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不造车”说起……

不久前落幕的国际上海汽车工业展作为今年全球首个如期举办的A级车展,赚足了眼球。一批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更是让人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其中华为的表现则更加让国人振奋。
华为携5G之威,在车展上推出了多年潜心研发的Huawei Inside智能无人驾驶模式,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汽车驾驶的传统认知。而与华为合作的车企,车身上获得Hi Car标识认证,则更是与有荣焉。
Huawei Inside模式一经问世,立即引发整个汽车行业的喧哗,也引起了不少车企的担忧。像腾讯、恒大、小米这些造车新势力的进入已经够让人头疼了,再来一个实力强大的华为,还让人怎么活?面对众多车企的疑虑,华为郑重宣布,华为不造车,只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华为为什么不造车?其实有关华为造不造车的问题,最初在华为内部也是存在很大争议的。既然拥有了这么好的无人驾驶技术,为什么不造车呢?要知道智能汽车整车的利润绝对要远远高过只卖系统控制软件的。华为经过深思熟虑后不造车的决定,则更让人钦佩,不为浮云遮望眼,做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帮助其它企业实现共同成长。
与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状况相似的LED显示应用行业,当前也面临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如何调整新赛道的问题。以Mini/Micro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发展如火如荼,四合一、COB等技术正在重塑行业格局。在争夺行业话语权的路上,一方面显示面板巨头及安防龙头企业纷纷跨界LED显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行业优势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做芯片的开始往封装和应用靠拢,做配件的也在偷偷摸摸从事起了显示屏。而最纠结的则是发展COB业务的封装企业,面临着到底是卖模组面板还是COB显示屏的抉择。
同业竞争其实是很多企业都想竭力避免的,但又经不起市场诱惑,在“与其看别人赚,不如自己干”的心态驱使下,一些企业走上同业竞争之路。从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的转变,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供需关系,更是打乱了行业供应链系统。当所有企业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时,行业其实就进入低效的内卷之中。
华为放弃整车制造的诱惑,专注Huawei Inside模式推广,正是看清了其中的利弊,也让众多整车厂商打消了疑虑,放心与华为合作。有了这种合作基础,Huawei Inside模式推广进程也将事半功倍。华为所提出的在每辆车上赚到一万元的目标显然要比自己造车来得更切实际。华为虽然不造车,但未来智能汽车领域,华为的影响将无远弗届。
华为都可以不造车了,那些一心想插足其它领域的企业,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整理排版:丁亚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