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522事件:什么都能归咎于社会,社会是你爹么?

咱们小号聊那个90后姑娘为了在杭州买房,竟然组织失足妇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我也是顺便提了一嘴,拿大连522事件打了个比方。

我说,这个90后姑娘艾某和大连522事件里的犯罪嫌疑人刘某虽然犯罪事实不同,程度不同,但是,诱因是相似的。

他们都因为自我的预期管理出现了偏差,从而走上不归路。

我觉得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没想到早起看留言,还真有个别读者较劲,在小号的后台发消息,一定要跟我说,是社会出了问题。

他的观点很简单,90后姑娘为什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为社会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呀。

凭什么都是16岁初中毕业走上社会,十年后她的小姐妹身家千万,她就只能得到百万?这公平么?

同样的道理,大连这个驾驶汽车接连撞死五个人的司机刘某,他是有原因的呀,他投资亏钱了,走投无路了,才做出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

他为什么投资会亏钱?投资怎么可以亏钱呢?投资亏钱就是社会的不对。

......

好吧,我承认,你这话挺招人喜欢,尤其招投资人喜欢,可惜你不是上帝,你说了不算,你只是个二货,甚至比哈士奇还二。

不过这种思路还是有那么一秒钟打动了我。感情投资是不可以亏钱的,投资亏钱了就是社会有问题。

我咋就没想到呢?看来我的脑回路还是不够清奇。

这位读者大概是天选之子,他以为社会是他爹吧,什么事儿都能赖到社会头上去。

不调侃智力障碍人士了,言归正传,我还是来帮大伙捋一捋,既然说到自我预期管理,我们把预期这件事好好整理一下,因为这两个例子都很典型:一个是赌,一个是卖。

首先声明,我对赌和卖,并没有道德上的歧视,我们全文聊算法,不聊是非。

我们先看第一个例子,看卖。

你觉得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有人会告诉我,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姑娘不懂法。

她组织三个失足妇女从事那件事,还抽佣,有可能面临10年刑期,而如果只是自己卖,那顶多拘留15天。

也有的人会告诉我,这件事有各种生理卫生上的风险,各种传染病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问题,但不是我们今天聊的主题,我们今天聊预期管理。

如果你拿失足妇女和普通劳动者做个比较,会发现前者赚钱很容易,躺一躺就赚嘛,俗称躺赚。

而普通劳动者赚钱很困难,也许辛辛苦苦一整天,只赚了几百块。

那么前者会产生什么预期?

五个字:来钱很容易。

而且你注意,这个行为符不符合我们常说的低方差稳定向上增长曲线?

当然不符合。

失足妇女这个职业是典型的前高后低,随着年老色衰,就赚不到了。而自己的心理预期还在当初身为头牌正当红的时候。

所以你看到失足妇女从良是很难的,什么地方很难?心理这一关很难。

习惯了年轻的时候躺一躺几千块,现在虽然年老色衰赚不到钱,但是心态很难改回来了。

心态调整不过来,就没有办法适应长期主义的道路。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读者问我,某些明星破产之后又过气,很难换个领域重新站起来,甚至连过普通人的生活都做不到。

就是这个原因呀,他的预期被改变了,他的心态变了,他回不去了。

他习惯了少年得志时日进斗金,狐朋狗友吹捧他的那种生活。你让他重头再来,保持长期主义,通过十年,二十年,低方差稳定向上,他做不到的。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赌徒,赌徒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

也是预期管理,赌徒没有办法建立起个人努力与市场回报之间的相关性。

今天你什么都没做,市场奖励你50万,结果唤醒了你的干劲,明天大干特干,一把梭哈,输光了不说,倒欠500万。

这么来个几次,什么被破坏了?努力与回报的相关性被破坏了,你的预期被破坏了。

实际上,你这艘船已经失控了,这艘船根本不由你掌舵,而是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任凭风浪卷来卷去。

什么叫做不要怂,一把梭哈,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就是这种状态,失控的状态。

指出了问题,我们来看看,完整的市场份额是怎么分配的。

我常说,资本回报增速大于劳动回报增速,这是事实,但资本回报并不是平均分配的。

首先整个市场不是零和游戏,是正反馈的。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经济活动增长,另一方面是美联储带头的放水,俗称铸币税。

