊蛰尤其要少说话

惊蛰阳气初震,虫蚁出动。身体内的阳气也开始升发,这时候人偏阳属性的功能开始变强,以前说过,好的睡眠要阴平阳秘,而现在人容易精力旺盛、睡觉不安宁,或者直接就睡不着,有时候身体很累但就是睡不好,这时候要滋阴养血,平衡体内过剩的阳气。

伴随着阳气的升发,人们上火、发脾气的现象也开始变多。这是因为春天对应身体是肝木的季节,这个时候中医里身体肝的功能会相对旺盛一些。

而肝自身喜欢像树木一样,想让自己的肝气像树枝一样自由生长,同时肝主疏泄调理着全身气的运动和身体的情绪。

平常有肺金克制,它还不敢放肆,而现在春天了,它功能稍微强一点,赶紧带着全身的气和情绪自由升发。这时候人就容易出现肝相关的症状。

本来阳气就开始变盛,又有肝气鼓动,平常我不开心也就这样了,现在身体的肝正强势,它说不行,我不开心,我要发脾气,有一点不顺我就要反抗。

这时候人容易发怒,还控制不住,如果和人说话太多,容易争辩,影响人际交往。

而如果本身就是气郁、阴虚、上热下寒、湿热体质的人这个时期尤其要注意,控制不住就尽量少说。

闭口不言:养生又养心

自古以来,少说话的观点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赞同。药圣孙思邈提出“多言伤气”;宋人陈直在一部关于养生的书中将“少言语,内养气”排在首位。

同时,也有不少寡言养心神的妙招流传了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下:

双手握固:收敛心神

婴儿握拳头的方式不像成年人一样拇指在其余四个手的上面,而是蜷缩在另外那些手指下面,大拇指的指尖和无名指的根部相抵,其余四指回握。这种手式,就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握固。

《诸病源候论》有云:“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

牵过婴儿小手的人都明白,他们握的力度很大。古人认为无名指的根部是肝魂关窍之所在。小孩子出于自保,往往会本能地紧握拳头以“固魂”。生而神灵,宝宝作为天地的精华所在,出生就已经会保护自己了。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

从养生的角度解读《老子》中“骨弱筋柔而握固”,是说婴儿身体虽然柔弱,却能让自己不受外界邪气的侵害,他们的护体秘诀就是双手握固。道家养生气功八段锦中,“攥拳怒目生力气”,攥拳的方法就是握固,握固法能“定魂魄、辟邪气、防疾病”。

心里害怕,惶惶不安的时候,尤其适合握固,会令自己安定下来。平时休息的时候也可以握固,能帮助身体内守精神,给自己信心,告别担心和恐惧。

静坐:养心安神

静坐不仅对身体好,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长久的练习“专注”这件事,人的杂念少,气会很顺,身体很好。

古人认为盘腿可以将气血集中在身体里,而不耗散。尤其是挺直脊柱,自然端坐的时候,会觉得气息顺畅,头脑得到气血充足。气定则神闲,神闲则性静。

两腿交叉,屁股略垫高,盘腿而坐,脊柱自然挺直,自然就好……时间可长可短,短则十几分钟,长则数小时,只要你觉得放松舒服就行。若是腿麻了,就用舒服点的姿势,揉揉。不必强求。

中午没空午休的朋友,也可以抽一点点时间,听一首放松的歌曲,尝试一下静坐这件事。

即使再忙,内心有许多美好的愿望,也请你不要忘记爱护自己的身体,慢一点,照顾好它。

叩齿吞津:滋养五脏

人的口水分“唾”与“涎”,当中“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唾和涎是肾气和脾气所生化之物,合称“金津玉液”。

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藏精,精化津液而濡养全身,道家认为,口水是人之精华所在,每一滴都很珍贵。

人身与大自然本是一体,亦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气循环于天地之间,心性伏下,与肾气交合,《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的口水是气之所生,犹如清晨的露水,最能滋养润身体。

叩齿吞津,就是可以增加好多口水。

叩齿36下

全身放松,舌轻舐上腭(刚好接触上,要放松舌头,不要用力)。

意守“金津”、“玉液”两穴。

屈舌在口腔内沿牙床外侧作顺、逆时针旋转各36次。搅动时要放松舌头,用力要柔和自然,唾液自生。

之后分三次将唾液徐徐咽下。

这时候除了叩齿吞津,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生津的食物,让口舌生津,然后把唾液吞下去,更滋润身体。有点作弊的感觉哦,但很棒!

身体虚弱的人可口含西洋参片(有性价比极高的西洋参片,这个补气益精相当了得,常备不头晕,不口渴),嚼碎了,含在口中,有了口水一起吞下去。

惊蛰“防病”把握两点

养足精神

在中医理论里,春季与“肝”相应,此时保养身体的重点就是“护肝”。

所以,在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平和,忌大动肝火。过于愤怒会让肝气太盛,易引发头晕、目眩、中风等病症。而且,惊蛰时期也是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季,平时也要注意预防。

“惊蛰”过后,很多人会感到莫名疲乏,这就是“春困”。要解决这个困扰,最好的办法的还是得保证良好的睡眠。

睡眠小贴士:

1、建议睡前30分钟内尽量不看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心情平静。

2、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按摩一下面部,推动气血运行,有利于安神宁心,起到助眠的效果。

惊蛰“养生”注重饮食

宜升发

在中医看来,惊蛰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多吃“助阳升发”的食物,如韭菜、芽菜之类,取其“升发”之性。

