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黄凤翔的随笔《月亮山下的黄家湾》

月亮山下的黄家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绵延九十里的黄荆山脉,自河口镇登堂起步,一路穿越时空,从东往西流经广袤沃野,怀抱着华夏闻名的矿冶之乡黄石市,山峦叠秀,逶迤壮丽。
黄荆山脉的中部天然突兀了一座耸翠的月亮山,山中云雾缭绕,生态盎然。站在月亮山之巅,极目楚天,观浩荡长江水,赏清明磁湖景,乐繁荣城市美,百年沧桑,黄石巨变,时代俱进,盛世安泰。

游春

荆山蛰醒正逢春,斩棘披荆穿楚林。
幽谷空寥闻鸟语,绀园净土诵禅经。
云雾洞里倒骑马,月亮山头话景新。
寻得炊烟袅娜起,桃源再现是黄村。
月亮山森林茂密,绿荫覆盖,这处有一闻名遐迩的云雾洞,据《大冶县志》记载,云雾洞,深不可测,洞内终年滴水,洞口四季云雾笼罩。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兵败逃难到此,当年倒骑战马入洞,才躲过一劫,至今留下的马蹄铁迹,历历可见。
月亮山的风水,滋润着这块宝地。中峰山腰下,史称黄荆山桂竹林。这里三面环山,北面团山垴处,天工开物,劈出一条山路,从此山里有了人间烟火,太子湾处便诞生了黄家湾古村落。

颂故乡

——黄成学

吾祖昔时聚此间,欣逢宝地结情缘。
荆山吐月开新宇,燕子扑梁歌雅篇。
几处清泉祥宅第,一条大道达城关。
三山环绕四时秀,无限风光诗意连。
乾隆年间,黄氏先祖三公,兄弟结伴从大冶古城里到此山里落业谋生。先祖何惧豺狼虎豹,不辞万般苦艰,面对荒山野壁,开山石奠基,劈泥土筑房,以林木为炊烟,乐山泉为食源,凭赤手空拳,肩挑背驭,智慧创业,勤俭持家,顽强拼搏,终于开拓了这块黄金宝地,构建了这片安乐田园,其功在千秋,利在万代,永誌难忘!
这里是黄家祖堂,大门一对石狮子,气宇轩昂,屹立两旁,守护着祖堂门庭,迎送着黄家代代人丁兴旺,庇佑着三房子孙福寿安康。

踏进一幢门庭,一幅光彩夺目的楹联,(黄森学书)

光前裕后黄莺啼歌拓万代英才
尊祖敬宗紫燕展翼开千秋大业
堂壁一幅“黄姓渊源”碑记,一幅“祖堂重修记”