扣除因劳动创造的财富增量,扣除那些成功创业者创造出来的财富在不同行业间的重新分配。

我们单说资本从市场里得到的正反馈,总得有人先吃,或者说,有人必须吃。

必须吃的第一波就不说了,美联储放的水嘛,他自己肯定是第一波。

那么接下来传导到整个国际市场里,有几部分成本是必须要支出的。

第一部分是市场从业人员,就是全球金融业的从业人员。

基金经理们,交易员们,分析师们,甚至客服MM们,领着从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的薪水,这是刚性支出。

理解这意思吧?只要你交易,手续费得交吧,佣金得抽吧。你来场子里玩,输赢另说,板凳茶水费,总得先付清。

第二部分是大资金。

一个人总本金100块,另一个人总本金100亿,两个人赌钱,每次都梭哈,前者早晚会输光的。

因为后者的本金相对于前者近乎无穷大,前者赢再多局都没用,后者只要赢一局,游戏就结束了。

所以大资金在市场里天然就占据着算法上的优势,因为他可以博弈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

第三部分是有纪律的套利者。

我曾经把交易分成长线,也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中线,也就是所谓的做波段;和超短线,也就是所谓的高频交易。

看起来好像有极大的不同,手法上确实天差地别,侧重点也不一样。

但有一件事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大家追求的都一样,都是在追求风险管理。

我们昨天大小号齐聊袁隆平,袁隆平为什么伟大?

因为他是大宗师,他做的那件事是所有事情的根。

古往今来名将名相费尽心思,说到底,各个族群之间在争夺什么?明着是争夺土地,实际上不就是为了争口吃的么?

谁把吃饭问题解决了,谁就是神。根系上的神,主神。

那么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格雷厄姆被称为证券分析之父?能被称为父的都是某个枝杈上的宗师。

他就是上面说的长中短三条线所在的这根树枝的根。

格雷厄姆有个著名的理论:捡烟蒂。

就是说,你看见地上有根烟蒂没吸完,就去捡起来,抽两口,白捡嘛,有啥风险呢?

你发现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是不是很相似?

因为巴菲特就是格雷厄姆的徒弟,他早年起家的那些资金,就是靠捡烟蒂捡出来的。

后来为什么把捡烟蒂理论改进了?因为资金太庞大了,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烟蒂可捡,不得不承担一部分风险。

格雷厄姆有个大徒弟叫施洛斯,专注了一辈子的捡烟蒂,就是每天死抠资产负债表,回头赚个几毛钱的差价。

如果说巴菲特是长线领域的大师,我们曾经聊过另一位大师,超短线高频交易大师詹姆斯·西蒙斯。

其实你仔细想一想,西蒙斯有没有跳出捡烟蒂这套逻辑?

并没有。

他只是改进了手法,毕竟是数学大师,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把人工捡烟蒂变成了自动捡烟蒂。

人工捡烟蒂只能捡大的,而加上一些技术辅助,可以把那些只存在一瞬间的,甚至利差以毫厘计的烟蒂都给你捡光。

我们想一想,无论巴菲特,还是西蒙斯的改进,或者忠于原始手法的施洛斯,有没有跳出捡烟蒂这个本质?

都没有。

因为捡烟蒂的本质就是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就是长期稳定赚取利润的基础,就是告诉你要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盈亏比。

所以市场里的第三部分利润,要分给这些人。

我们来总结下,美联储是有权的,大资金是有钱的,上面这些人是有算法的,市场从业人员是配套设施,固定支出。这些都要先分钱。

等他们都分完之后,这个市场还是正反馈的么?不。

那是零和游戏?也不。

这个市场变成负和游戏了。也就是说,剩下所有人,长期来看,是亏钱的。

那大家能拼什么?拼幸运喽。谁运气不好,谁买单呗,反正买单的一定从你们这个群体里出。

可是你要注意,幸运本身是不是长期稳定的?是不是低方差正向稳定增长的?

当然不是。

幸运是不可测的,也许今天你是个幸运儿,明天你拿个盆盆蹲在天桥底下。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悲剧,是因为大家没看到这篇文章么?

当然不是。

很多人即便看到了完整的分析,他也接受不了。

因为他天生不是美联储,也不是大资金,没有学会格雷厄姆的那点天赋,甚至进入顶级投行拿高薪他也做不到。

四条路全部堵死,可是他又不甘心。

那会怎么样?那就是你看到的这样喽。

所以,站在宏观的视角,或者说站在官方的视角,唯一能做的,就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更多的人,平静的看待这个世界。或者讲的更直接一点,就是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做不到什么,学会接受这一点。

这样对自己是好事,对整个社会,也是好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