而此时的时令食物,如春笋、水萝卜、木耳菜、豆芽、银耳等粗纤维蔬菜都很不错,常吃可帮助肠胃蠕动,防治便秘。尤其是当季的春笋,刚刚破土而出,笋肉鲜嫩、美味爽口,十分值得一试。

春笋可根据其不同部位的鲜嫩程度区分食用,口感各有千秋。比如,水嫩的“笋头”用水焯烫后凉拌,可保留春笋的本真原味;“笋中”适宜切片与肉片一起炒制;口感较老的“笋根”则可与肉类一起炖煮煲汤。

而选择与春笋相搭的“肉”也有讲究,在惊蛰时期最适合吃的肉类是“瘦猪肉”,因为它性平,不肥腻,好消化,又有丰富的蛋白质,此时吃一些可增强体质。

加点甜

此“甜”并非是要吃上一堆甜腻的糖果或奶茶,而是指惊蛰期间要多吃能“生津润肺”、口味甘甜的食物,比如大枣、山药、梨等蔬果。

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说法。尤其是“雪梨”,味道清甜水分多,还能润肺止咳、滋阴清热,每天都可以吃一些。

若觉得生吃梨后肠胃不太舒服,可加少许冰糖一起炖,以避免它的寒性,也有利于和胃降逆。

适量吃酸

中医认为,酸能补肝,但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克犯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春季肝气较旺,为平衡内脏,惊蛰时节要少吃酸味食物。

此时最适合日常滋养身体的食物便是“粥”。在“惊蛰”时节适当吃些有补益作用的药粥,可起到防病养生的效果。

拉伸筋骨应春气

惊蛰,是一副伏藏不出的虫子被春雷惊动,破土而出的意象。这时候做运动要应春气,带着一份生机,如蜇虫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

如果冬天没有好好养藏,时常熬夜、运动过量,到了惊蛰时节该生发了,气血就会不太够,身体沉沉的老犯困,那么下面这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特别适合你。

早春时节,慢慢地做,去感受筋骨的舒展,就像久梦初醒,一切都是新鲜的,又如婴儿初生,欣欣然在探索未知。

风吹大树

站起来,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手臂伸直,紧贴双耳,腰往左侧弯到极限,感觉整个脊椎向左侧拉伸,好像风吹过大树。保持这个伸展的姿势15秒,放松,再换到右侧,同样保持15秒钟。

拉伸两侧的肝胆经络,对精神压力大的上班族有很好的减压、降火功效。

醒脑拉伸

双腿站直并拢,弯腰下屈,用双手尽量向下伸展。保持伸展15秒,放松,重复这个动作3次。你会发现,手指和地面的距离在逐渐缩小。

这是非常好的办公室运动,通过拉伸膀胱经让头脑清醒,同时能锻炼脊柱、肩关节和大小腿关节的柔韧性。

搂抱大腿

直立,一条腿抬起屈膝,用两臂抱起,大腿贴身体越近越好,站稳,上身保持竖直挺拔,头要正,不能低。目视前方保持30秒。两腿交替进行。

这个简单的姿势可以拉伸和放松紧张的肩背部,收腹挺胸的动作会塑造健康体型,绷直脚尖可以打开涌泉穴,令气机下降,脚部温暖,头脑冷静。

这些伸展运动,把动作调到觉得「中等松紧」的定位点,维持这个伸展姿势不要动。呼吸要缓慢而且有节奏。如果是向前伸展的动作,屈身时吐气,维持姿势不动时吸气。做伸展时不可以闭气。

如果你发现伸展的姿势让你不能自然呼吸,那就不是真正的放松,记得把身体往回调一点,逐渐放松,恢复正常呼吸。

惊蛰到春光俏,扶阳祛邪百病跑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许多人会感觉到背和四肢寒凉,容易出现目倦神疲、腰膝酸软、上火牙疼、皮肤嘴唇干裂等症状,其实这是人体跟不上春天阳气升发的结果。

所以,这个时令,“补阳气”很重要,养生应该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才能生机勃勃。

晒太阳,以阳补阳

晒太阳,不光能够让你有个好心情,还能给你的身体“加加油”。

中医认为,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是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在晒太阳的时候结合中医经络,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养生保健功效。一般来说,要重点晒以下四个部位:

1、晒头顶补阳气,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晒太阳的重点。

晒头顶不必拘时拘地,可随时进行,平时天气好时,到室外散步,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2、晒后背调气血,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

晒的时候注意让阳光直射背部,老人在公园锻炼时可特意将后背朝向阳光即可。时间长短自己掌握,以舒适为宜。

此外,人的后腰部位有两大穴位,分别是命门和肾枢。如果方便,可将衣服撩起来,让阳光晒一下这两个穴位,可以补充肾气。或者在晒太阳的时候,可配合将双手搓热后摩擦该部位。

3、晒腿脚除寒气,寒从脚下起,常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多是阳虚体质,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脚,以驱走体内的寒气。

有老寒腿的患者,可以把腿在阳光下晾一晾,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晒腿的时候要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将双腿裸露在阳光下,每次至少晒半个小时。晒时,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对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4、晒手心助睡眠,人的手掌是很少被晒到的地方,所以要“特殊照顾”手心,会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劳宫穴,按揉此穴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晒手心方法很简单,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朝向阳光,或者抬起双手,掌 心朝向阳光即可。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艾灸补阳

宋代著名医学家窦材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灼艾就是艾灸。

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又名回阳草,产于山的阳面,充分的吸取太阳的精华,是一种纯阳植物、通十二经之功效。

艾灸就是通过火灼和艾草的药力渗透到穴位经络解除人体的病痛之处,祛除病邪的方法。艾草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艾灸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