重修祖堂

——黄成学

当代儿孙志气强,重修祖堂创辉煌。
中青出力情尤壮,翁媪协调动可彰。
瓦覆琉璃呈异彩,柱添朱漆闪霞光。
两幢公巷开新面,金字门楼燕翼堂。

祖堂重修记 

抚今追昔,彬、正、明位三公,自乾隆年间来此创业,宅边桂竹林丛生,故曰黄荆山,桂竹林,后山名曰燕子扑梁,荆山吐月。前面龙洞泉水不断,地处三山环抱之中,彬、正二公早逝,独明位公支撑家业,子孙代代繁衍。
祖堂建于嘉庆年间,虽九零年维修,基本恢复原貌,但主体受损严重,需重修,为此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于2010年12月6日开工至2011年竣工,扩建中幢,形成祖堂一进三幢,可称焕然一新。这是当年子孙继承先祖遗风之举,谨此立碑为记,集资芳名录......
慎终追远,继往开来,近三百年来,黄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山中,深受到列祖列宗的恩赐和教诲,尤其值得怀念的是吾祖明位公,黄氏开山祖,一枝独秀,在这里辛勤耕耘,克勤克俭,创业发家,繁衍三房,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已有十一代子孙,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如今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古往今来,黄家湾子孙后代,从事各行各业,行行有人学,业业有人精,事事有人成。解放后,我们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工作在冶钢,华新,港务局等企业,还有的子孙踊跃参军,报效祖国,还有的被选拔到政府部门工作。我们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各有所为,不少黄家成员荣获劳动能手,行业标兵,省市劳动模范,为国家,为黄氏家族争光夺彩。
古朴的村落黄家湾,民风厚重,是一处环境幽静而舒适,空气清新而不染,老人长寿,儿童生趣的原生态之地。似有魏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述的原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绿水凤凰池,青山龙虎地。晨钟暮鼓响,佛光普照辉。黄家湾后底山上东南角处,有一名为“庙脚品”的庙宇遗址。据传为明朝所建,石壁上有硕大的“佛”号,庙宇大殿,佛堂早已荡然无存了,四处可见一些散落的残砖碎片,有几块旧迹斑斑的石莲花座,此庙不知毁于何年,也不知何人所为。
“庙脚品”地势高昂,方圆开阔,坐东南朝西北,门眺磁湖水,迎日展霞辉。逢雨季瀑布飞溅,真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凝似银河落九天”之意境神韵。
此庙宇半山腰处有一“罗家荡”小村庄,可遥相呼应,黄家湾有条捷径山道可直攀到达,想当年此庙必定香客络绎不绝,大雄宝殿亦必辉煌风光!
2011年之际,黄氏家族后人大发心愿,有人倡议重建“庙脚品”他们不辞劳苦,修路造桥,搬砖运瓦,已渐有成效,但因极个别人持有异心而被迫中断,实为遗憾之事。
壬辰年腊月二十五,我同黄家湾白银枝、黄涛、彭莲蓬到“庙脚品”遗址,为黄卫星病痛之事,向古佛祈祷,点香焚纸,有感而作:
深林一庙堂,风雨历沧桑。
遗址存灵气,莲台显佛光。
虔诚三叩首,祈祷诉衷肠。
不望多华贵,惟求得健康。
尘世堪纷杂,蓬莱清静长。
古德度慈悲,寒冬尽透芳。
西南角为八卦坤位,有一条小道,拾级而上,六七十年代尚有一二户人家居住,因儿女耐不住寂寞相继搬走,只留下一位老妪坚守此屋,以渡残年。
山下此处俗称冬尔头,在山路左边有一龙洞,此洞垂直深不可测,地势高,泉水可流到湾子的每一个角落,常年流水潺潺,涓涓细流沟中有时捕捉到山蟹,小孩装在碗里赏玩摆弄,亦可品食,湾里大人小孩时常进洞逗玩,纳凉。
数十年来,黄氏家族添人进口,用水量俱增,为解决担水之忧及用水不足,2004年全族人集资出力,在此处修建水櫃,将泉水引入家家户户,此为百年大计,利人之举,黄成学先生以诗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冬去春来几月间,荆山一脉寄情真。
铜锣声震高山顶,钢管直通深水源。
新櫃落成迎夏日,烟花绽放耀蓝天。
