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9各乐所安天下均平

题文诗:

重生者不,以利害己;立节者不,见难苟免;

贪禄者不,见利顾身;好名者不,非义苟得.

此相为论,譬冰,犹钩.何时而合.

若以圣人,为之中则,兼覆并之,未有可是,

非者也.飞鸟主巢,狐狸主穴,巢者巢成,

而得栖焉,穴者穴成,而得宿焉.舍行义,

人之栖宿.各乐所安,致其所蹠,谓之成人.

故以道论,总而齐之.各有所宜,人性齐矣.

治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

工无淫巧,事经不扰,器完不饰.乱世不然,

为行者,相揭以高,为礼者,相矜以伪,

车舆器用,极于雕琢,逐于刻镂.求货者争,

难得为宝,诋文者处,烦挠为慧,争为佹辩,

久稽不诀,无益于治.工为奇器,历岁后成,

不周于用.神农法曰:丁壮不耕,有受饥者;

妇人不织,有受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而,

为天下先.导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器,

无用之物.当时是故,其耕不强,无以养生;

其织不强,无以掩形.有余不足,各归其身.

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天下均平.

孔丘曾参,无所施善;孟贲成荆,无所行威.


【原文】


  夫重生者不以利害己,立节者见难不苟免,贪禄者见利不顾身,而好名者非义不苟得。此相为论,譬犹冰炭钩绳也。何时而合!若以圣人为之中,则兼覆而并之,未有可是非者也。夫飞鸟主巢,狐狸主穴,巢者巢成而得栖焉,穴者穴成而得宿焉。趋舍行义,亦人之所栖宿也。各乐其所安,致其所蹠,谓之成人。故以道论者,总而齐之。

  治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巧,其事经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乱世则不然,为行者相揭以高,为礼者相矜以伪,车舆极于雕琢,器用逐于刻镂。求货者争难得以为宝,诋文者处烦挠以为慧,争为佹辩,久稽而不诀,无益于治。工为奇器,历岁而后成,不周于用。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是故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强者,无以掩形。有余不足,各归其身。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故孔丘、曾参无所施其善;孟贲、成荆,无所行其威。
【译文】

看重生命的人,不会为了利益而损害自己;坚持名节操行的人,不会看到危难而苟且逃避的;贪得无厌的人,看到利益就会不顾一切;而珍爱名声的人,是不会随便取获不合道义的东西。将这些相比较而论,真好比是炭与冰、钩和墨绳,真不知什么时候能使它们吻合相容呢?假使让圣人来仲裁,就有可能将此调和、兼容、并蓄、覆盖为一体,无所谓肯定此、否定彼。飞鸟习惯筑巢而栖息,狐狸习惯洞穴而歇宿;在这里,无论是筑巢栖息还是洞穴歇宿,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归宿。而社会中的人们取舍什么、行动什么,也都想找一种寄托和归宿,各人都在找一个自己乐意舒适的安身之处;而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的人,就算是完人。所以,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就会将它等而视之、总而齐之。
     盛世太平国家的治理方法是,君王没有苛刻的法令,官吏没有烦琐的政务,士人没有虚伪的品行,工匠技艺没有淫巧的成分;事务合乎常规而不混乱,器物完美而不雕饰。而乱世就不是这样。饰伪品行的人互相吹捧抬高身价,施行礼义的人互相虚伪造作;车辆极力雕琢,器物竞相刻镂;求取财物的人争抢难得之物,并把它们当作宝贝;以文辞互相诋毁的人纠缠于冗长烦琐的事中而自以为聪明。官吏们互相争吵诡辩,将政务工作久拖而不处理,这些对治理国家毫无益处;工匠们处心积虑要制作奇异的器具,累月经年才完成,却不适合于使用。所以古代神农的法令这样说:“成年男子如果不从事耕种,那么天下就会有人因此而挨饿;年轻妇女如果不从事纺织,那么天下就会有人因此而挨冻。”

因此神农自己亲自耕种,他的妻子亲自纺织,为天下人作出了榜样。神农教导人民,不要有意地珍贵难以得到的货物,不要过分器重无用的物件。所以那时代男子非得努力耕种不可,否则将要饿肚子;女子非得勤奋织布不可,否则将无法遮蔽身体;有余和不足,都直接关系到每个人自身;丰衣足食,邪奸就不会产生,大家安居乐业而天下太平。所以太平盛世使得孔子和曾参那样的善人没有地方好行善,使得孟贲和成荆这样的勇士没有地方好显威武。

(0)

相关推荐

  •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井水因为甘甜反而容易被汲干.树木因为高大反而容易被砍伐. 赏析 这是墨子讲"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的一句话. 井水因为甘甜反而容易被汲干.树木因 ...

  • 皮日休: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唐朝末期,朝内宦官专权,朝外藩镇割据,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起义的呐喊声遍布了大江南北,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李唐王朝,再也找不到曾经繁荣昌盛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穷途末路的空壳. 如此没落的时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2道一行异得民心均

    题文诗: 王乔赤诵,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 抱素返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欲学其道, 而不得其,养气处神,而仅放其,一吐一吸, 时诎时伸,其必不能,乘云升假.五帝三王, 其轻天下,其细万物,其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题文诗: 仁鄙在时,故不在行,利害在命,而不在智. 败军之卒,勇武遁逃,将不能止;胜军之陈, 怯者死行,惧不能走.故江河决,沉冲一乡, 父子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0去朴返侈贫富相去

    题文诗: 衰世俗以,智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货, 珍难得财,而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淳, 析天下朴.滑乱万民,以清为浊,性命飞扬, 皆乱以营.贞信漫澜,人失情性.于是乃有, 翡翠犀象,黼黻文章,以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8取行各异皆得所便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8取行各异皆得所便 题文诗: 世称古人,多高其行,并世而有,与古同者, 而弗知贵.非才下也,时弗宜也.故六骐骥, 或四駃騠,以济江河,不若窾木,处世然也. 立功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7事周于世务合于时

    题文诗: 道德之论,譬犹日月.江南河北,不能易指; 驰骛千里,不能易处.取舍礼俗,犹居室宅, 东谓西家,西谓东家,皋陶为理,不定其处. 故取舍同,诽誉在俗;意行虽钧,穷达在时. 成汤周武,累行积善,人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6度量公行法苛民诈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6度量公行法苛民诈 题文诗: 北人无择,诽舜自投,清泠之渊,而其不可, 以为世仪.鲁般墨子,以木为鸢,三日不集, 而其不可,使为工也.高不可及,莫为人量; 行不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5四民分业因人制宜

    题文诗: 治世之体,其易守也,事易为也,其礼易行, 责易偿也.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 乡别州异,农农言力,士士言行,工工言巧, 商商言数.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 商无折货,各安其性,不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4体道反性不化待化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4体道反性不化待化 题文诗: 老子有曰:治大国也,若烹小鲜.为宽裕者, 曰勿数挠;为刻削者,致其醎酸.宾有见人, 于宓子者,宾出宓曰:宾有三过:望我而笑, 其是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3虚静形君至是无非

    题文诗: 剞销锯陈,而非良工,不能制木;庖丁用刀, 十九年刀,如新剖硎.乃由游乎,众虚之间. 若夫规矩,钩绳也者,此巧之具,非所以巧. 故瑟无弦,虽师文者,不能成曲;徒弦也者, 则不能悲,弦者悲具,非 ...