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怎么临?要注意哪些细节?

原创 光荣大地

这里讲的金文主要是指西周铭文这样的大篆典型形态,比如大盂鼎、史墙盘、毛公鼎、散氏盘之类湿刻浇铸类的铭文,而不是中山王器铭那种精致的装饰性的刻铭。

临写这些金文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真正懂得大篆笔法,纠正类似描画的不敢用笔的书写状态,对浑厚苍莽的审美特性进行深度体验与掌握;二是真正懂得非对称的艺术造型手段,打破后来那些小篆、隶书、楷书的规范造型,对汉字书写成为造型艺术进行深度理解和把握。

分别来自于大盂鼎(左),史墙盘(中),毛公鼎(右),这确实有点颠覆我们对篆书的理解

既然目标明确了,那我们就有了相适应的路径、方法和工具

路径:

1,画线,锤炼大篆线型→

2,大盂鼎、史墙盘→

3,毛公鼎→

4,虢季子白盘、散氏盘→

5,集字创作→

6,混合创作,自我融合。

之所以是这个路径,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展开了。

学习大篆先写《散氏盘》还是《大盂鼎》?

工具:

1,较浓的墨;

2,长锋羊毫笔写5-8公分的字,较大的斗笔(福字笔、浑穆)写10公分以上的大字;

3,有一点生的纸,六七分熟为好。

方法:

1,裹锋入纸,中锋为主,注意起收笔形态的重点表达,尤其注意行笔过程的扎实。

2,逆顶涩行,顿挫波动,大篆线条一定不能一致、匀净,而是浑厚苍莽,因此,逆顶涩行、顿挫波动的基本书写状态要想办法表达出来。

上述这些问题,我将在周二的公开课中一一剖析

下面讲讲初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这个地方,到底怎么理解?怎么表达?

1,金石气的不规则性,要充分注意到,笔画整体上粗细变化不大,但是两头细中间粗的基本型要明白。

2,不能一个方向走,往往中途要改变很多次方向,即使完全的直线也要有气息绵长多次发力的书写状态。

3,笔画交接处的“焊接”感、“错位”感,都需要进行适当表达。

4,特别关注结构上的正侧疏密、参差错落,一定要充分表达甚至过分表达,不要去收敛。

这些细节注意了,大体格局就可以呈现了。当然在实际临写过程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场景要应对,我们在周二的课程中一点点演示。

“一剑封喉”大篆系列课程正在不断更新,目前所有的演示课已经上线,理论课还有最后的通临、创作部分没有更新完毕。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碰到课程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可以再交流群中提出来。虽然这个交流群老师没有义务回答问题、点评作业,但是一起探讨问题,相信老师们、助教们和同学们,还是非常愿意参与的。

最后做个通知

周二晚八点,《大篆入门》公开课第三课继续,主要内容是:

9,大篆学习的原则、路径与基本方法。

10,初学大篆过程中碰到的典型问题。

11,大篆——儿童的书法乐园。

12,答疑与演示。

已经讲过的内容如下:

1,重器私藏。讲述这些国之重器的神奇运道,揭示出一个观点——归之于国乃安。

2,审美的覆盖。金文的独特审美以及前书法史对书法审美的重要补充。

3,涵养高贵气质。金文的高贵神秘如何通过书写涵养我们的气质。

4,散怀抱的技法。写大篆对专业学习书法的好处——大胆用笔和造型不俗。

5,篆之分野。小篆和大篆的不同,它们之间是怎样相通与互助的。

6,仓颉之功。学写大篆对我们浅度理解造字法的帮助。

7,篆籀气。大篆的用笔、造型对学习文人书法的审美与技法方面的帮助。

8,大家风范。大篆名家名作赏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