开来继往披肝胆,造福儿孙非一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家湾洞多水多,水源较为充足的有两个龙洞,东方来龙之泉水,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这条龙洞泉水,世世代代养育着黄家子孙,滋润着这块生存之地,给我们黄家人送来了生机和希望。
一处池塘小,方寸天地宽,迎来龙洞泉水,第一块池水可直接用于烧茶煮饭,流经第二块池水可洗净瓜果蔬菜,最终汇入到大的池塘,亦可涤物洗衣。方便取舍,物尽其用,水流其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南角龙洞下有古庙遗址,此地谷称“桂花阁”,20世纪八十年代,岳父带我到后山菜园地,在此处看到一块石碑,上面隐约可寻得一点点文字记载。大意是大江之上,树木山中,建立寺庙,所立之人为蕲阳郡人氏曹某某,所立年代,为明朝崇祯年间。
文字所述,该庙当年濒临长江之上,烟波浩淼,一片汪洋。数百年来,沧海桑田,长江河床几经变迁,如今江面已退到山外五六里之遥了。
岁月风雨飘摇,朝代不断更替。“桂花阁”庙早已破败绝迹了,它被一片片菜园荒野所淹没,人们也早已淡忘了这里当年的一切景象。
春风吹过层层山岚,法鼓声声,梵呗阵阵,余音绕梁,和乐雅清。燃香炳烛,百味馐珍,香花妙供,以酬天恩。这是济公寺念佛堂在诵经,并传颂着“炉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显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月亮山下,太子湾处,黄家湾内,古今往来,有数座庙宇,如今尚存无几,“济公寺”是黄家湾内唯一幸存的寺庙。自明清以来,该寺几次重修,尤其是2006年智涛法师到此,发愿重修寺庙,竭忠尽智,历经数载寒暑,终于使“济公寺”焕发生机,蒙发清莲世界。
济公寺主持智涛法师十几年来率四众弟子,礼佛、念佛、供佛、诵经供灯持咒,素食,放生等善行,回向世界和平,消灾免难,和谐安乐。
近几年来,智涛法师率弟子行脚数千里,朝拜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等名山大川,古佛寺庙,怀慈悲之心发愿,写下了感人脏腑的忏文:
这一拜,忏悔夙业种善根,细雨绵绵微风展胸怀,
这一拜,出家十载,回眸万般惭愧涌心来,吞声饮泣,
此生与佛誓不分开。
这一拜,誓死不改,无上愿心壮我情怀。
甲午年六月到峨眉山朝拜有感
我欣闻智涛法师“这一拜”诗情,感慨之余,愿与其共勉:
峨眉朝拜吐衷肠,法雨甘霖泽众芳。
十载脱凡归正果,一生虔诚渡慈航。
苦行信服济公寺,般若勤修佛道场。
三柱心香千烛泪,终然极乐得绵长。
神秀大师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大师智能,深悟佛心,偈语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常诵古德大师偈语,明心见性,这就是无上的正等正觉的境界,这就是成佛的境界。
癸巳年(2013)五月廿七,黄石市太子湾济公寺佛堂奠基庆典,居士香客,弟子四众会聚,十分庄重喜庆,有感而作:
青山环抱紫云飞,活佛乘风下翠微。
古寺重光添净土,禅门偈座筑宏基。
皈依胜境无先后,忏悔平生醒是非。
慧眼开来传贝叶,凡尘落定证菩提。
佛门弟子,居士信众常到济公寺念佛诵经,每一次都是自我灵魂的碰撞和洗礼,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
乱石山坡草木深,
崎岖小道步难寻。
今朝故里开新路,
山语城中比昔今。
一九九八年十月,由黄易学儿子等倡议牵头开山扩路,全湾男女老少齐心协力,出资献策排除艰难,历经数月,顺利完成了进出山里的康庄大道,如今大小汽车安然行驶,好不乐哉,快哉!
生活在黄家湾,你是有心人,山中到处有珍宝,你是懂行文化人,何处不是财。早年凤学哥带着我踏遍青山,寻草认药,这里有不少常用中草药,如刺五加、两面叶、麦冬、天冬等等,珍贵药材也有鸡血藤,丹参,何首乌,石昌蒲,人参和菌灵芝等等,我并学到了一些中草药理知识。
几年前,我有幸光顾和欣赏了本湾黄大勤和黄传学一系列精美的根雕,树雕,盆景,工艺造诣非浅,文化底蕴浓厚。他们两位长年累月,历尽千辛万苦,爬山涉水,深挖广采不少优质奇特的树根怪石。从一片片杂乱的树木根堆里,反复琢磨,左顧右盼,不断从中提取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取舍,分门别类,一根根修饰,一个个装点,终于鲜活在盆景中,它们千姿百态,万种风情,俊秀艳丽,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傲视苍穹,有的婉如大海波涛,或行云流水,或金鸡报晓,或牧童横笛......
