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调动运用本能力?
大国崛起 民风尚武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极缓之功为试力。我们知道,不管你会多少种拳技也不管你掌握多少种力学知识,最根本的制敌因素首先要力大,否则一切技巧性的东西均为无源之水。而增力之法皆须借外力刺激,正所谓阻力大才能引发作用力更大。那么这跟慢吞吞的试力功法有何关系?
由拳论得知,锻炼试力必须要体会空气阻力,当功法之速趋于极缓时,习者所感应的空气阻力能达到最大值。对此王芗斋先生道:“欲与宇宙力起应合,须先与大气发生感觉,感觉之后渐渐呼应再试气波之松紧与地心争力作用。习时须体会空气阻力何以,我即用与阻力相等之力,与之应合,于是所用之力自然无过,亦无不及。初试以手行之,逐渐以全体行之,能体会此中之力,良能渐发,操之有恒,自有不可思议之妙,而各项力量,亦不难入手而得”(引自《大成拳论》)。
值得注意的是,试力者用力不及(懈)或用力过之(僵)均无法感觉到空气阻力的存在,是以懈与僵皆为试力之病。唯其所用之力无过之亦无不及,再将试力之速缓至极点,才能感到最大程度的阻力,反过来再充分激活习者蓄养的体内本能力,进而求得自身与宇宙大气的相互呼应。至此,大成拳本能力即被调动起来了。出于大多数习者站桩时松得很好而试力时僵劲又急切难除的原因,试力功法设有“推动水中飘木”等诸多意念,其实质是为了使所试之力做到恰到好处,以便深一层体认空气阻力。
练功时,试力动作之慢最好像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冷眼观之不觉其动,这样增力之效才能渐次显现出来。不过靠极缓之速调动的本能力尚难以直接运用于激烈的实战,故试力功法被视为力由试而得知的“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这种缓动中求力的特性是站桩、发力所不能替代的,显然上述有关试力的各种疑问已不复令我挠头了。
极快之功为发力。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包含其正反两面性和内在统一性,速至极缓试力者感知的空气阻力最大,速至极快发力者体验到的空气阻力也最大。当通过疾速之动,本能力与空气阻力一内一外达到最大程度的呼应之时,发力者能不能与混元阔大的宇宙趋于全身心的交融呢?我们是否可以谨慎地说,王芗斋先生的思想触角已探至把握宇宙时空感的学术领域?种种超出武术范畴的高层次学术探讨,有待拳界智者进一步论述。不管结论如何,大成拳谚“无力中求有力,微动中求速动”可谓王芗斋先生逆常人思维所开拓的技击增力之途。
在发力训练中,无力和有力似为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两个概念。外行人不知,既然做发力动作,最基本的用力是免不了的。这里所说的无力不是完全不用力,而是不用超过空气阻力的多余之力,速度愈快愈要克制用力的冲动,相应发力者被空气阻力所催发的本能力也就非常大。表现在克敌过程中,打击目标的阻力愈大,相应发力者被激发的本能力也同步加大,这样就做到了无力中求有力,即拳家所说的“点紧身松”。一旦所发之力片面追求凶狠,发力者就感觉不到外界阻力的存在,也就谈不上借之反激自身之本能力了。靠负重训练强化的力量,是建立在缺氧运动的基础上,王芗斋先生称之为注血之力,“夫常人之动,非注血不得有力,凡注血之力,皆板滞失和而不卫生,不注血而有力,即不用力之有力,用时得力,乃为本能之力也。”(引自《王芗斋先生答记者问》一九四O年)老先生如是说。
然而,应当如何理解“微动中求速动”呢?我们知道,提高发力的速度要涉及到如何减少自身与外界大气或敌我接点相互产生的摩擦以及怎样缩短发力时间的问题。根据滚动摩擦最省力的物理原理,大成拳广泛采用了圆形轨迹的发力方式(也许是实际训练得出的切合此物理原理的经验),这一点笔者在其它文章中多次谈过,在此不宜重复。就这样,在正圆、反圆、椭圆、斜圆、立圆、平圆等多种圆形轨迹发力中,发力者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螺旋,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自身与身外之间的摩擦,为提高发力之速奠定了基础。此外,缩短发力时间,首先要缩小发力动作,在不影响本能力强度的前提下,从大圆到小圆到无圆。无圆即所谓的不动之动,非动至极微不能如此。当通过站桩习者周身筋络的拉伸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练习发力便能由外动转为内动,表现出来便在身体微颤之间,“筋长力大”讲的便是这个道理,不动之动便是如此形成的。要知道,在动至极微的发力条件下,速度之快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合而言之,将“无力中求有力,微动中求速动”用于发力实作,被击者无不有身受大锤重击之痛,形同撞上高速旋转的机器,攻力愈大,受挫愈重。
现在让我们把思路再回到前文有关增力之问,作为大成拳研习者,不练站桩犹如商人没有本钱,一经触敌,技击者身架难免不堪外力重负,速度快却无用,故桩法为增力之本。要认识到,本能力是一种得自桩法与外力同步递增呼应且不受主观意识支配的力量,唯其与单操手发力的极(疾)速之动有机结合,才能将本能力淋离尽致地运用,陡发于体外,故单操手不像常人理解的那样只能徒增肌肉耐力而已,据此观之,前文有关增力二问其惑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