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推荐:庄子的答案
(小庄庄)
文:叶嘉旭 聂传安
上周作文,选用外省市中考作文题目,一下子扔出三道,让学生任选其一。
10班叶嘉旭选的是2018年成都市中考作文题: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他笔下的《答案》在一百余篇作文里显得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两千多年前,惠子在濠梁之上,质问他的好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以此开篇,估计也能让人心一凛:不按套路出牌啊。从全篇看,这正是“问”)
然而他的朋友,庄周笑着反驳他:“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然后惠子有些气恼地再度追问庄周,却被他偷换概念,直接结束了这场辩论。(因为是学过的文章,所以仅交待必要的信息,尽量略写)
我小时候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是替惠子抱不平的:庄周明明无法回答惠子他是怎么知道鱼很快乐的,却不肯承认,而偷换概念,搪塞惠子。要知道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用孔子的话来说明庄子“不知也”。此处贬庄子,即为“抑”,为后文的“扬”服务。文章的波折即显)
等到我再学到这篇课文时,我才对庄周有了一些认识。原来庄周是道家的代表人,他推崇自然,讲究无为而治,与世无争。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到愉悦与幸福。(读书渐多,眼界渐开)
怀着对庄周这份淡然到超脱世间的敬畏,我开始关注这位与人辩论却不谈及内心真正答案的人。(去深入了解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可能会发现更多)
楚威王派人带着丰厚的礼物聘请庄周出任楚国的宰相。庄周笑着对他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位。但您没见过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把它身上披着华丽的绸缎就牵进庙里,但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小猪也来不及了。”
更令人吃惊的答案在后面:“您赶快离去,因为这是在玷污我。我宁愿在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这可悲的相位束缚。我立志终身不做官,只为让自己的心志愉快。”(庄子这个故事不同的版本略有出入,但主要内容相近)
看到这里,我有些感慨。没想到还有人宁可放弃白送的大官,也要去追求内心的愉悦。这是何等的胸怀啊!(结合上文可知,不仅是“白送”,简直是“倒贴”啊)
我忽然有些明白了。在濠梁之上,庄子并不是无法告诉惠子自己为何知道鱼很快乐的答案,而是他已经真正理解了鱼的那份洒脱的快乐,他是在用行动告诉惠子自己的答案啊!(我们似乎看到庄子瞅着惠子笑嘻嘻地说:“想知道答案?你看着我呀,你看着我呀,我就是答案!”——甚至差点叫出来“你来打我呀”之类的得瑟欠揍类语言)
用嘴说出来的答案未必有错,但身体力行证明的答案才是最完美、最有说服力的!(对,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这是“答”,回答开篇时的“问”。一问一答,遥相呼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就嘉旭同学文章发几句感慨:
其一,选材涉及课文内容,使得文章充满“书卷气”,而这种气质很容易与读者——特别是语文老师产生共鸣,大有“与我心有戚戚焉”之亲切感。其实文章也如人。粗文、俗文、恶文、鄙文、无聊文、浅蔳文、白开水文难以让人亲近喜欢。
其二,文章构思颇为用心。除了旁批里提到的首尾呼应外,对庄子的由不理解到理解、由理解的浅到理解的深,层次分明,很是难得。
其三,学语文需要有阅读,有思考。此文中庄子拜相之事为嘉旭的课外阅读,把它作为回答惠子问的答案,正是嘉旭的思考。
其四,用心对待文章,力争每篇都是心血之作。从开头所说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就可以看出嘉旭写此文时所付出的辛苦。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敬畏文字,亲近文字,珍惜每一次的写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