这一座座艺术珍品,巧夺天工,养眼,养心,养神,盆中有画图,画中有诗境,诗中藏真金,观后给人一种沉静的美,豪放意,优雅情,童真乐,老态趣。我几度堂前,静静欣赏,久久回味,深深思索,眼落在盆中,心贴在画中,出神入化在根雕里
欣赏、鉴评之余,写小诗以点赞、共勉:
遍野满山何处寻,金睛慧眼识芳身。
天工巧琢枝条盛,鬼斧重彰一树新。
错节盘根凭势立,千姿百态透魂神。
根雕栩栩生机发,古木嫣然又是春。
天地之间,万物有灵,人是灵魂中的主宰者,他们俩是山中的能工巧匠,也是黄家的优秀子孙。
黄家诗人黄成学先生,也是我时常请教的大哥,他的诗,文笔细腻,功底深厚,诗情悠长,我从他的诗集中选用了几首湾中的叙事诗,安放在我这篇文章里,看之感悟良多,思之韵味无穷。黄家后代有不少文人俊士,恕我不能一一列举触及。
许多年来,在记忆怀念中,我较为敬重的黄美林老人(俗称福尔叔),他与我岳父黄美德同在港务局工作,老人个子不高,但体态结实,气质不凡,为人很机灵睿智,且多才多艺,能做巧干,所谓手有一双,嘴有一张,能说会道。据说老人家阴阳八卦能通,天文地理知晓,也能看各种疑难杂症,五术之类样样懂得一些深浅。
老人家竹篾手艺亦不凡,提篮,簸箕,箩筐之类竹器精美,晚年他给我编制的鸟笼,小巧玲珑,尚有记忆,我每次回家,路经他门前小屋,总爱请教攀谈,与他聊笑有兴,喝茶有味,分手难舍。
黄美林老人青年时,慷慨仗义,善于交友,爱打抱不平,但刚中有柔,慈悲感恩之心常有,也称得上一位好汉。老人家的儿子长学,球学,月学及子孙后代各有所长,有一脉相承之象。
岁月写沧桑,山村变了样,如今黄家湾,天依然蔚蓝,山依然清秀,水依然透澈。山语城楼耸立,打破了千年落后的旧貌,还新建一处缘溪休闲广场,是儿童的乐园,是妇女健身场,也是老人家的养心之地。
无论是居住在老宅里,或是站在山语城的高楼上,雨中观瀑布,晴天听鸟语,坐在小桥上品香茗,看潺潺流水,都是十分惬意和释怀的美事。
走进春天,清晨杜鹃声声啼,割麦插禾催声急,把牛牵尔勤赶早,皇帝老尔多欢喜。这时不妨到山边摘几把香椿,炒一盘鸡蛋,美美品味。
夏日炎炎,靠一把躺椅,依在老樟树枝下,凉风习习,饮几碗清泉,爽透了心脾。这时也可听听蝉声的歌唱,陶醉在欢欣的乐园里。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邀几个亲朋好友,泡一壶茗茶,赏一轮明月,吟一首新诗,心好似人在皓空遨游。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冬雪皑皑,天地宁静,围坐在火炉旁,温一壶好酒,炒几碗俗菜,谈谈奋斗的艰辛,畅叙进步和希望。
生活在这城中村,世外源,如有雅兴养一条听话乖巧的小狗,喂几只可爱俊俏的鸡鸭,这里热闹却不浮躁,没有车水马龙,只有鸡鸣犬吠,或自己做做家务,或是到田间地头,打理花园和菜园,呼吸田野的芬芳,接接天地之气,看着这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动之有益。
茶余饭后,柴米油盐知食味,粗菜淡饭共白头,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谈天说地,忘了年龄,忘了自己。这就是人间的清欢,这就是活着的滋味!
远去了,逢年过节那放飞的孔明灯火,再也看不见了它的光芒,
曾经有过的炊烟袅袅,村野老牛,笛声悠扬,曾经有过的孩子们的欢天喜地,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本是同根生,做事一条心。黄家人有山的刚毅,也有水的柔美。凡逢婚丧嫁娶,迎客会友等大事,家家户户关怀无微不至。办酒席,借桌椅板凳,碗筷盆洗,自家妇女,老人亲自亲为,众人添柴火焰高,全湾男女老少都参加,吃流水席,三房子孙同喜同乐,热闹非凡。
靠山吃山,遇水生财。黄氏先辈在这块山地上虽然没有留下什么楼台亭阁,金银财宝,但更多的是留下了对这处根基的热爱和钟情,给我们心中刻下了他们不屈不挠为生活而奋斗的精神,这种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代人与世奋进,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外人要想健身,请到登山道上来,身处闹市,想修心养性,放下欲望的众生,请到济公寺中来,有爱好寻觅中草药或喜好根雕的达人,请到深山密林中来,想释放灵魂杂念,可到山谷中看花草,听鸟语,望蓝天青山,渴饮泉水,分享这里一切,你可尽情的欣赏和流连......
2021年春

