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误治会有什么后果?该怎样处理?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提要:阴阳自和者,病必自愈。

解释:汗、吐、下三者是攻邪之法。凡病(指一般疾病,不限于中风伤寒)若发汗、若吐、若下,是治有余之病,用之得当,则邪去正扶而病已,若用之太过,即有亡血、亡津液的可能,在身体较弱者,用之不当,不但会亡血、亡津液,且有亡阴、亡阳之患。如亡血、亡津液,虽病邪尚在,不可更行汗、吐、下之法,暂勿服药,俟其阴阳自和者,邪去正扶,必可自愈。

按语:凡身体较强或较弱之人,如汗、吐、下三法用之不当,而致亡血、亡津液者,是大伤阴阳之气,倘不及时以药救误,而听其阴阳自和病必自愈,未免拖延时日,增加病人痛苦。编者以为必须针对不同情况辨证施治,伤阳者,宜扶阳辅气,伤阴者,宜滋阴补血,如此,始可期早愈而复健康。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提要:下后复汗,内外俱虚的脉证。

词解:①脉微细:微脉是薄弱无力之象,主气虚;细脉是脉细如丝,主血虚。

解释:下之既虚其里,汗之复虚其表,表里既虚,阴阳气血俱伤,阳虚生外寒,也能生内寒,故发寒战振栗。惟其气虚,则脉应之而微,微者气不足以鼓脉,故脉之动轻而薄弱;惟其血虚,则脉应之而细,细者血管中血少,故脉管缩小而脉细。所以然者,内被下而血虚,外被汗而气虚,这是汗下后内外俱虚应见脉证。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提要:误治伤津液,津液复,必自愈。

解释:大下之后,复发其汗,汗下失序,重伤其津液,以致小便不利。此时,不可用利小便之药以治之,俟其津液回复,得小便自利,必可自愈。

按语:本证虽不可用药利小便,但为使津液早复,小便自利,以期早日痊愈,而养阴生津之剂亦未尝不可用,勿需待其津液自复。编者以为用生脉散养阴生津为对证,特提供参考。

附生脉散方:

洋参三钱,寸麦冬四钱,五味子一钱,甘草二钱

吴佩衡(1888-1971年),名钟权,四川人,1921年至云南行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当代火神派的重要传人之一。

《伤寒论讲义》是吴佩衡先生遵照当时国家卫生部组织编审中医教材要求,结合自己多年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和临证体悟编著而成。本书从《伤寒论》398条中精选了263条最能反映仲景学术思想的条文进行逐条论述,完整涵盖了《伤寒论》的 112 首方剂,对其中难理解的 133 条条文加以评按,并补充了一些条文缺少的治法方药,从体例和内容可见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和指导临床。

本书以1965年吴佩衡先生油印本《伤寒论讲义》为底本,重新整理而成。自1965年以来,该书未再版。

本书分概论和各论两部分。

概论包含:

1.《伤寒论》之源流及其书名之意义。

2.《伤寒》六经与《热论》六经。先生经分析认为《伤寒论》六经以《素问·热论》六经为基础,但较其更为完善。

3.《伤寒论》六经分证及其作用。此处先生引郑钦安关于“伤寒六经提纲病情”的论述,指出明确六经病情,把握纲领对于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及临床诊疗大有裨益。

4.六经与八纲之关系。指出临证以八纲和六经分证,极具指导意义。

5.六经与五行、六气之关系。强调六气及五行生克对理解六经的重要性。

6.六经与八法之关系,认为八法已囊括在六经治法之中。

7.传经与直中。

8.合病与并病。

各论分七章: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和差后劳复病。

吴佩衡先生在阐释条文提及和有证无方补用方剂中,提到最多的方剂为四逆汤、白通汤(含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麻辛附子汤,善用回阳救逆之法,具有明显的火神派特色。当然,先生临证注重六经八纲,标本兼顾,绝不是一味地扶阳。本书切合临床实际,是研习《伤寒论》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云南四大名医之首

讲解《伤寒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