黄凤翔,籍贯湖北省武穴人,早年在黄石棉纺织厂工作,退休后闲來有兴写写散文,诗词,养养花草,快乐晚年生活。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黄氏家庙

    文|何优秀   图|飞雪连天 黄氏家庙座落在汝城县暖水镇洪流村(也称田庄黄家村),那里前临沃野,后倚峻岭,周边还有在水一方的荷叶塘和鸡嘴洞水库.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并适合土生土长的黄家人居住的好地 ...

  • [黄石文坛]欧阳高光的随笔《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退休了,梦做得最多的是少年时的梦.梦见的人,多为小伙伴,父母,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他是乡村小学教师.在父与师面前绕膝,我缺乏尊师重教的意识.直到进入矿山高中,见了老 ...

  • [黄石文坛]马英的随笔《稳稳的幸福》

    稳稳的幸福  儿子(剑剑)去部队一个多月了,他本周六在电话中除了问候家人外,电话中的意思想我们暑假期间去云南看看.短短的电话中让我们更加牵念.   想起儿子在家的时候,我没有照顾好他,我愧疚感满满.我 ...

  • [黄石文坛]姜飞的随笔《这委屈向谁说去》(外两篇)

    这委屈向谁说去 大姐夫在奈何桥驻足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回头.如果真有孟婆汤,我会劝他一饮而尽.放下许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吧,这样,在我们竭力顾左右而言他时,就算还是逃不开那一副副闪现的音容,也不至于太悲恸. ...

  • [黄石文坛]柯浩然的随笔《在校住读的日子》

    在校住读的日子 一篇忆母校出炉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和几位同学分享,也请熊老师和移顺同学指导了一下,最后才定稿.有位同学看后电话给我,浩然,你写的还可以啊,勾起了我在学校三年美好的回忆,是不是再写点学校住 ...

  • [黄石文坛]张兰花的随笔《如父的姐夫》

    如父的姐夫  人海如潮,有你有我,潮来潮去,遇到不容易.正如麦家说的那样:"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着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q ...

  • [黄石文坛]余萍的随笔《普通人的日子》

    普通人的日子 退休有几年了,生活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小,每天出门见到的多是小区和公共休闲场所的管理员.保洁人员,与人聊天也只有那几个交往多年的同学和朋友.在与他们的接触和交谈中,我时而会心生悲怜,时而心情 ...

  • [黄石文坛]王建福美食随笔《阳春面》

    阳春面 有同事问我:阳春面为什么叫阳春面?我还真回答不上来.于是赶紧查,一查才知道,吃了多年的阳春面,其实也叫素面或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10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便称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价十文, ...

  • [黄石文坛] 文思棋的随笔《长歌行》

    长歌行 --回忆我的西安之旅 长安自古是盛唐之都,关于歌咏长安城亦或是和长安城有关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比如<潼关吏>.<渭城曲>.<长恨歌>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或者 ...

  • [黄石文坛] 文思棋的随笔《磁湖之梦》

    磁湖之梦  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有人说:"湖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的心跳."古诗词中也曾经有过"山是眉波横,水是波心聚."等这样类似生动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